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证据开示制度已经成为我国诉讼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制度。阐述了证据开示的概念和我国证据开示方面的现状,分析了证据开示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证据开示制度作为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非常普遍,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体现。1996年后我国改革原有的庭审方式,吸收英美法系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规则和制度,重视当事人的诉讼模式。其实我国新《律师法》已经建立了一种单向证据展示程序,刑事证据的开示制度成为了我国司法界的热点。文章分析我国证据公示存在的问题,重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提出证据公示制度的立法,完善和改革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3):133-135,141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控辩制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我国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以控审分离、控辩对抗为基点的新的庭审方式。文章在对证据开示的一般理论及国外证据开示制度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完善的证据开示制度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4.
证据开示制度是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的重要内容,是控、辩、审三方三角结构的内在要求,是平衡控辩双方诉讼资源和攻防力量的基本手段。随着我国刑事庭审方式由法宫主导的审问制向控辩双方积极推进的对抗制转变,建立我国的证据开示制度,明确检察机关和辩护人证据开示的范围、程序和法律责任,不仅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不精神,而且成为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成功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变革之中,继1997年《刑事诉讼法》重新修订颁布后,2008年重新修订后的《律师法》也开始实施。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作为诉讼模式和审判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一直伴随其中。本文从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和未来司法变革方向,浅谈在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良性交革中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一种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用于诉讼一方从另一方获得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从而为审判做准备。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强化对抗求证,保障控辩双方平等地掌握运用证据的需要,是促使公诉机关提高起诉质量的需要,是保障辩护律师有效行使辩护权的需要,也是推动司法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要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就要明确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规则,确立以法院为中介的控辩双方交换证据的稳定途径,并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制度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一种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用于诉讼一方从另一方获得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从而为审判做准备。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强化对抗求证,保障控辩双方平等地掌握运用证据的需要,是促使公诉机关提高起诉质量的需要,是保障辩护律师有效行使辩护权的需要,也是推动司法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要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就要明确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规则,确立以法院为中介的控辩双方交换证据的稳定途径,并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制度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8.
证据开示制度之设立,是诉讼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之必然。确保程序公正的证据开示制度,暗含着追求案件事实客观真实及维护司法公正的实质。随着我国刑事庭审方式从审问制向对抗制的转变,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已成为当前诉讼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则是文章要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两大法系国家,虽然存在具体制度设计上的差异,但都设立相应的制度来保障控辩双方的证据知情权。在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采用证据开示制度来实现控辩双方的证据知悉权,而在职权主义诉讼中则存在广泛的阅卷制度。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吸收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合理因素,强化了控辩双方庭审过程中的对抗性,然而在我国未完全建立起当事人主义的情况下,不能建立证据开示制度,而是应借鉴当事人主义证据开示制度的合理成分,建立并完善阅卷制度来保障控辩双方的证据知悉权。  相似文献   

10.
魏敏 《高校教育管理》2001,23(4):97-100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具有控辩制的特点.律师辩护职能的充分发挥,受到制度和现实的许多制约,造成了"控"辩"职能的失衡,有碍司法公正.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之一就是实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本文以律师辩护职能为切入点,提出应当建立双向的、全面的、具有严格程序规定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以保证律师辩护职能的充分发挥,完善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1.
证据开示是来源于英美法系的概念,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在对抗式的诉讼模式中起着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目前正进行着重大的改革,现行法律存在着诸多缺陷,设立符合国情的证据开示极为迫切,这也是实现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经修改后,庭审方式已发生重大变革,具备一定的对抗制特征,但有关证据开示仅有零散的规定,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缺陷。文章从证据开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借鉴国外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滕浪 《红领巾》2005,(2):21-24
我国刑事诉讼法经修改后,庭审方式已发生重大变革,具备一定的对抗制特征,但有关证据开示仅有零散的规定,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缺陷.文章从证据开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借鉴国外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经修改后,庭审方式已发生重大变革,具备一定的对抗制特征,但有关证据开示仅有零散的规定,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缺陷。文章从证据开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借鉴国外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证据开示制度始于19世纪的英国,此后,逐渐发展至世界各国,并在美国运行最为成功。在中国,至今未正式建立该制度,这是我国民事诉讼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笔者试图在文中介绍美国民事证据开示制度中身体和精神状态检查这种开示方式,为我国建立相关制度或实施相关改革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证据开示制度发源于英国,成熟于美国,是一种成功的诉讼程序制度。我国进行民事审判程序改革.探索引进证据开示制度,通过实验,发现证据开示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以及我国法制环境的不适应。为使证据开示制度落户于中国,我们要改善法制环境,并进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庭审方式改革在我国不断深入,与此同时对庭审前程序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将通过对美国具体证据开示规则的考察,阐述目前对我国建立证据开示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的证据查阅等内容有了新的规定,但由于没有确立证据开示制度,对证据开示的规定相对比较分散,证据开示范围较小,证据开示的主体、时间、方式以及不开示的法律后果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开示的程序具有片面性,开示费用相对较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辩护律师的职能缩水,不利于庭审的公平有序进行,诉讼效率较低.因此我们亟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证据开示制度.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证据开示制度还是阅卷制度,都是一种庭前证据信息交换制度,二者在制度理念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在存在条件及目的上又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受本国刑事诉讼构造的影响。鉴于此,我国应立足于本国司法实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庭前证据交换制度,以实现保护被追诉人利益与犯罪控制、提高诉讼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证据开示是现代对抗式诉讼模式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能够促进诉讼双方当事人证据信息共享,实现司法公正,同时防止因证据突袭而导致的诉讼拖延,提高诉讼效率。在行政诉讼中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行政诉讼证据开示制度主要包括证据开示的范围、方法、次数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