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人文性的阐述仍不够明晰确定,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人文性显得盲目不确切,从而导致语文教改充满争议难有突破.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语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只有以美育的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才能将语文课程的丰富人文性充分展现,才能纠正传统语文教学的诸多偏失,引导语文课程改革走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难看出,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更注重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和文化性,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和升华.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上,它符合语文课程实际,符合语文教育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从学生的一次作文练习中发现,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缺失,都会破坏文章的美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借这次作文练习,笔者谈一些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小学是人文素养的初塑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明确人文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巧妙渗透人文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甚至内化,最后变成自觉行为.那么,究竟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呢?下面我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语文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课程观念和全新的价值取向。一、人文性,反映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1、从语文课程选择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从必修课…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贾琦 《贵州教育》2007,(22):23-25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沿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仁者见仁,各说不一.结合我所在的农村小学的实际,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7,(9)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人文素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依靠大量的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时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多精辟的论述啊!这段话是说,我们的语文学习,首先是为了生活需要,最终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两者相辅相成.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课程目标对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具体化了.  相似文献   

18.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坚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认为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一代新人的必备条件.那么在新的理念下,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9.
一、体悟人文内涵,重视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20世纪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有着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优势.利用语文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关注人本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将语文从单一的工具性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双层性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教学赋予语文学科的历史使命,也是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所肩负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