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和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演示湖北省团风中学(436100)汪晓红一、改进目的中学教材以铜与浓硝酸反应来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其方法是:将铜放入试管中,然后向试管里加入浓硝酸,观察现象。教材演示方法有3点不足:1.铜与浓硝酸反应在敞口容器里进行,放出的NO2...  相似文献   

2.
NO_2气体吸咐实验的改进上海北海中学(200061)史立泉A:浓硝酸B:活性炭C:垫圈D:出气口E铜片二、实验操作1.在试管的底部预先放入钢片.2用带橡皮塞的滴管吸入浓硝酸挤入h管内,然后塞紧.Cll+4HNO。脓)=Cll(NO3)。+ZNO。T?..  相似文献   

3.
一、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实验。按教材上在两支放有铜片的试管中 ,分别加入少量浓、稀硝酸后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 ,由于前者反应剧烈 ,有大量的红棕色有毒气体NO2 产生 ,污染了环境 ,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后者由于反应中所用稀硝酸的浓度比较小 ,反应较缓慢 ,难于使学生观察到铜片表面的气泡 ,以及反应中产生的无色气体NO。总之该试管实验 ,由于反应容器太小 ,要让全班学生观察到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产生气体的颜色等现象 ,是十分困难的 ,而实验…  相似文献   

4.
1 在实验复习教学中巧设创新氛围 ,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利用化学实验复习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思维氛围 ,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可以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 ,在复习氮族元素硝酸性质时 ,我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 )浓硝酸和稀硝酸到底哪个氧化性更强 ?(2 )怎样用实验证明浓硝酸和稀硝酸哪个氧化性更强 ?学生经热烈讨论 ,发表意见时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争执不下。一种认为稀硝酸氧化性强 ,理由是浓硝酸和铜反应 ,硝酸还原产物是NO2 ,氮元素化合价下降一价 ,而稀硝酸和铜反应 ,硝酸还原产物是NO ,氮元素化合价下降三价 ,氮…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实验室中做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这两个实验时,分别把浓、稀硝酸倒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铜片来观察现象。这样操作,不仅实验现象不明显,而且反应生成的NO2和NO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严重污染环境,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和不污染空气,可以把课本中实验改进如下。一、所用仪器、试剂及实验装置仪器:试管,集气瓶,烧杯,玻璃弯管,打气球,硬质玻璃管。试剂:铜片,浓硝酸,稀硝酸,水,NaOH溶液。装置:二、实验步骤和现象1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2向大试管中加入浓硝酸,再加入铜片,迅速塞上塞子。此时试管内产生…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规定学生应掌握的新知识有: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它的氧化性,以及书写硝酸在光照或受热时分解,硝酸跟铜、碳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技能。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有:金属活动性顺序,活泼金属跟酸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HCIO的分解反应,氧水的氧化性和漂白作用,Na2O2的氧化性和可以漂白织物及羽毛等。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H2,且能和一些活泼性在氢之后的金属如铜反应,同时它本身被还原成SO2,浓硫酸还能跟碳等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O无色,易与O2反应生成NO2,NO2是红棕色气…  相似文献   

7.
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有很强的氧化性。劳动人事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技工学校通用教材《化学》第四章第四节讲到硝酸的氧化性时,有一演示实验,其做法是“在两支放有铜片的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观察现象。”“从实验中可看到,浓、稀硝酸都能与铜反应,前者反应激烈,有红棕色的NO2气体产生;后者反应较慢,有无色气体NO产生,在试管口呈红棕色,这是NO遇到空气中的氧被氧化成NO2的缘故”该演示实验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效果比较明显,成功率高,但是产生的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NO2直接污染教室环…  相似文献   

8.
<正>一、改进目的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重点演示实验之一,能否做好该实验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影响对金属与浓、稀硝酸反应特点的总结。在常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铜与浓硝酸的反应程度比较剧烈,产生的有毒气体NO2容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师生身体健康,不利于课堂教学。(2)由于不能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铜与稀硝酸反应  相似文献   

9.
低温时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湖北省当阳师范学校(444100)吴孙富低温是指本地冬天的室温,本地冬天的室温一般在0℃到10℃之间,本实验是分别在2℃和9℃时做的,实验把刚启封的原装浓HNO3加入装有洁净铜片的试管,可以看到钢片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蓝色的Cu(...  相似文献   

10.
NO的制备及氧化实验的改进湖南津市一中(415400)李文春人教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p.150[实验6-5],用稀HNO3与Cu反应制备NO有以下缺点:①反应速度慢;②生成的NO立即与试管内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得不到纯净的无色...  相似文献   

11.
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二册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上对此实验是单纯在试管中进行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逸散到空气中,既污染了空气,也危害了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防止以上弊端,加强环境保护,对本实验的改进显得很有必要,改进如下(装置如图1所示)。1操作步骤a.向大锥形瓶中加入3~5cm深的NaOH溶液,并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b.向一中等大的试管中放进几片铜片,然后将此试管插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浓硝酸后,立即在此试管上倒放入一个大试管。2实验现象可以看到试管内发生剧烈…  相似文献   

