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花被     
这是一个关于四位母亲的真实故事。有这么两位母亲,都是养母,都遭遇了不幸——第一位母亲,丈夫出车祸身亡,自己得了尿毒症,在被告知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她没有为自己流泪,却为宝贝女儿将被孤苦无依地留在这世上而泪流不止,她决定对抚养了17载的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还她一个温暖的家。第二位母亲,也有一个可爱的18岁的女儿,女儿不幸患上了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母亲纵有将生命全部赠与宝贝女儿的心,也救不了女儿的命,万般无奈之下,这位母亲决定对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挽救女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王书伟 《家长》2013,(8):45-45
自从有了女儿以后.为她做任何事情我都没有半点怨言,而且为女儿做事心情愉悦。女儿长大了,我也不让她做任何家务活,只希望她每天快快乐乐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3.
和朋友聊天,聊起她女儿学舞蹈的事情。她说女儿6周岁时开始学舞蹈,对舞蹈充满热情。看到女儿对舞蹈的热爱,她就萌生了要将女儿往艺术道路上引导的想法。于是,为了激励女儿练习舞蹈基本功,她就提出让女儿每天练30分钟的基本功,给十元零花钱的奖励。一开始,她发现女儿练功动力十足,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她却发现女儿失去了兴趣。即使她提出将零花钱涨到二十元,女儿也无动于衷。这让她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4.
我的母亲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却不同寻常。随着春天的到来,新的一年也开始了。然而她却愈发憔悴。女儿是她目前唯一的希望。她一心盼望着自己的女儿能出人头地。但身处初三的女儿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而且十分令母亲操心。那一天,女儿为朋友过生日。当天发生了一起车祸。她担心极了,整天像个丢了魂的幽灵似的转来转去。庆幸的是晚上女儿回来了。当时母亲打了女儿一巴掌。这是母亲第一次打女儿,随即母女俩抱头痛哭。晚上淡淡的月光下,女儿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许下了爱的诺言。最令她操心的是她的丈夫。丈夫是个话多且爱和人叫真儿的…  相似文献   

5.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教育女儿。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让她玩公园的大滑梯。那个滑梯是为大孩子准备的,又高又陡,女儿站在顶端,像个布娃娃。当她勇敢地滑下来时,我稳稳地接住她,并用肯定的语气赞许她。后来,许多大孩子的家长都以她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女儿5岁时,我家先生去日本进修了。一天,我带女儿去饭店吃饭,我们的饭菜都快吃完了,点的一个汤还没有上桌。我让女儿去交涉。女儿竟然面无怯色,摇  相似文献   

6.
我最小的女儿乐希莉由于先天性心脏缺陷在她两岁那年接受了手术治疗,当她清醒过来后,身上还插着管子和戴着监视器。即便如此,她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可以下床玩吗?当然,她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灵动     
前不久,女儿因病毒感染,右手拇指做了一个小小的手术,简单包扎后医生叮嘱可以出院正常生活,但是那个手指十天内不能碰水。于是住校的女儿开始尝试用左手做事,她说最不方便的就是洗脸洗衣洗浴的时候,有时只能请同学帮忙。周末回家我帮她洗头时问她手术后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她笑笑说:“手指灵动真好!”这是孩子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8.
马莉 《辅导员》2009,(14):55-55
【家长自述】女儿为啥这样冷漠自私? 女儿是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最小的一个,一家人谁都喜欢她,宠着她:我和她爸爸虽然工作都很忙,但对女儿却百般呵护,有求必应,起早贪黑地为她做这做那,但我发现女儿却不领情,好像我们为她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有一件事至今我都忘不了,在一个暑假里,我带女儿去海边旅游,刚到的那天晚上我们在宾馆的客房里玩起了捉迷藏,女儿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看到她那么开心,那么快乐,我这个做母亲的感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9.
于敏像大多数做了母亲的女人那样,她的世界从无限广阔的天地逐渐向小家庭收缩。尤其是她下岗后,丈夫又去了远方干事业,她的世界便彻底萎缩成了女儿月月。如果她有一个座右铭的话,一定是“一切为了女儿,为了女儿的一切”。比如,她会花3个小时为女儿做一顿10分钟便消灭干净的午餐;逛遍整个城市,就只为给女儿买一双厚袜子;女儿从小学到初二,她从没间断过接送,为此,她常常要在学校门口被晒或挨冻一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0.
自从女儿出生后,我就做了全职主妇,我的世界就以她为中心了.不过,我并没有落后于时代,而是陪伴女儿一起成长.我和女儿一起看动画片、短视频,还和女儿一起"追星".在这个过程中,我融入了女儿的世界,也通过她眼中的世界,获得了许多外界的信息.女儿喜欢"小魔仙",我就陪她一起追剧、帮她做Cosplay(扮装游戏)服装;女儿喜欢哪...  相似文献   

