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柯维 《中国编辑》2012,(4):9-11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从《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新闻出版产业继续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出版品种数量持续增长,主流出版物持续畅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新媒体新业态亮点纷呈,新闻出版产业转型加速;走出去战略成效明显,民营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围绕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情况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谈到:现在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挑战很大,随着科技的进步,新闻出版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事实上,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传统的纸介质的出版业永远不会消失,只是需要转型升级。我们将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8,(10):64-64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 9月2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辽宁考察新闻出版工作。他强调.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要抓好事业发展.多出精品:一方面要抓好产业发展.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抓住机遇加快推动出版产业发展。他特别强调.要紧紧抓住当前机遇.在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加快发展。他说,要打破过去地域、行政级别对出版资源产业化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综合分析世界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今后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加快新闻出版强国建设步伐,新闻出版总署改革办、出版产业发展司发起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建设新闻出版强国主题征文活动,活动由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出版杂志社具体承办。本刊特开辟建设新闻出版强国专栏,刊登优秀来稿。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少儿出版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少儿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产业中举足轻重的重要板块。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吴尚之司长宏观把握少儿出版发展现状,认为在我国由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进程中,少儿出版将担负起生力军和排头兵的历史重任。本期特刊出吴尚之司长《将少儿出版打造成建设出版强国的生力军》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是全面、及时了解全国新闻出版项目建设情况,实现重大项目动态跟踪和常态化管理的重大举措,是指导重大项目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确定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对象的决策依据,也是国家宣传文化部门设立的国家级项目库.笔者通过对原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已公示的入库项目进行归纳、总结,着重分析了近年来出版产业项目发展的亮点、热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以期加快出版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日前在出席数字出版产业链共赢峰会时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从产业、产品、标准、准入、管理、技术等方面推动电子阅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珞珈 《出版科学》2007,15(3):15-15
3月29日上午,新闻出版总署武汉大学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武汉大学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现任署长)、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为基地揭牌。根据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该基地的主要职能是为国家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高层次出版发行专业人才,探讨并尝试现代出版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承担出版专业硕士、博士以及出版方向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培养工作,申办出版发行专业博士后流动站;承担新闻出版系统委托的人才培养项目,开展出版发行产业政策研究和技术研发,为政府提供专家咨询;定期组织出版发行或人才培养学术论坛、学术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文化产业和新闻出版行业一直是国家事业单位编制,无论怎么变,文化出版作为党的宣传喉舌的职能不会也不能改变。同时,主管单位所提出的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和方针,意在采用正确积极的手段将僵化的传统机制逐步打破,将新闻出版产业由“文化制造”阶段推向“市场营销”阶段,正如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律是从“产品生产”阶段逐步转向“市场营销”阶段一样,这是方向,也是传媒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十项工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2011,(4):7-8
为推进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十项工作要点,它们分别是:发布和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抓好重点项目的论证、评审和落实;加快培养产业增长极,抓好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出版物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开展新闻出版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工作;引导和规范非国有资本参与发展新闻出版产业;规范市场秩序,为新闻出版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新闻出版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11,(19):6
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围绕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情况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谈到:现在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挑战很大,随着科技的进步,新闻出版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事实上,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传统的纸介质的出版业永远不会消失,只是需要转型升级。我们将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1.
杨雪梅 《出版参考》2009,(13):I0002-I0003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民营经济政策的出台,国家对文化出版产业的部分放开,民营书业作为国有出版业体制外力量,得到长足发展。今年4月6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将非公有制出版机构作为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行业规划和管理,这意味着民营力量在中国出版产业的未来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0,(2):10-10
1月4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出了2010年第一个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于非公有资本如何参与新闻出版产业进行了详细表述。《指导意见》称,个体、私营资本投资组建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只能通过提供内容、合作项目、或作为国有出版企业一个部门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周崇尚韩阳)2010年1月4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一份为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提供具体方向和措施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是在过去几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修改  相似文献   

14.
媒体传真     
《新闻世界》2010,(10):2-2
把数字出版打造成新闻出版支柱产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今后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我国新闻出版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当前的形势下,在启动编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时,全系统都在关注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站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出版》2010,(5):14-18
为全面掌握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规模,科学分析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准确判断产业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切实转变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实现从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目标,新闻出版总署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新闻出版产业调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和重大进展,使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出版大国。但是,我国的新闻出版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距离成为新闻出版强国还有相当的差距。实现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世界新闻出版强国的转变,我们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正在落到实处;实现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述机遇和条件,使我国成为新闻出版强国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术期刊在转变新闻出版发展方式背景下,如何改革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本文围绕学术期刊收不收费、该不该扶持、如何改、期刊量多还是少等问题作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学术期刊改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9月2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辽宁考察新闻出版工作时强调,近年来辽宁省新闻出版战线在贯彻中央方针政策,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方面下了功夫,开展了许多有成效、有影响的工作,特别是在深化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出版产业发展等方面走在了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前列,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下一步要着重加强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新闻出版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出版报消息】2009年上半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借着文化产业逆势发展的“东风”,实现了快速增长,图书销售增长20%,新媒体出版增长40%,出版传媒产业产值增长40%、投资增长36%。在全球经济寒冬中,新闻出版行业的稳步发展对保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