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阅读在一个人的生活历程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这个问题常常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有时甚至引发激烈争论。张颐武先生说:"我们的阅读生活首先是寻求生活的支撑,滋养生命的发展,抚慰心灵的困扰。这些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选自他的新书《张颐武:一个人的阅读史》,本刊有删节。  相似文献   

2.
2012年第1期《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中有篇文章是《批判性阅读: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有句话说:"对于不合理的批评意见,也要耐心倾听,在平等对话中帮助学生自我斧正,切不可批评指责。"句中的"斧正"用得不对。"斧正"是敬辞,一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只是一种自怜;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另一双手才是真爱。而用自己的双手去紧握爱滋病患者的双手,这不仅仅是真爱,还有勇气,豁达,甚至是心灵中的真、善、美。这动人的一幕就发生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演播室内。握住爱滋病患者的双手的人就是该节目的主持人崔永元。问其那一刻的感受,小崔说:"当时来不得半点私心杂念,人们对爱滋病患者有在偏见,其实他们更需要关怀和温暖。"此时的崔永元一脸的严肃。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海洋和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人类的阅读史随文字和书籍的出现始,由来已久。"全民阅读"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指标之一,并且是较重要的指标。因此,倡导"全民阅读"成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重视的文化建设事业。一、"全民阅读"解"全民阅读"被写进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了阅读对公民  相似文献   

5.
《梅娘:学生阅读经典》(江啸声编,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的封皮用的是牛皮纸,尺寸开度接近方形,这往往是为儿童读物设计的开度,乍看上去,书的装帧很简单,甚至可以说稍显简陋,又因为它标明是学生阅读的经典,很容易为学界忽视.不过,从所选篇目上看,上编涵盖了梅娘走上"满洲国"文坛的代表作《傍晚的喜剧》《侨民》,以及名噪北京沦陷区文坛的三部代表作《蚌》《鱼》《蟹》和另外一部短篇《行路难》.  相似文献   

6.
看书看皮,读报读题。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常说新闻进入了"浅阅读时代",或者叫做"读题时代"。新闻标题是否吸引人,关乎新闻的传播效果。郑兴东在《报纸编辑学》中提出:"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彭朝丞在《标题的制作艺术》中说:"新闻标题就是用精短的词语,对新闻内容和中心思想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也就是说,新闻标题具有  相似文献   

7.
郑勇 《新闻三昧》2007,(10):10-11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见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在某种意义上说,"画眼睛"就是"刻画心灵"。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操论》在中国的接受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此书是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主要著作之一.在过去的近10年间,斯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中译本可谓国外学术著作中版本最多的两本书.遍览图书市场,此书不同译本的封面、封底或腰封上大多印着"总理推荐""作者五次修改"等广告语,甚至不加分辨将其好友大卫·休谟那段"主教到米勒书店购买此书"的戏谑之语(参见: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林国夫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65页)写上作为此书受欢迎的明证.  相似文献   

9.
李蓓 《新闻知识》2007,(8):42-43
"我们心目中敬重的孔子其实是一个经常陪着学生玩的可爱的老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  相似文献   

10.
一"读图"现象观看电视、电影、网络视频和录像,欣赏各种图片和视觉表演等,已经成为当今绝大部分人的主要休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式,因而有一个流行广泛而颇为形象的词:"读图时代"。百度百科对"读图时代"的解释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  相似文献   

11.
阅读,最能让人以坦诚的心面对世界和自我。阅读,最能让人以坦诚的心面对世界和自我。人生若比作一场行走,那么人的心灵亦作旅行,且行且懂得为心灵释重,方可越行越远。我以为,为心灵释重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阅读。否则,我们不会看到黄健在《阅读世界》中所展示给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鲜活与生动。这份鲜活与生动是在其成书的三结构:《作家故地》《书香致远》《阅读瞬间》所集合生成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月29日的《参考消息》上登有一条消息:《泰国机场截获老虎幼崽》。消息中说:"经仔细检查,他们才发现这是一只真的小老虎,它还活着,但因为被注射了安眠药,所以不省人事。"这里用了个成语"不省人事",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什么时候,厚重的经典和传统文学的质朴和开阔,都是丰富一个人心灵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在喜欢轻阅读快餐的同时,别忘了经典阅读才是我们的主食。出版广最近,轻小说的概念频频出现于网络媒体上,有的网站将一批80后甚至90后作家主编的杂志,通称为轻小说,比如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明晓溪主编的《公主志》,郭妮主编的《火星少女》,江南主编的《幻想1+1》……这些杂志我均接触过,没发现它们轻在何处,拿在手里,倒有一股飘的味道。即便是轻,也只能勉强称为轻杂志,因为它们大  相似文献   

14.
汪三汉 《青年记者》2012,(33):51-52
当今时代,受众已出现从"可读"到"悦读"的变化。"悦读",是受众阅读的一个更高境界,也是现代社会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早期社会强调个人同社会的统合。现代社会则强调个人在日益扩大的选择对象中进行选择的机会。"运用到受众阅读上就是:我的选择我做主,喜欢看啥就看啥。  相似文献   

15.
翟星  张志强 《出版广角》2013,(12):45-50
阅读,与一个人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发育息息相关,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思想交流活动。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活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阅读率走低、阅读能力下降,阅读危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一篇《听副县长感叹"想廉洁很难"》的文章,说一个副县长用工资给自己夫人买了一条镀金项链,结果别人都不相信是用他自己的工资给老婆买的。于是他感叹:为什么别人会不相信呢?为什么想廉洁会这样难?  相似文献   

17.
2010年2月18日,《新民晚报》B6版刊登有《虎猫同宗》一文,文中说:"在动物学上,虎属于猫科动物,类虎古猫是现今虎的祖先。"这是毫无疑义的。文章还说:"猫与虎外貌非常相似,俗语画虎不成反类猫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有些猫的皮上还有虎纹,这种猫在西方称为tigecat。"既然"猫与虎外貌非常相似",那么能把老虎画得像猫的样子,已经不错了,可以说画"成"  相似文献   

18.
车录彬 《编辑之友》2011,(2):94-95,100
"果然""果不然"是现代汉语中两个比较常见的表达料定语气的词语,它们在形式与意义上是不对称的——"果不然"含有一个"不"字,但它与"果然"的意义却基本相同。例如:(1)我即刻就知道了,一定是消息不好:果然,她说"糟了!"(马宁《处女地》)(2)有人说他捡了个"肥差"。果不然,椅子还没坐热,请柬雪片似飞来。(《人民日报》1995.9.21)这两例中的"果然""果不然"完全可以互换。但二者是否真的完全一样呢?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要造出这两个词语?如果不是的话,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详细考察了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新闻界揭发出一件“双胞怪胎”的丑闻:《中国人才报》在今年6月11日,用同一个报名,同一个期号,印出真假两种报纸。在假报上,刊登了三个“专版”。这是他们以索取2.15万元为条件,为京郊两个县刊用的。报纸印出后,县里同志发现这是一张只向两县发行的假报,根本不是一张发行到全国的真报。他们看到这些有偿新闻只能供自己阅读后,气愤地说:“过去只听说袁世凯的儿子印假报欺骗他老子,没想到今天有人靠印假报来骗钱!”搞有偿新闻,靠出卖版面挣钱,这在新闻界已不是《中国人才报》一家,但用出假报的办法行骗,《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李新祥 《出版广角》2013,(13):36-39
我国政府在促进国民阅读方面只是开了一个头,如何做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也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1997年,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