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关怀: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到底缺什么?从课堂片段中失真的声音、褪色的故事、变味的“奖励”可以看到课堂教学的缺失归根结底在于忽视人的存在。由于缺乏对人的关注,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被忽略,人的生存与发展价值也因此被漠视。人是价值的存在,课堂教学改革要以价值关怀为路向,通过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实现教育的“成人”与“成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生命教育开始逐渐受到学校的关注,这是现代教育进一步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向。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在当前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意义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人关怀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生存价值以及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关怀,是对自由、平等、科学、民主和人类进步的关注。电视新闻面对最广泛的受众,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本阐述了电视新闻人关怀的重要性,探索在电视新闻改革中加强体现人关怀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试论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生活意义、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旨归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完满精神世界的过程。课堂教学走向生活世界的基本策略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关注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建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07,(3):10-10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攀峰博士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发表了《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观》一文,文中提出,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基础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积极建构学生完满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其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生命意识--由荒野文化与园艺文化的悖论谈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自从近代理性主义思潮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兴起以来,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评价范式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主导价值倾向。在理性主义的客观性和价值中立的规范下,作为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以及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活动,也渐渐地被边缘化了,甚至被视为可有可无之物。这不能不再度引发人对教育本质意义的思考,本文便根据自然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等领域的哲学观点,来阐释教育中生命意识的意义,并强调只有灌注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我们的教育为学生敞开的才不会是一个符号化和数字化了的抽象世界,而是一个时时刻刻与之发生交流的真实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7.
■应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包括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达不到精神层次的‘人文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见《中学语文教学》2000,9)。关于人的“精神”的教育,绝不仅限于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等等“伟大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而且要从学生的“人格”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精神需要”出发,切实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人,一个作为人的“自我”生存、发展应当具备哪些“精神”?怎样才能充分体现“自我意识”,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人”,进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的价值、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阐述学校教育评价强调的是教育价值的"增值"、即评价的最终目标在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指出现实的教育评价中仍存在着诸如模糊认知教育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漠视被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及无限放大的功利性取向等有悖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偏差。基于教育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关注与提升人生命意义与生命感受过程的认识,提出教育评价应在努力建构教育评价双方的主体性价值需求、在极力"张扬"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彰显学生价值的舞台主张。  相似文献   

9.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的基本内涵应是民族首先是本民族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凝聚着民族和人类健康美好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判断。它对形成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价值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哲学作为我国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其意义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价值世界是与主体密切相关的世界,对价值的关注也是对主体的关注,而且当代中国社会的种种转变都是人与人之间价值关系的重新调整,因此研究人主体性对价值哲学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自由、生存、超越”是雅斯贝尔斯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其著名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基础。雅氏的教育思想关注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和生命的体悟,强调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和张扬,注重生命信仰与精神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对生命本原追问和超越的本真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全纳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国际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国外对全纳教育的研究已突破特殊教育的范畴,进入到普通教育的领域,引起了对普通教育的体制、课程、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在实践全纳教育的过程中,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关注所有童的教育需求、关注集体、关注合作。本文着重论述全纳教育从关注一部分人到关注所有学生、从关注个体到关注集体、从关注知识到关注合作的这样的一种价值取向。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对我们目前进行的素质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类”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观念,它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和指导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使命中提出的,其中心思想是关注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通过发展生产,使自然不断人化,实现人对动物“种”的超越;通过变革社会,克服资产阶级的狭隘本性,实现全社会对人类明成果的共同占有,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实现具有更高的生命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生活世界,在当代经济、政治、化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讨论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作为一种科学理性的工具,在提升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同时,又在一定层面上导致了人的精神家园的丧失。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生活中出现的人的生存困境的分析,呼吁全社会都关注网络生活中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孟庆男 《学科教育》2003,(11):15-18
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是与传统教育根本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它是一种以“人本思想”为指导的人性关怀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它特别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需要、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价值中立与教育研究的学术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晓阳 《教育科学》2003,19(4):16-20
教育研究是一种人文研究,而人文研究的最高目的就是显现存在的真理和人的意义,人文研究的这种目的性和价值性正是通过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得到表现。任何教育研究都不能借故价值中立以躲避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教育事实可以作为表达意义的手段,但事实本身不能自然地、直接地给出包含在事实中的意义和真理,而必须通过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得到呈现。所谓价值中立实际绝不是不要价值,而是不要有偏见、带主观臆断性的价值。价值中立原则不是要削弱价值性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反它是要提高人们对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的关注。从价值中立原则中不仅不能推导出对价值的否定,相反却只能更加表现出价值问题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8.
回归生活世界:教育观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发展是在交往中实现的。生命的价值只有通过交往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细细地感悟、体验后才会真正内在于人。教育是最有交往价值的活动,应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发现、挖掘和提升。生活世界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要关注生活世界,为此,要重建教育观,重新定位学校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乔平 《教师》2012,(28):28-28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关键时刻。借助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是语文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增强 《现代教学》2005,(10):29-31
生命教育作为一个现代教育的概念是近年来提出的,但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自由、追寻生命意义的历史。在西方哲学史的演变中,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经院哲学、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近代理性主义,一直到20世纪非理性主义,不同时代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对于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