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新的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阅读的过程本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而这个对话过程是个体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胡争科 《考试周刊》2010,(49):40-41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应遵循预见性、自主性、共同性,达到多向互动,实现学生、教师、文本的情感交流,防止"问题化"和"空泛化"的发生,切实提高对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蒋伏明 《成才之路》2010,(29):96-9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总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新理念。阅读教学之重要,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作为语文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释放出个性灵动的真情对话?笔者认为,阅读是情感的有效载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5.
廖远彬 《广西教育》2014,(33):47-4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实践,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习惯于对文本进行过多的讲解,缺乏对学生主动感知文本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文本是立足点,是源泉,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教师首先要有对文本深入挖掘和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提高对话质量。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阅读教学应该从对文本的肢解式阅读剖析走向对文本的真切感悟和鲜活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不仅是与所阅读作品进行言语的交流,更是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精神的融合、情感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感应。一、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解题"的层面上,缺少对阅读材料本身的精神影响、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审美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于永正老师说:"对话教学是一种理念,它昭示着民主、融洽,其精神实质就是平等。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本文从什么是对话、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实施对话要注意什么三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们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而,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的实践,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行为就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的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除了这一交流之外,还有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这种对话是围绕文本来展开的。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一方面是读出作者,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个性化行为强调了学生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对话体现了阅读的本质是主体与文本之间精神交流的一种心智活动。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把关注点从阅读客体(文章)向阅读主体(学生)转移,重视阅读主体的个性、价值观、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让他们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5.
樊玉杰 《甘肃教育》2011,(15):67-67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同时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多重对话相互作用,能形成"对话场",而营造对话空间,能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空间。学生与文本对话,生成个性化感悟文本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生活的缩影。阅读文本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读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于文本,重视文本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创新文本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崔莲 《现代语文》2011,(5):50-52
阅读教学的对话包括"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者是人——本对话,即教师、学生分别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后者是人——人对话,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本文将从对话式阅读教学的不同形式入手,探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其实质就是三方面"情"的相交融汇的过程,因此,应将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全过程,即阅读前的情感激发,阅读中的情感交流,阅读后的情感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严海滨 《考试周刊》2011,(75):63-63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的广泛实践,把阅读课堂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场",把阅读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师们的教学共识。新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活动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潜心会文的心语交流,阅读者披文入境、入情,缘文释道、悟理,从而完成一次解读文本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是实现阅读对话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实现学生和文本对话的"中介"。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采取一种有利于学生阅读学习和发展的方式,"评读"这种阅读模式。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