12.
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上海市天山中学(200051)施佩欣一、改进目的高二化学实验册中实验二“硝酸的性质”中,有“浓硝酸跟铜作用”一实验。实验过程中,如每个同学逸出少量二氧化氮气体,则一个班级在实验过程中排出的NO。的量就不容忽视了。且NO。是有刺激性...  相似文献   

13.
从浓硝酸和稀硝酸哪个氧化性强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教科院组织我们这些准备参加编写新中学教材的人去中学教学第一线听课。今天听的是高一化学的课———硝酸的氧化性———这堂课已经接近高一化学的尾声了。课中 ,教师让学生先做实验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浓硝酸和稀硝酸 ,哪个氧化性更强 ?课上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学生甲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能把铜氧化为Cu2 ,但浓硝酸的产物是NO2 ,只得到一个电子就把铜氧化了 ,而稀硝酸的产物是NO ,得到3个电子 ,可见浓硫酸氧化性更强。学生乙 :从反应条件看 ,浓硝酸氧化铜不需要加热 ,反应就十分剧烈 ,而稀硝酸氧化铜需要加热才有明显反…  相似文献   

14.
在化学教材中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反应在试管中进行 ,因试管内含有少量的氧气 ,实验时总有少量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生成 ,影响对一氧化氮颜色的观察 ;实验过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氮气体生成 ,并溢到空中 ,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 ;实验的可见度小 ,操作不方便。我们采取如下的改进方法 ,克服了以上不足 ,实验效果较好。1 实验原理3Cu 8HNO3(稀 )=3Cu(NO3) 2 2NO↑ 4H2 O2NO O2 =2NO23NO2 H2 O =2HNO3 NO图 1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1.铜片  2 .带小孔塑料垫片3 .稀硝酸  4 .试管A…  相似文献   

15.
1 装置和药品2 原理和反应式2 1 铜与浓硝酸产生二氧化氮、气体被碱液吸收Cu + 4HNO3 (浓 ) =Cu (NO3 ) 2 + 2NO2 ↑+ 2H2 O2NO2 + 2NaOH =NaNO3 +NaNO2 +H2 O2 2 铜与稀HNO3 反应 ,产生一氧化氮3Cu + 8HNO3 (稀 ) △ 3Cu (NO3 ) 2 + 2NO↑ + 4H2 O2 3 无色气体变红棕色及尾气吸收2NO +O2 =2NO2NO +NO2 + 2NaOH =2NaNO2 +H2 O3 操作  向左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一块铜片 ,滴2ml浓硝酸 ,迅速接通气体吸收装置。向右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几块小铜片 ,收满二氧化碳气…  相似文献   

16.
浓HNO3与稀HNO3氧化性强弱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氮族元素第三节有介绍HNO3氧化性的演示实验,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实验后有学生提出:浓HNO3与稀HNO3到底哪一个氧化性强?由于教材没有明确说明,因而学生仅从HNO3中氮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化合价的降低多少去判断,认为稀HNO3的氧化性强。通常教师都是口头解释:HNO3的氧化性强弱是指其氧化其它元素的能力的大小,而不是自身被还原的程度。因浓HNO3氧化性较强,即使反应中生成了NO,又被它氧化成为NO2…  相似文献   

17.
在浓HNO3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微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褐色。这与石蕊溶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的现象一样。浓HNO3使石蕊溶液褪色是因为它有强氧化性,有类似使物质漂白的性质———漂白作用。但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不用浓HNO3作漂白剂呢?这主要是因为浓HNO3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我们平常只说浓HNO3的强氧化性,而不谈它的漂白作用。氯水和浓HNO3还能使KI淀粉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否也是因为它们的漂白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氯水与KI淀粉试纸中的KI反应,生成I2使试纸上的淀粉…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必修1(2006年版)第96页讲述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性质时.只是简单地写出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没有给出课堂演示实验,而铜与硝酸反应在中学化学的学习中又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在课堂上演示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这个实验:这样既可以对比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不同现象,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巴东县第二中学田宗学(444324)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课本第150页[实验6—5]铜片分别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按教材所述在敞口的试管中进行,我认为存在以下不妥之处:1.演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的二氧化氮和一氧...  相似文献   

20.
[知识要点](1)铁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铁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呈+2价,继续失去次外层一个电子,呈+3价.(2)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与H+、金属阳离子、O2(高温)、S、I2等反应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与强氧化剂如 Cl2、Br2、HNO3、浓H2SO4等反应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常温下浓HNO3、浓H2SO4使铁表面钝化).(3)氧化物:氧化亚铁(FeO)为黑色粉末;三氧化二铁(Fe2O3)为红色粉末;四氧化三铁(Fe3O4)又称磁性氧化铁,为黑色晶体.FeO、Fe2O3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