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完成,黄河工程管理工作随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本文从黄河河口管理局的改革推进、机制运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提出了今后黄河工程维修养护运行中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河河口是黄河治理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众多利益。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河口管理工程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商讨,才可以设计出良好的对策。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而黄河则是这文化的发源地。几千年来,黄河作为我们的自然母亲,辛勤地哺育着两岸的华夏子孙。于此同时,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也在不断地利用着黄河两岸的各种资源,甚至于越过了自然的基准。  相似文献   

3.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在2005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成功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水管单位、供水单位、维修养护企业、施工企业独立运行的新格局,为新的工程管理体制运行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一个时期的运行,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制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突出。本文结合黄河河口管理局改革推进、机制运行和改进措施,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和实践,就关于黄河工程维修养护运行中的管理实践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悬河段断流对沿岸地下水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分布面积29288.27km2,含有两个含水层组.浅层含水层组赋存潜水和微承压水,中深层含水层组赋存承压水;并对含水介质结构、边界条件及地下水流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识别和验证,进行了悬河段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模拟研究:预测了黄河下游在不同的断流时间和断流河段长度下,黄河侧渗量的变化趋势.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花园口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悬河段无侧渗补给;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2.98×108m3,较现状年侧渗量减少了52.25%.夹河滩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1.6×108m3,较现状年侧渗量减少了74.4%;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3.46×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了44.5%.泺口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4.83×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了22.58%;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5.17×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17.06%.利津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6.15×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仅减少1.5%.上述研究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黄河水量人工实时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代黄河三角洲是自1855年黄河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汇人渤海以后,黄河尾闾摆动堆积所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它以宁海为顶点,北至套儿河口,南达小清河口,总面积5352.5km~2。由于黄河含沙量高达37kg/m~3,平均每年有近12亿t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及三角洲扇面上,造成河口段不断淤积延伸,使三角洲海岸线不断向渤海湾推移,河口陆面每年以5km左右的速度向外  相似文献   

6.
对甘肃地区黄河河口大桥C50塔柱混凝土在温差大、材料差、空气干燥的情况下进行配制的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了西北地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优选和关键参数选取等原则,并提出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从现场混凝土应用情况看,混凝土配合比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良好,均可满足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7.
黄河水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黄河水资源的无限索取,使得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河道淤积、河床萎缩、水体严重污染、河口生态恶化等诸多方面。黄河水资源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成为我们治黄工作长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徐秀丽  马玉府 《金秋科苑》2010,(24):209-209
黄河堤防工程工作,在新形势下应适应黄河工程治理工作要求,立足共建和谐社会和"四位一体"黄河工作理念,通过对黄河堤防工程进行规划治理,进一步促进黄河堤防工程健康、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point本文针对黄河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河道范围内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及分布变化特征情况,提出黄河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河道范围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低、潜在生态风险小;重金属分布受河流动力影响性大的观点。在黄河水生态保护领域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如进行多断面的长期监测,将会为维持河道健康生命、保护区域水资源和水生态安全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预见其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利津黄河公路大桥所处河道相对弯曲狭窄,两岸工程相对较多,历年洪水期间,均属重点防守的河段之一.该桥的建成运用,对整个河口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从黄河防洪方面来讲,大桥运用三年以来,对附近河段的河势变化、河道行洪行凌以及防洪工程安全等方面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据此,本文主要对影响的成因加以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黄河防洪安全,同时也给大桥将来的安全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河口海岸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高浊度水体、宽浅陆架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淤泥质海岸漫长,独具特色;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河口属世界级的典型河口,而且流域人口密度世界第一,近30年人类活动对河口海岸的影响巨大。因此,我国河口海岸研究科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受海陆交互作用影响,黄河三角洲海岸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及时掌握黄河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不仅可以深化对黄河三角洲演化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为黄河下游水沙调控以及河口大保护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本文选取1976—2018年的Landsat长时间序列卫星影像,在海岸线遥感提取,确定陆域面积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整体、北部岸段以及河口岸段分别进行了冲淤演变研究;在分析入海水沙年际及年内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调水调沙前后,河口冲淤演变与水沙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43年来,三角洲陆地面积呈波动性起伏,总体以淤积为主;河口在1996年以前面积增长显著,多年平均造陆面积约17 km 2/a,之后造陆过程逐渐减缓。②调水调沙后,年输沙量下降速率从0.31亿t/a锐减到0.07亿t/a,最大输沙量减少了79.7%,汛期输沙量减少了74.8%。③随着入海沙量不断减少,水沙过程虽仍直接影响着河口现行流路的造陆过程,但海洋动力作用制约不断提高,河口累积造陆面积与输沙量的相关性由1976—1993年的0.93降低至2002年之后的0.39。总体上,调水调沙工程虽维持了三角洲造陆面积的稳步增长,但长远来看,并不能改变未来三角洲陆域面积趋于减少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英格吐河是佳木斯市的主要城市内河之一,市政府规划沿英格吐河建设滨水景观带。为了保证滩地景观工程的安全,河口建设闸枢纽工程成为当务之急。重点分析了河口建设闸枢纽工程的必要性,并对主要工程措施进行了初步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黄河入海口湿地特征,分析其生态用水量,并对河口湿地恢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吕合林  马晓明 《今日科苑》2009,(24):148-148
黄河调水调沙使河道不断冲刷,塑造了好的河道形态,达到了预期目的,是黄河历史上所没有的。河道冲刷,同流量水位表现低,也给引黄供水带来不便,引起人民群众不满。正确认识调水调沙对引黄供水工作的影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在河口地区,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堤坝工程,在雨水、风吹等自然力和人类活动诸多因素作用下,土壤常被侵蚀,造成土方流失,影响了工程的完整,更降低了工程的强度,对防洪极为不利。因此,对黄河堤坝侵蚀因素进行探讨和研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维护工程完整,保证堤坝的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工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通过现场查看,对呼准铁路黄河特大桥工程从多层次、多方位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符合实际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8.
河南高校在讲述黄河故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黄河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一方面有利于传播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厚植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思想基础。在黄河故事融入路径上,需要从做好黄河故事的开发与研究、拓宽讲述黄河故事的网络渠道、将黄河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围绕黄河故事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直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关注。黄河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在广阔的75万平方公里流域范围,一泻5400多公里,惠及沿河9省,携沙铺造25万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推进河口三角洲。作为水资源高度开发的河流,黄河天然年轻  相似文献   

20.
工程简介兰州西固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位于西固区规划S063#路以西、S047#路以北的三角形的区域内。工程收集处理的污水包括西固区南山公路以北、黄河以南,西固区范围内以及河口区域、崔家大滩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服务人口29.5万人。设计处理规模近期(2015年)为10万m3/d,远期(2020年)为20万m3/d,按近期规模实施。本工程构筑物主要有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转盘滤池、加氯接触池、污泥浓缩池、储泥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