11.
爱心门诊     
孩子发音不清楚该怎么办吉林省某读者问:我的女儿今年4岁,她总把辅音[l]发成[n],而且她舌头伸出来时,舌尖呈双尖形,舌头不会上卷。有人说这是大舌头,必须通过手术才能治愈。请问,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除了手术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治疗?冯兰云大夫答:您的女儿舌尖伸出呈双尖形,这种情况可能是舌系带过短。舌系带过短会影响舌的精细运动,从而造成发音不清楚,专业上称为构音障碍。假如您的女儿属于这种情况,是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的,建议您考虑手术,手术后请专业人员进行针对性构音训练,相信您的女儿可以恢复到正常发音。孩子小腿胫骨疼痛是什么病…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因事业忙无暇顾及女儿学习的缘故,自知比起她妈来,女儿与我感情上疏远些,有例为证。每当她妈向我无端起刺,找我吵嘴,明明是她妈的不对时,女儿  相似文献   

13.
当今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较难 ,尤其是单亲家庭教育更难。特别是以女性为户主的单亲家庭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可是 ,家住北海市四川路的潘永洁女士却十几年如一日严格要求 ,教育好女儿 ,2 0 0 0年秋天 ,女儿李露斯如愿踏进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大门 ,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从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  潘女士离异那年 ,女儿刚满 6岁。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 ,除了上小学一年级那天她送女儿去报到注册外 ,直到女儿小学毕业她都没有接送过一次。女儿提出要她接送一次她都没有同意。有一次 ,女儿问她 :“妈妈 ,为什么每个同学都有爸爸妈妈接送 …  相似文献   

14.
九、“规矩”是孩子自己“悟”出来的记得女儿四个月大时,我曾将她托给一位老太太带。有一天,她抱怨说女儿把她放在床边的报纸都撕碎了,不得已只好把我女儿的手给控制起来。其实,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是一种探究周围世界的渴求。不仅不能限制她,而且应该鼓励她,为她提供方便,创造机会。于是,我准备了许多花花绿绿的过期报纸、画报等放在女儿身边。女儿总是先把纸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一番,甭管她是否看得  相似文献   

15.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家教悲剧:一位慈爱的母亲中年得女,溺爱至极,她整天抱着女儿爱不释怀。女儿该走路了,可她舍不得放她下地:女儿该上学了.可她怕女儿吃亏,整天把她锁在屋里;为了不让女儿孤独,她毅然辞去公职,亲自在家陪伴女儿负责她的饮食起居……结果,导致原本智商正常、神经正常的女儿,直到30岁时智商和思维还停留在5、6岁孩子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6.
心窗     
母亲为女儿整理衣服时,发现女儿的衬衣袖口,也就是她握钢笔的那只手的袖口,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女儿钉一下,要不然,很快就掉了。女儿如今已是毕业班的学生,明年就得参加高考,学习异常紧张。屋子里很静,只有女儿的  相似文献   

17.
帮助了骗子     
星期六,女儿和我兴高采烈地从图书大厦走出来,女儿怀里抱着她喜欢的、我为她买的新书。阳光暖暖地照在我们的身上,女儿穿着红色的外衣,蹦跳着。  相似文献   

18.
女儿入幼儿园了。她很快地适应了那里,每天积极地要求去,她说她的老师喜欢她。“老师怎样喜欢你?”“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你看,贴在我衣服上呢!”女儿欣喜地说。第二天我又问:“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看她弹琴,我最喜欢看老师弹琴。”女儿模仿着弹琴的动作说。”第三天我问她:“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画的画拿给小朋友们看。”无论哪一天问女儿,女儿都能说出老师喜欢的理由,我为女儿被老师喜欢而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情绪低落,撅着嘴不愿上幼儿园。我问她怎么了,她说…  相似文献   

19.
全部承担     
她是一位农村妇女,普通得像土一样。她有一个女儿,她对女儿非常好,就像天下所有母亲那样。女儿会蹒跚走路的时候,却走失了。她满世界地找也毫无结果,她的女儿就像水蒸气一样蒸发了。  相似文献   

20.
“六一”前夕,我们一家三口到商店为女儿精心挑选了一顶价格不菲的漂亮蚊帐,恰逢店家搞活动,满三百送一百。女儿为此欢欣鼓舞,她想用赠券为自己买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穿珠机”。我提议还是给她爸爸买件衬衫。女儿不高兴地撅起了小嘴巴,我装作没看见,直奔男装部。做父亲的心软,同意女儿去买玩具,还说就当是送给她的“六一”礼物。我再次拒绝,因为女儿的“六一”礼物早已买好。女儿悻悻地跟着我们来到了衬衫专柜,她爸爸再次推说看不中衬衣,还是要给女儿买玩具,女儿终于如愿以偿。提着玩具,在离开商场的电动扶梯上,女儿悄悄问我什么时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