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希腊雕塑和罗丹雕塑同为艺术史上两座不朽的高峰,都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均是雕塑的优秀范例,但二者处在不同的环境、时代之中,显现了古典和现代雕塑艺术的各自魅力。希腊雕塑力求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美;而罗丹的雕塑更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缺中发掘出力与美。  相似文献   

2.
罗丹对传统雕塑艺术造型手法的继承与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雕塑家罗丹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运用西方传统的雕塑造型手法,创作了大量的主题性作品和表现人体运动的作品,其造型手法在继承传统造型手法的基础上又有重要的革新。罗丹在创作上运用了米开朗基罗的手法特征、卡尔波的处理方式,对传统的造型重新组织。从造型的处理,到对材料的重新认识,罗丹都有独到之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在西方,罗丹的艺术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布朗库西和罗丹雕塑的比较开始,以现代雕塑大师布朗库西的创作活动为线索,着重从形式因素方面分析其作品,重新评价和肯定布朗库西在现代雕塑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和杰出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拉奥孔雕塑和罗丹雕塑为例,分别分析了莱辛眼中的拉奥孔雕塑和罗丹的艺术论,从美的定义和二者美与丑的观点,比较两种艺术思想在雕塑上的差异,指出差异的原因,并论证它们在艺术思想上各有侧重。他们都以美为最高规律,这种对美的规律的追求是所有时期艺术创作的共同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西方现代雕塑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的形式、内容、材料方面分析入手,提出西方现代雕塑在表现形式和材料的运用上与西方传统雕塑相比,有着革命性的突破作用.充分利用现成实物,是西方现代雕塑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他的作品既具备雄厚、真实、科学的理性,又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精神气质体现出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因此,罗丹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家自身的精神产品,更代表西方雕塑发展史的高峰.分析罗丹的作品,借以加深我们对雕塑的理解,以及对空间的把握和对美的认知,同时也加强对自然内在之真实的探索,以及对艺术的本质和生命的探索、发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讨了里尔克的诗歌与美术的关系,认为罗丹的雕塑、塞尚的绘画等均在艺术的观察、布局、结构、色彩等方面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方雕塑话语对中国雕塑艺术的渗透,中国雕塑语言逐渐失去了本体话语的权威地位,阻碍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中国古典雕塑语言不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雕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源泉,因此惟有将古典雕塑语言特质与当代雕塑教学、创作有效对接,才能催动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使古典雕塑艺术焕发出时代华彩。  相似文献   

9.
柴刚 《昌潍师专学报》1999,18(6):108-113
罗丹创作的雕塑,表达了人类的梦幻,集中了人类的智慧,体现着凝重、飘逸的风采,展示着野蛮的强制与自由自在的思维,具有艺术创新者必备的激情和独到的见解,重新赋予人本雕塑新的生命民性灵,从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传统中走来,并携挽印象主义的色彩臂手,并创出具有理实主义的和象征主义的艺术风格,是一位用心灵去探求自然,用思想与表现生命的雕塑大师,地当代艺术的多元性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女性在传统中国雕塑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录,然而在中国当代雕塑界却活跃着一批优秀的妇性雕塑家,她们在雕塑艺术上的成就充分体现了妇艺术家的特点,她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雕塑艺术这个通常是由男性主宰的世界里赢得了属于女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为艺术家。雕塑作为艺术范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创新与发展。在创作题材上出现了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方面亦有较大进步,空间透视方法、人体解剖学原理等开始在雕塑创作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字对中国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到现在依然充满活力。于是很多现代雕塑家重新把目光转到古老的文字之上,从中吸取营养,做出了很多优秀的雕塑作品。文章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总结出现代雕塑吸收古代文字的几种方式,包括:文字对雕塑肌理的启示、文字的象形特征对雕塑的启示、文字的空间结构对雕塑的启示、文字书写性对雕塑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雕塑的色彩语言及其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在中国传统的雕塑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代表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哲学美学思想,其形式具有绘画性、装饰性、多样性等特点,中国现代雕塑创作的用色应该继承传统雕塑丰富的色彩语言形式,弘扬本民族的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14.
罗丹,著名的法国雕塑家。有人说:"罗丹一生攀登,并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虽然拥有如此高的评价,但是这位大师的艺术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他始终处在丑与美的边缘,在外界批判与赞美声中找寻艺术的道路,最后通过自己的精神与作品给艺术增添了一层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谈布朗库西的雕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朗库西是现代雕塑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师 ,是继罗丹之后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家。他的雕塑并非现实的生搬硬套 ,而是注重雕塑的相互间的体积关系 ,节奏与均衡。随着这种探索的继续深入 ,风格走向更加抽象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雕刻艺术起源于岩洞石刻,经历了浮雕、仿真雕塑及西方现代雕塑相融合的发展阶段,上海艺博会近年展示的作品表现了当代雕塑的最高水平和多种艺术特色,暗示了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7.
按照现代审美和艺术生活化的新趋势和雕塑艺术的立体发展,将新生、新变的立体造型种类纳入雕塑的宏观体系,抛砖引玉式地建立了一个雕塑分类的新结构。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意识的后现代语境中,消解了二元对立,使雕塑艺术走向公共性,同时也引发了艺术与艺术家个性的消失。基于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雕塑“它者”的出场,雕塑语言正在使个性化的语言被消解。同时宏大叙事的传统意义与传统雕塑语言似乎又难以转化为后现代语境下的雕塑公共语言。在公共雕塑语言与传统雕塑语言的矛盾中,公共雕塑语言的使个性化出场,使艺术家的个性化语言失效而失去话语立场。这构成了公共雕塑语言面临着两难境地,成为中国当代雕塑家艰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对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青铜雕塑《欧米哀尔》的解读,阐述了西方现代审美机制中"以美为美——以真为美——以丑为美"的逐级嬗变过程,透视出现代艺术中一种独特的美学观——"审丑"文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丑"从尴尬的他者文化身份向现代艺术中心的地位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