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到来,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是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核心,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固有的弊端,已经不适应研究生发展的需求,研究生互动管理模式的探讨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是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研究生作为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对象和科研成果产出的参与者,其创新能力是研究型大学建设成败的核心。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关键问题,因此,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型大学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发展互为依存、相得益彰,在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增强物质条件、集聚精英教师、凝练精神气质、创新制度环境来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一些大学正致力于研究型大学建设,并依据一定"标准"极力提升科研水平,或增加学科门类,或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将研究型大学视为以科研为主的大学或学科多的大学或研究生多的大学。这些理念和做法与大学的本质属性相悖,无益于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大学。学术型人才是以知识创造为本位的人才,既可能是研究生,也可能是本科生。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别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实施专业教育,学术型人才实施学科教育。  相似文献   

4.
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过程中,研究型大学建设已成为我国国内一流大学发展战略的事实选择。研究型大学的职能重点是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研究型大学如何在多层次教育和研究体系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是当今研究型大学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一、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立校之本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研究型大学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但是大学的发展和竞争、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使非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现实必然性和一定合理性。非研究型大学在发展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理性面对学科队伍、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生源素质等方面的弱势,正确面对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走切实可行的本土化建设道路和利用开放互动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系统以保障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心,是研究型大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要素。发展研究生教育能有效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水平。因此研究型大学都把发展研究生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发展研究生教育应坚持“质”、“量”协调发展原则,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要把握好“质”、“量”发展的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社会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决定了我国的高校必然要向研究型大学发展,而要建立和发展研究型大学,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研究生管理体系,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此,本文重点探究了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对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型大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在内涵和外延上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对研究型大学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的设立应遵循公平性、针对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增加"三助"的岗位,加大研究生资助的力度;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以及与金融机构建立默契,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管理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大学有三个不同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中间层次或过渡层次,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应该是以知识应用与社会发展为取向的,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选择是一种基于学科的、扁平化的事业部制结构,管理的重心移至学院,本文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教育的主体,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成为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要推动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必要进行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一体化改革和学位学制改革, 构建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实行社会化管理与分工,加强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关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要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好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但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研究型大学也能为本科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最大机会。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办本科教育中曾一度存在重研究、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的倾向,对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引以为鉴。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我国大学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创建研究型大学过程中本科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战略,并在深入研究30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规划和相关报告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促进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与学科建设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办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是基础,学科建设是生命,两者都是关系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受传统与扩招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大多面临若干问题,如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的协调,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短缺,本科教育目标和发展模式的确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的结构,等等。在发展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本科教育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新性人才;如何处理好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实现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目标的融合与互动发展等等,是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研究型大学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概念、特点出发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内涵,并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研究型大学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已历经百年。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远景规划,研究生教育需要进行改革。提高人才质量,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可靠、顶用之才、创建研究型大学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经济结构调整造成创新型人才的缺口,研究生数量激增造成的培养质量下滑等问题迫切要求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通过研究生教育的逐步完善和改革,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分批次逐步达到国际化水平,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7.
照字面的意思来看,研究型大学似乎就是单一进行学术研究,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都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一般都是研究生教育,没有或者本科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的机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也比较多元,对于本科教育以及对研究生的通识教育十分重视,通过一百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大学建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建立研究型大学是现在许多重点大学提出的口号,借鉴国外名校的做法,特别是现在研究型大学最为发达的美国,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加快建设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加快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已经成为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对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路径进行了探讨,指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是推动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抓手,研究型大学要通过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提升学科和研究生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9.
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立身之本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 ,创办和建设研究型大学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著名高校已明确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办学目标 ,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关于什么是研究型大学 ,怎样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见解 :有以人才培养层次来规范研究型大学的 ,认为研究型大学必须培养高层次人才 ,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数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 ;有以科研项目和成果来衡量研究型大学的 ,强调研究型大学应该具备承担并完成代表学科发展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并拥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数以…  相似文献   

20.
研究型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发展之根本,更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型大学与其他大学比较,既有共同特征,也有一些特殊性,包括生源质量高,研究生比重大,科研任务重等。因而,研究型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更有特殊性。本文从招聘、评价、待遇、培养、结构和条件等几个方面,谈一些个人认识以及本校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