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2001-2011年医药专利中的职务发明及非职务发明分别按申请与授权情况、复审情况、产业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实践中,职务发明人的署名权被侵犯、职务发明人无奖无酬、有奖无酬、企业职务发明制度不规范等情况屡见不鲜。职务发明纠纷多发于权属和奖酬,纠纷多与劳动用工有关,发明人权益难以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中有关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的规定,行政执法的主动性让权利人比较快捷方便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公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也不会加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负担。建议修改条例中的个别条款,列明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救济途径,增加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规定,力求在保护职务发明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在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和单位的权益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3.
4.
针对我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制度与单位经营的冲突、奖励报酬制度分散、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职务发明人获得奖励报酬的基本权益,对表现优异的单位和职务发明人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审议通过正式的《职务发明条例》作为保障职务发明人基本奖励报酬的主要依据;单位与职务发明人关于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参考德国《雇员发明法》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量化许可费率、发明比例、发明者贡献度、估计价值等相关参数,分不同情况对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5.
1.职务发明与相关专利报酬: 根据《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是指发明人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虽然与发明人的本职工作无关,但是属于在执行单位交付的其他任务时所做出的发明创造;主要依靠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1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6.
职务发明共有制──对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划分为两类:一是职务发明创造,它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而完成的发明创造;二是非职务发明创造,它是除职务发明创造以外的发明创造。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其专利申请权及申请获准后的专利权归发明创造者所有,这一问题现在没有什么争议。对于职务发明创造,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单位拥有申请权以及申请获准后的专利权。这种规定是否最好?比如发明创造人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付出了艰巨的劳动搞出某项职务发明创造,但单位不同意申请专利,自己又不实施或转让,而发明创造人不能申请…  相似文献   

7.
张伟  祝红霞  曹丹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254-255,261
为应对"痼疾"已久的职务发明问题,本文建构了类职务发明制度。文章首先从评析现行的职务发明制度入手,通过理论分析,比较研究,最终提出了类职务发明的制度假设。  相似文献   

8.
9.
职务发明成果归属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职务发明成果的归属直接影响到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本文从我国《专利法》对职务发明成果归属的相关规定入手,分析了现行规定产生的现实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职务发明成果归属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一、现有的专利制度缺陷造成了诸多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权属纠纷目前,现有的《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创造界限的规定,既有职务发明创造涵盖范围过宽的问题,也有难以区分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困难。因而,造成了诸多专利权属纠纷。1.本属于职务发明创造的却申请了个人非职务发明专利。照现有《专利法》的规定,有些职务发明者,将本属于职务发明的创造成果,却以个人名义或者以自己的爱人、子女、兄弟、姐妹甚至父母、岳父母的名义,申请了个人非职务发明专利,给日后的专利权属纠纷留下了隐患。2.单位同意将职务发明创造让渡于职务发明者个人,申请非职务发…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不仅包括原始创新(前端自主创新),也应包括消化创新、集成创新、推广创新、局部创新、模仿创新等(后端自主创新)。众所周知,日本主要通过后端自主创新在不少重要高技术领域超过了美国。要使自主创新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现实影响,必须从系统思维以及辩证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在现阶段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应采取后端自主创新为主、前端自主创新为辅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2.
李培英  王楠 《软科学》2007,21(2):110-112,137
通过对成都市发明专利的调查,分析发明专利与成都主导产业发展的相关性,提出进一步加强发明专利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发明专利维持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3 838件国内外发明专利相关数据(截至2007年)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外发明专利的维持率、维持时间、平均权利要求数、平均发明人数都明显高于或者多于国内发明专利,且国外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国内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传统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专利与大型企业利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大型企业发明专利数和企业利润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者进行格兰杰检验,证明了发明专利数对企业利润的正向影响作用,并计算出发明专利数每提升1%利润相应的提升0.5615%。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阐述发明专利和基础研究投入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时间滞后性,解析了我国大型企业基础研究资金投入量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保护高校自主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陕西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专利权归属问题是造成权利纠纷和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我国职务发明法律规定的不足,对完善陕西高校职务发明权专利权归属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技术的社会形成"(SST)理论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案例来分析具体的技术或技术制品在社会因素作用下的形成过程.考察作为中国原创技术的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动力,理解中国的技术国情对中国本土技术形成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数据,借助Geoda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区域分布进行可视化描述,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征明显;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5个地区呈现高高特征,且上海是高高聚集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李柏洲  罗小芳  李博 《软科学》2012,26(6):6-9,69
在运用GM(1,1)矫正利润指标统计误差和分布规律的前提下,在明确发明专利对大型企业利润存在正向影响作用的基础上,以1998~2009年我国大型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利用SPSS16.0软件得出发明专利对我国大型企业利润影响的关系模型:y=0.631+1.525x-1.197x2+0.317x3。研究结果表明,GM(1,1)是消除数据主观统计误差、矫正数据分布规律的有效工具,其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合是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改进,能更精确地反映出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在发明专利的影响下,利润呈现出减速增长、平缓下降、持续增长三个阶段,发明专利作用的滞后性集中表现于数量持续增加,而开发利用效率下降的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专利条件寿命期的选择行为一般反映了企业的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行为特征。在这两重专利战略考虑下,企业倾向于选择一个较长或较短的条件寿命期。中国发明专利的条件寿命期呈现典型的双峰型分布,从而验证了企业关于条件寿命期的特定战略选择。本文还对比了中外企业专利战略差异,发现中国企业更愿意选择较短的条件寿命期,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企业为了使其发明专利能够获得更严格的保护而想尽快获取专利权,外国企业考虑得更多的是发明专利的市场收益问题,因此不急于获取专利权。外国中小型企业相较于大型企业更倾向于延长发明专利的条件寿命期,且外国企业更善于通过缩短条件寿命期来抢占潜力较大的技术市场,这是在市场战略与竞争战略双重考虑下所做出的较合理的条件寿命期选择。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对专利战略方面的考虑不足,但可能是就中国目前的专利制度和政策形势下做出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收录的发明专利为数据源,对1986-2011年宁波市9 387件发明专利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专利数量增长符合普赖斯指数规律、专利发明人分布符合洛特卡定律、专利权申请人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的集中与分散规律,并且可用正幂函数进行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