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现有的专利制度缺陷造成了诸多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权属纠纷目前,现有的《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创造界限的规定,既有职务发明创造涵盖范围过宽的问题,也有难以区分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困难。因而,造成了诸多专利权属纠纷。1.本属于职务发明创造的却申请了个人非职务发明专利。照现有《专利法》的规定,有些职务发明者,将本属于职务发明的创造成果,却以个人名义或者以自己的爱人、子女、兄弟、姐妹甚至父母、岳父母的名义,申请了个人非职务发明专利,给日后的专利权属纠纷留下了隐患。2.单位同意将职务发明创造让渡于职务发明者个人,申请非职务发…  相似文献   

2.
我国专利法根据申请人的身份,将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在专利事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国内非职务专利申请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一、民间技术创新创造了辉煌的业绩1.专利法为民间技术创新提供了法律的保障1985年实施专利法,既保护职务发明,又保护非职务发明。非职务发明属于民间创新,职务发明中也有很多属于民间的创新。专利制度为创新承担了评价的法律责任,只要申请人的文件符合要求并交纳费用,审查员必  相似文献   

4.
职务发明共有制──对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划分为两类:一是职务发明创造,它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而完成的发明创造;二是非职务发明创造,它是除职务发明创造以外的发明创造。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其专利申请权及申请获准后的专利权归发明创造者所有,这一问题现在没有什么争议。对于职务发明创造,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单位拥有申请权以及申请获准后的专利权。这种规定是否最好?比如发明创造人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付出了艰巨的劳动搞出某项职务发明创造,但单位不同意申请专利,自己又不实施或转让,而发明创造人不能申请…  相似文献   

5.
1、谁有权申请并取得专利权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依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以下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都是职务发明创造: (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6.
所谓专利权属纠纷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被依法授予专利权后,当事人之间就谁应该是此项专利权的真正权利人而发生的一种民事法律纠纷。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1.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权属纠纷。它包括:(1)职务发明创造被个人申请了非职务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权而引起的纠纷;(2)非职务  相似文献   

7.
"专利诈骗的对象几乎都是非职务发明人." "我国非职务专利申请量历来挺高,但市场前景远不如职务发明." 这应该是目前我国非职务专利发明领域的现状. 发生在专利领域内的诈骗为什么瞄准了一类人?我国非职务专利发明保护存在什么问题?又该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江西各级科技、专利主管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了专利法的宣传普及和培训教育,加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力度,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激励了全省广大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全省以专利权为主体的知识产权总量逐年稳步增长。“九五”期间,全省共申请专利6709件,共获授权专利3954件。在已申请的专利当中,职务发明1186件,非职务发明5523件;发明专利1146件,实用新型专利3742件,外观设计专利1821件。在已授权的专利当中,职务发明852件,非职务发明3102件…  相似文献   

9.
企业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低探源王春锦据中国专利局统计,1985年4月1日至1995年6月30日止,我国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只占总申请量的38%,明显低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主要原因是:一、企业领导对专利工作缺乏认识.一些企业领导把专利工作神秘化,认为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2001-2011年医药专利中的职务发明及非职务发明分别按申请与授权情况、复审情况、产业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俞文华 《科学学研究》2008,26(1):98-104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中美经济贸易健康发展的关键议题。本文试图通过专利统计分析,探讨美国在华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比较优势,以揭示美国在华的技术竞争优势。为此,本文分以下三部分:首先对美国在华发明的申请和授权态势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检索数据库与国际专利分类和技术分类对照表,对美国在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按技术领域进行了汇总,并基于上述统计对美国在华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职务发明收益分配比例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职务发明收益分配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单位和职务发明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职务发明生产的投入产出,利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并选取我国大中型企业和高校两个领域对宏观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出各投入要素对职务发明收益的贡献率,从而确定收益分配比例,以期为立法或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在华专利技术布局结构情况及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我国拥有大量的知识资产.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在我国拥有专利数量最的国外来华国家.本文主要针对日本在华专利申请基本状况,特别是这些专利申请所涉及的技术结构及技术比较优势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以了解不同技术领域内日本在我国的专利布局态势,以及中日两国技术差异程度,从而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寻求与日本企业间开展互利双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中药产业1985-2010年的职务发明专利及非职务发明专利,分别按有效与失效情况、复审情况、产业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俞文华 《科学学研究》2010,28(4):515-522
根据W IPO《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国内外在华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予以统计,并对不同子技术领域国内外的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不同子技术领域,特别复杂技术子领域国内职务专利权人面临国外专利封锁的动态进行了探讨;最后,讨论了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保护高校自主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陕西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专利权归属问题是造成权利纠纷和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我国职务发明法律规定的不足,对完善陕西高校职务发明权专利权归属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明 《科学学研究》2020,38(11):2087-2096
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是实现职务发明创造转化和实施运用的有效激励手段。《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对此予以了明确。作为职务发明人智力成果的价值体现和促进职务发明人推动发明创造成果转化的制度激励,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具有正当性。但是,有限的“约定优先”、“合理性”标准的模糊对待、国有资产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规定、职务发明相关权利的杂糅处理和单位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的不足对职务发明人实现创新收益分享形成掣肘。实现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创新收益,首先应明确“合理性”的判断标准,即在程序正义的基础上根据职务发明人的创造性贡献程度和职务发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确认收益分享的合理限度。其次,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作为一项“权利束”,应将其分而处之,明晰各参与主体间的权利边界。再次,应优化国有资产属性的职务发明创造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以科技法律制度为核心,兼容其他各部门法律法规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复次,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应鼓励单位与职务发明人之间通过约定分享收益。最后,实现单位与职务发明人的互利共赢还需要提升单位的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以实现职务发明成果的转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秦霞 《情报探索》2014,(9):49-53
构建了一套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理、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分析指标的专利发展分析系统,可在数据完整准确的基础上,利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对地区专利的发展趋势做出总结和预测。使用该分析系统对广州市天河区2007-2011年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关于该区专利申请与授权趋势、职务与非职务专利申请状况、发明专利维持情况、发明专利受让情况、发明专利优势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人活跃程度、高价值专利及其分布领域等描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分析系统得出的结论清晰、符合地区技术发展情况,可作为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科技政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美日德以等国外发达国家在职务发明成果转化中涉及的科研人员所有权和收益分配方面的经验,以及对国内科技成果转化产权改革路径的探讨,指出现行职务发明成果转化中实施产权激励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优秀经验提出促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产权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