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求职指津     
求职就业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次重要的抉择,掌握娴熟的自我推销技巧对广大的研究生朋友们来说意义重大。这里,我们将就简历撰写要点与技巧、面试经验与禁忌进行详尽介绍。希望能够对毕业生求职就业有所帮助和启发,同时也为尚未毕业的同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570名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实习、求职与就业的整体状况,结果表明:86%的大学生有实习经历,且愿意进入行业声望较高的单位进行3个月以上的深入实习;大学生的求职行为整体比较理性,超过40%的大学生在开始求职后1个月内找到了工作,企业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就业去向;大学生的起薪范围主要集中在1500~3000元和3000~5000元这两档,52%的大学生对求职结果不太满意。在未来的职业指导工作中,高校应将实习指导纳入职业指导范畴;将就业指导的重点从求职技巧指导转变为职业定位与求职态度指导;将就业能力提升作为职业指导的主线,指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和职业探索,努力实现人职匹配。  相似文献   

3.
在求职的道路上,如果将就业比作最终的起跑,那实习无疑是之前的热身.在起跑前热身会对成绩大有帮助,而且对企业和个人是双赢的.但是,在"热身"过程大学生将常会遇到的诸多问题.这里笔者精选了工作中遇到的几个典型案例并加以剖析,希望能对仍身处困惑中的大学生朋友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毕业生总量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三重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求职竞争异常激烈。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掌握求职面试的规律,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以天津卫视电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三个实例为基础,概括出大学生求职面试的五点启示: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最适合,没有最优秀;兴趣为先,不强求专业对口;用量化指标展示自己可迁移的职业能力或素养;增加职业适应性,突出自身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张威 《河南教育》2010,(11):42-42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在多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因素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了解社会上的职业类型,不清楚职位的具体要求;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过于依赖学校和政府;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临近毕业仍在迷茫中徘徊;求职择业缺乏思路和方法,导致获得的面试机会不多。  相似文献   

6.
论学生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学校老师,特别是学生政治辅导员是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就业困惑和问题的最理想的人员,这是学生政治辅导员职责使然,是其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学生政治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梦想的启发者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谋者;是大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者;是学生求职单位或岗位的推荐者;是学生求职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者;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心理压力、困惑的疏导者;是国家、社会、学校就业政策、就业需求信息、就业工作程序等的宣传者;是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过程中具体困难的协助者;是学生就业后发展跟踪考察的联系者。  相似文献   

7.
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俊 《高教研究》2005,21(4):88-90
新的学年一开始,就有新的毕业生又将踏上漫长的求职之路。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谁能获得或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谁就能赢得就业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各地区对人才需求规模与要求以及经济待遇各不相同。在当前这种社会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迷惘等许多消极因素和求职误区。因此需要通过高职学生求职行为特征研究来有效的缩短高职毕业生求职期,以增加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可能性。文章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数据中的就业区域、就业方向等九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以及对求职特征成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从而为加大毕业生求职成功可能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常听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为什么我就找不到一条成功的求职之路呢?”也许,你是在经历了多次求职失败之后才有这样的感慨;也许,刚一涉足职业社会就不知道如何获取求职与就业信息。其实,求职的第一步是要掌握和分析就业信息,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加以分类、归纳、整理,从中作出最优化选择。这是了解哪些单位要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有什么特殊要求、工资待遇如何等信息的前提。目前,我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还是比较多的。可以通过各地人才中心、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等正式渠道获取就业信息,也可以通过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10.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缺乏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从各大学普遍存在的情况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主动的就业意识和未来意识,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培训;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不厚实,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差;对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重视不够;求职能力和求职技巧差;心理素质差,  相似文献   

11.
我迟到了     
半年前,我信心十足地参加一家大公司的招聘,结果却以意想不到的失败告终。我想把我的失败经历写出来,希望能对此刻正在求职或将要求职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从就业率、就业期望、就业结果和就业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湖南七所大学570名硕士生就业状况所做的调查显示:女硕士生就业率低于硕士生就业的总体水平;所学专业对男女硕士生的就业有直接影响;女硕士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自感遭遇性别歧视;求职时在社会资本的占有和利用上女硕士生高于男生;当就业形势严峻时高学历并不会给女硕士生带来预期的高回报;许多女硕士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且更倾向于将研究生教育当作好婚姻的跳板.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求职竞争增大,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在求职心理方面由于对压力处理不当出现了很多不良心理现象。这些不良心理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求职乃至今后工作、生活。研究这一群体的就业心理,并以此提出解决对策意义重大。通过对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类型以及求职压力来源进行研究,可以充分解释这些不良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他们在步出校门之前对于社会就业形势往往认识不足,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缺乏必要的求职技能训练,致使很多人在求职时碰壁。因此,在大学中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职场医生”指导大学生就业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载,为指导大学生求职,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专门启动“公共就业服务进高校”活动,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到大型招聘会上设摊“义诊”,接受大学生的求职政策咨询;或深入高校现场办公,向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免费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此举很受欢迎,被大学生誉为“职场医生”。笔者以为,“职场医生”介入大学生就业是个好办法,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求职中的思想、心理问题和实际困难,帮助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他们在步出校门之前对于社会就业形势往往认识不足,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缺乏必要的求职技能训练,致使很多人在求职时碰壁。因此,在大学中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业形势严峻、高职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不适应情况下,高职院校要通过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教育,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锻炼实践能力,进行生涯规划;开展求职实务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步入职场做好充分的心理储备。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毕业生的应聘与求职已经拉开序幕。求职与应聘 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可谓是第一位的大事。但是,在求职、 应聘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高 校毕业生的求职与就业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不少求职者 反映某些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过于苛刻,甚至门槛高得不 合情理;有的应聘者被录用后发现工作单位的实际状况与应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了解大学生求职行为特点,探究大学生求职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策:一是,学校要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引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学校要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理念,构建就业教育服务体系;三是,争取社会支持资本,构建就业信息资源体系;四是,毕业生要端正心态,提高求职就业核心竞争力。以期为大学生求职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构建科学的求职就业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使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女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在就业求职过程中难免会遭到不平等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女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产生就业失重心理。本文将着重对女大学生就业失重心理的原因及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究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有效策略,为女大学生的求职与就业提供一个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