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难以采集证据,为早日查获违法行为或谋取私利的需要,滥用引诱性执法方式,侵犯行政相对人权益。一定范围内合理利用引诱性执法方式,是开展行政执法、惩治违法行为、实现执法为民的需要,要明确使用范围、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程序、加强执法救济、完善执法监督、建立执法方式使用审批等制度,对引诱性执法方式的使用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
诱陷行为是一种为法律所禁止、谴责的执法手段.各国大多通过立法与判例对其加以规制.本文在分析诱陷行为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诱陷行为的判断标准、诱陷行为的程序性制裁方式和实体性制裁方式以及诱陷者的刑事责任问题.最后考察分析了我国引诱侦查的立法与实践状况,指出我国引诱侦查立法上存在缺失,而侦查实践中又经常使用引诱侦查手段,认为应当完善我国的引诱侦查立法,并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地环境执法范围,是指世界遗产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世界遗产地核心保护区、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区范围内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去调整、处理行政相对人的环境行为的范围。这里既包括执法主体范围;也包括所要适用的法律:法规范围;同时还包括环境行政执法机关的对象(包括人和事)的范围。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是遗产所在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导致世界遗产地环境执法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执法的范围难以确定,这不仅是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至今没有明确并需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对执法办案风险的评估和预警,不仅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规范执法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存在机制运行不畅、部门衔接不够、评估内容不全面以及尚未完全实现开放式评估和动态评估等问题。对此,检察机关应在风险评估的主体、范围、等级判定、工作流程、责任划分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降低执法办案中的风险,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行政执法协商作为一种柔性的执法方式,有效地弥补了强制性执法的不足,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积极影响的同时,存在着协商交易、假意协商、违法协商等滥用的风险。目前,行政执法协商这一新型执法方式还处在一个摸索前进的阶段。因而,只有进一步从执法裁量权、协商执法程序、执法人员素质、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才能使执法协商真正发挥出营造和谐执法秩序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环境执法的多部门性是由环境法内容的综合性和保护范围的广泛性决定的。实施环境法的关键是环境执法各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实行综合整治才能从根本上使环境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7.
行政强制过程中人性化执法不仅仅是行政管理中具体执法手段的创新,也是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理念。所谓执法手段的创新是从微观角度关注人性化执法手段在具体行政强制过程中被采用所带来的积极社会效果;权力运行的基本理念是从宏观角度关注人性化执法在处理国家与公民之间发生利益纠葛时的"谦抑性"。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行政管理以及行政执法会面临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境,只要符合人性化执法两项基本要求的执法手段都是人性化的执法。  相似文献   

8.
《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执法中需要进行法律解释。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解释方法在使用时既有不同的使用条件,也有一定的位阶关系;在执法中使用解释方法还要受到一些原则的限定。  相似文献   

9.
在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时,公共执法者的“理想化”执法往往由于能力性和主导性缺陷的存在,会造成主体缺失、成本激增、效率低下的新一轮公共执法与社会责任危机。应当以整体主义社会责任观为思维理念,以社会责任二元属性为逻辑起点,摈弃片面的个体主义社会责任承担方式,在食品安全执法中积极发挥私人执法主体的特殊优势,合理分担执法任务,引入奎太机制、改良诉讼制度、补充执法力量,最终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实现私人执法模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保法实施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有关规定过于粗疏,弹性过大,执法手段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建立良好的环保法实施机制;实施垂直管理;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力,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环保执法力度,规范环境执法行为;改进目前的环境执法与司法方式.逐步实现环境法治;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行政执法作为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一个部分,是法治实现的最主要途径。然而,我国行政执法还不够完善,需要重构行政执法理念:革除管理本位的思想,树立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实现执法的公平;加快执法程序性建设步伐,实现执法的公正;完善执法配套制度建设,提高执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教育行政执法的界定模糊,加剧了权力运行的强弱两极化格局:在狭义层面,执法主体单一、行为种类有限、执法范畴狭隘导致教育法律的实施效果相对有限;而在广义层面,管制任务宽泛、程序制约粗疏、裁量空间扩张又使得执法权行使的自主性有所彰显。欲消解这种强弱两极化的表象,既要坚持广义的教育行政执法概念,更要将多元执法主体和行为纳入行政法规体系,与行政法治的基本理念、原则、制度相衔接,还应当兼顾法律实施的一般性与教育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实现刚性执法与柔性执法、协同执法与相对集中执法权、硬法规范与软法规范的结合,充分发挥不同执法体制机制在教育治理中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报复性执法是指拥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因为非法利益得不到满足或受到"损害",滥用职权,报复性地适用法律,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报复性执法是选择性执法的一种。其原因主要是法律赋予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主体的监督较少,另外还有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WTO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会受到重要影响,同时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加入WTO的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必须进行变革。变革内容包括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确立法在政府行政中的权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规范政府行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努力提高政府行政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5.
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解决现存行政执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使行政执法体系真正符合法治政府的要求,需要从强化政府责任、建立行政成本控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和加强行政许可法制化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根据行政执法学的理论,结合行政执法的实践状况分析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了推进依法行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后,我们面临着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自觉守法的一系列问题,而领导干部执法能力建设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直接关系着我们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否落到实处.本文即就影响领导干部执法能力提升的因素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警察人性化执法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是执法思想革命的本质要求,是执法工作的优化和执法质量的提高,是科学发展现在执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有着深厚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推行公共行政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法律实施的活动。即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职责,一切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接受法律监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依法构建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