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例1已知|a|=3,b=(1,2),且a∥b,求向量a的坐标.此题的常规解法是设a=(x,y),利用向量的模的公式及向量共线的坐标公式列出关于x,y的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x,y的值.此解法思路自然,但解题过程繁琐,且学生往往在解方程组时易出错.下面给出另一种解法:  相似文献   

2.
习题7.13.(1)设该班有男生x名,女生y名,则可列方程组xx= 2y=y-459,".(2)设有x个同学,y个笔记本,则可列方程组85xx- 78==yy,".习题7.41.设树上有x只鸽子,树下有y只鸽子,则有方程组y-1=31(x y),y 1=x-1".2.设绳子有x尺,环绕大树一周需要y尺,则有方程组43yy- 43==xx,".习题7.51.设  相似文献   

3.
平面解析几何中求曲线的方程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不知曲线类型的用设动点坐标列含动点坐标的方程,即导迹法,就是设动点M(x,y),列出方程f(x,y)=0,这与初中数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设未知数列方程一样.二是已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上,苏老师叫同学们思考课本P34页“想一想”栏目的题目:已知方程x2+3X-2=0,不解出这个方程,怎样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的各根的2倍?大多数同学的解法如下:设方程x2+3x-2=0的两根为x1、x2,由韦达定理得。x1+x2=-3,x1·x2=-2设所求方程为y2+py+q=0,两根为y1y2.由已知条件可知y1=2x1,y2=2x2.那么所以,所求的新方程是y2+6y-8=0.苏老师说,这是一般解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解法呢?李敏同学通过认真思考之后,给出了一种新颖别致的解法.解…  相似文献   

5.
在列代数式时,同学们只要能够理解题中的和差积商及大小倍分等数量关系,根据先读先写的原则,就可以顺利列出正确的代数式来.但是有一类列代数式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它需要运用加与减、乘与除的互为逆运算的关系,通过转化才能列出代数式.这类问题虽然难一点,但对今后学习应用题的方程解法很有帮助.现分类举例说明运用逆运算关系列代数式.一、用加减互逆运算关系列代数式侧1 写出与x+y的和是y的数.解设这个数为a,把(x+y)看成一个整体,于是a+(x+y)一z,已知一个加数(x+y)与和z求另一个加数a,所以a=z-(x+y),…  相似文献   

6.
老师贵庚?     
小王天生调皮,见一个大学生样的新老师来代数学课,便以发问搞笑:“老师贵庚?”谁知新老师没点脾气,借题发挥,以反问作答导新课。老师:上课前,我已了解到你班同学的平均年龄。当老师的年龄你们现在的平均年龄时,那时你们均才2岁;当大家的平均年龄等于师现在的年龄时,那时老师已经41了。请问,现在我和你们的平均年各是多少?学生甲:可以列方程组解。设生的平均年龄是x,老师现在的年是y,得x-(y-x)=2y+(y-x)=41解得x=15y=28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5岁,老师年龄是28岁。老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分组讨…  相似文献   

7.
参考书上常出现这样一类题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 ,若购买甲 3件、乙 7件、丙 1件 ,共需 30 0元 ;若购买甲 4件、乙 10件、丙 1件 ,共需4 0 0元 ,现需购买甲、乙、丙各一件 ,共需多少元 ?分析 :这是一道应用题 ,按照常规思路我们可以设未知数 ,列方程组求解 .设购买甲一件需 x元 ,乙一件需 y元 ,丙一件需 z元 ,根据题意 ,得3x +7y +z =30 04 x +10 y +z =4 0 0   ( 1)( 2 )显然 ,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 ,这是一个不定方程组 ,x,y,z的值不唯一确定 ,看似无法求出 ,其实不然 .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在于未能认识到 x,y,z并非是必求的未知数 ,所求…  相似文献   

8.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1.“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如果设x只,兔y只,则由“上有三十五头”可列方程为,由“下有九十四可列方程为.列出方程组为.2.现有面值为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39张,面值共计111元.设2元人民币x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的“列”非常重要,然而有很多耐人寻味、启发思维、形式简单的方程蕴含在“解”的过程中,只有列出解法简捷的方程,才是最佳列法,反之也只有列出的方程形式最简,其解法才最优。下面仅就初中代数二元二次方程组中的应用题为例,说明“列”与“解”的辨证关系。 例1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一项工程,12天可以完工,如果甲队单独先做5天后,乙队也来参加,两队再合做9天才完工,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代数》第三册P.149,9题) 解:设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甲队需x天,乙队需y天,由题意按一般列法有方程组:  相似文献   

10.
初一年级1.解法一原方程可变形为则原方程的解是则任何实数都是原方程的解.解法二原方程可变形为则原方程的解是则任何实数都是原方程的解.2.方程组中的第2个方程可变形为由已知条件可知y-3≥0解法一设,则解之,得若y-3<0,即y<3,则原方程组无意义,从而无解.解法二先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若X>5,y>3,则原方程组变形为rs一卫5,MAt,fly\卜一5.若x<5,y>3,则原方程组变形为若y<s,则原方程组无意义.从而无解.3.由已知条件可知.方程组的解是原方程组的解.解此方程组,得(4由已知可…  相似文献   

