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待课程的情感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要帮助他们培养和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融人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中学生正确英语学习情感的培养,旨在通过阐述合理教学策略运用来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正确学习情感态度培养.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语言学习内驱动力.满足他们的语言学习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对于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潜能,提高学习运用效果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霞 《考试周刊》2014,(14):107-10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课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对情感教学的领悟,把创新教学与情感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本文从三方面探寻如何寓情于教,激活英语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4.
孙敏 《学子》2014,(1):61-61
正《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基础教育阶段确定了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整体发展的总目标,首次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列入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的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和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其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文将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三方面论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其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文将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三方面论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因为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英语学科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日益成为当前初中教学关注的重点,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意志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新课改以来,初中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与传统课程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对于学生情感的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也逐渐渗透到学科与课堂当中。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掌握,还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9.
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始终以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为重点,注重教学策略的优化,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来阐述教学策略的优化,以此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情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技能。探究学生非智力健康发展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英语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简高峰 《快乐阅读》2013,(12):121-121
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始终以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为重点,注重教学策略的优化,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来阐述教学策略的优化,以此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情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技能。探究学生非智力健康发展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英语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金生斌 《教师》2011,(21):79-79
新课程改革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强调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中。另外,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密不可分,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成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  相似文献   

12.
刘辉 《考试周刊》2013,(66):118-118
本文从英语学习者之情感需要阐述培养正确学习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是基于学生主体能动学习需要和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基础上的教学策略运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程教学链。在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培养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激励性教学评价运用是体现生本主义教学理念的有效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兴趣,激活他们丰富语言学习认知思维。本文以激励性评价的运用来作探析,旨在阐述该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来优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该种模式运用也是优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因素。动机是情感态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应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列入课程教学的目标,并渗入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新课标对于情感态度的定义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且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刘菊红 《考试周刊》2015,(12):87-88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新课程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念。作者根据多年英语教育实践经验,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从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激发积极情感;和谐师生关系,保证情感沟通等几方面,论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1.教学实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英语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应把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把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当中去。1.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们面临的首要问题。虽然这一问题主要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有关,但由于情感教学充分发挥了情感的各种功能在教学  相似文献   

20.
金树军 《考试周刊》2012,(48):109-109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综合运用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价值导向。英语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驱动力和潜能,培养学生高度的英语学习自觉意识和综合表达运用能力则是教师应关注的话题。教师围绕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来优化教学资源和过程,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文化知识,促进语言学习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发展则是衡量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准。本文从教学情境创设、学习习惯培养、分层教学激励等方面来探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