11.
<正>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小学生对用算术解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已经比较熟悉,但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受算术解法的影响,列出与算术解法完全一样的特殊方程,即将未知数x单独放在等号的一边,而另一边全是已知数。所以,引导学生学会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是突破列方程解应用题难点的关键。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卡尔.马克思(1818~1883)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个博学多才的科学巨匠.在他的《数学手稿》中有这样一道趣题.在一家餐馆里有男人、女人、小孩共30人用餐,他们一共花去50先令,已知每个男人餐费为3先令,女人用2先令,孩子花1先令,问男人、女人,小孩各几人?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定方程,也就是列方程组时方程个数比未知数少,有的学生对此束手无策,其实,这里的等量关系寻找与列方程组解法毫无二致,本题解答如下.解:设男人有x人,女人有y人,小孩有z人.根据题意,得x+y+z=30  (1)3x+2y+z=50 (2)(2)-(1)消去z得:2x+y=20则有x=20-y2=10-y2∵y…  相似文献   

13.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不正确的在括号内画“×”.每小题3分,共18分):1.x=5,y=-2是二元一次方程2x+5y=0的一个解.2.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不等式-5x>0的解集是x>0.4.)5.6.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4.不等式2(x+3)<x+9的正整数解是5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6.(a-b)三、解下列方程组(每题8分,共16分):.四、闲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汉某在拜袖人表示出来(每题8分,共16分)。五、计算(每。1、题7分,共14分):六、列方程组用应用四(本题9分\:参加甲工地劳动的有56入,参加…  相似文献   

14.
有一类应用题,涉及的未知数多于可列的方程数,其解法介绍如下: 一、巧设元 1.用多项式表示要求的量 例1 一个人先沿水平道路前进,继而爬到山顶,又沿 原路返回到出发点,共用5小时,已知此人在平路每小时走4 千米,上山每小时走3千米,下山每小时走6千米,求此人所 走的全程长是多少千米? 分析 题中涉及的未知量较多,可以抓住路程来设未知 数,因为平路与上山路和的2倍即全程,设其为未知数即可. 解 设平路为x千米,上山路为y千米,则全程为 2(x+y)千米,依题意,得 x 4+y3+y6+x4=5,化简得x+y=10, 所以2(x+…  相似文献   

15.
题目已知二+Zy一z一8①,2二一y+z一18②,则8二+y+z一.(2001年重庆市初二初赛题) 许多同学将①又2+②X3,得到sx+y十z一8 xZ十18 x3一70.这种解法虽属自然,毕竟有拼凑之嫌.这里介绍几种典型的解法,供参考.解法1视二为常数,解y、z的方程组Zy一z一8一j,一y十z一18一Zx,得y一26一3x,z一44一SJ,代入得8,+y+z~8二+26一3二+44一5二一70.解法2把两方程左边都加上(8二十y+z)一(8二+y+z),适当合并后整理得3(3二十y)一(8x十y十z)一8①一2(3二+y)+(8二+y+z)一18②整体消元:募①XZ+②x3,得8二+y+z一70. 这种解法很注重从整体的观点看问题. 解法3设8x+y…  相似文献   

16.
一、设比值法 例1解方程组{x+y+z=800,①2x+8y+4z=1600,②x:z=2:3③ 解析:本题中的第三个方程是比例式,根据比例式的性质可设z=2k(k≠0。本理同)。z=3k。那么由原方程组可得{5x+y=800,④2k+y=200⑤  相似文献   

17.
先看一道应用题一群学生,所有男生都戴蓝色的帽子,所有女生都戴红色的帽子,在每个男生看来,蓝帽子与红帽子数相同,而在每个女生看来,红帽子只有蓝帽子数的一半,求这群学生共有多少人?题中好像给的是两个矛盾的条件:①相同,②一半.这就要做一下简单的推理,设这群学生中,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男生看蓝帽子数应是x-1,红帽子数是y;女生看红帽子数应是y-1,蓝帽子数是x.也就是自己看不到自己所戴的帽子才产生似乎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的两个条件,可列方程组如下:x-1=y,y-1=12x"$#$%.解得x=4,x+y=7.y=3&.答:这群学生共有7人.推理是有趣的,更是有益的.列…  相似文献   

18.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是先设未知数,再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最后求出方程的解。但有些问题,如果只设所求问题量为未知数,无法直接求出,此时不妨多设一个未知数搭个“桥”,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就好求了。当然,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要把这个多设的未知数消去。例1体育入场券30元一张,若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14。每张入场券降价多少元?分析与解:同学们在解答时,可以用字母表示题中未知量,分两种情况来考虑。解法一:设降价前有观众a人,每张入场券降价x元,列方程:12a×(30-x)=14×30a3…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二元一次方程为背景设计了许多立意新颖的创新型试题,现以2005年中考试题为例加以说明:一、补全题设条件例1(南通市)某校九年级(2)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若设捐款2元的有x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y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A.x+y=272x+3y=6$6B.x+2y=272x+6y=10$0C.x+y=273x+2y=6$6D.x+y=273x+2y=10$0分析:由于该班的人数为40名,所以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有40-(6+7)=27(人),共捐款100元,则捐款2元和3元的总金额为100-(1×6+4×7)=66(元).这样…  相似文献   

20.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和;2将二元一次方程x-2y=5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的形式是y=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1)x2>x+1;(2)x+y>2;(3);(4)2x+1>2中,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4)中,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3.如果。那么(1)2b>b;(2)由bx>1.可以推出(3)由c>d可以推出炉c>b2d;(4)由.可以推出a>b,其中正确的是三、根据条件列方程组或不等式(每小题5分,共10分):1.知x的2倍与y的的和等于6,且x的与y的3倍的和等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