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言论要变弱项为强项 既然言论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它是报刊的旗帜,但是,与消息、通讯想比,它往往是有些报刊的弱项,(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当然也有一部分读者有同感,)如何将言论的“弱项”变为“强项”,可能要从二个方面来抓。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与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它们在经济改革、经济模式、发展绩效等方面的比较,特别是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印地缘政治冲突的根源主要在于印度把中国看成了战略上的竞争对手和防范对象.印度是个具有浓厚大国思想的国家,地区霸权思想始终贯穿于印度的南亚政策之中.西藏问题,中印边界的争端,中巴关系的接近,印度海洋战略与动向问题,中印两国国家发展与现实地缘战略冲突问题等成为中印两国关系中不同层面的制约因素.但是,中印关系仍然在一定程度有着稳定和改善的条件,两国在地缘政治战略上有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印两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潜力比较,国际上既有更看好中国的意见,也有更看好印度的意见。不过,就国内而言,进入21世纪之前则是看好中国的居多,而进入21世纪之后是看好印度的声音越来越大了。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等级含义研究进行了概述,对选择强项否定弱项产生的意义以及等级含义与认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选择强项意味着否定弱项,而对弱项的否定意义同样是选择强项的等级含义,把等级含义置入认知环境中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等级含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尼赫鲁政府向英国和美国紧急寻求军事援助。更为重要的是,印度的国防政策在中印边界冲突后发生了转变,制定出以中国为主要军事防范对手的国防计划,谋求依靠大国援助以加快国家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作为英联邦领导国和印度国防装备的主要供应国,英国向印度提供了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军事援助,在印度国防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英印关系角度来看,麦克米伦政府的对印政策既有拉拢印度、遏制中国的冷战意识和维护英美关系的政治利益考虑,同时亦着眼于以最小的政治和经济代价维系它在南亚次大陆存续的帝国利益。但是,由于财政实力有限以及英联邦的政治束缚,英国无力满足印度日益膨胀的援助要求,逐渐丧失了对印度国防事务的影响力。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说,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历史遗产,绝不只是中印两国持续至今的争论和摩擦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7.
中印经济因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印度,这是由于中印经济改革的不同轨迹、两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等原因所致,两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有差异,两国未来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国经济改革是否深入。  相似文献   

8.
龙象之比     
为什么把中国和印度比?相近的事物比较才有意义。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13亿人口,印度10亿人口。两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近现代又都落伍,有着同样贫困的经历和起点。中国和印度追求着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度是“亚太地区”两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2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上都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中国和印度虽然毗邻,但在以往的经济贸易过程中,贸易方式主要还是以海运为主,陆运贸易比较少,所以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在近几年,随着我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力度不断加大,中印两国陆运贸易将会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中印两国陆运贸易的不断发展与契合,也会极大地带动和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印两国建国之初初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相似,但是50年后中国的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印度。究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阻碍了国家主导作用的发挥。中国应吸取印度的教训,为初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发挥并改进国家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印度自独立后,就综合考虑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等因素制定了总体对华战略。其中,印度对中印边界问题的一系列战略构想是构成印度对华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此战略的重点是稳固其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既得利益,并尽量将影响力扩展至南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地区。中印边界问题的阴影始终影响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而中印边境和平稳定、双方互信互惠才是两国共同发展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等层面上各有长短。中国目前总体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印度也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并且展示出强劲的势头。中印两国在21世纪的发展将对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两国双边贸易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印度成为了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目前双方贸易关系进展平稳,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元代来华的几个印度和尚及其与中土士大夫的交往唱和作了考述。这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中国儒士往往按中国儒家的标准来衡量外国僧侣,同时,来华印僧也学习到中国文化,作诗文“有唐人作者之妙”。印土寺中有印度和尚。本文认为,“印土”即“印度”之异译,在有印、华两国僧人参加的佛教传承链中,见出儒家思想对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都是高等教育大国,两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方法方面都各有其特点。通过对中印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分析,着重指出两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提出印度大学生公民教育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中国被称为“龙”,印度被称为“象”。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希望成为研发中心;印度号称“世界办公室”,希望成为头脑中心。今年是中印建交55周年,温家宝总理4月9日至12日对印度进行了友好访问。未来,两国如何优势互补、加强合作?谁会更强?相近的事物比较才有意义。中印两◆为什么把中国和印度比?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13亿人口,印度10亿人口。两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近现代又都落伍,有着同样贫困的经历和起点,现在的发展速度都居世界前列,去年增速中国9.5%,印度6.9%。中国和印度追求着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谁的路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近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很快,产品互补性很强,两国产业间贸易潜力巨大,产业内贸易增长迅速。这些为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可能。但是,两国间激烈的贸易摩擦、印度较高的关税水平及其政治上的一些干扰等因素,又构成了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障碍。所以中印两国应采取措施,消除经济和政治的障碍,积极推进双边的经济与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8.
潘小亮 《学周刊C版》2011,(5):200-201
中国、印度、俄罗斯三国有着地缘政治上的联系.三国关系的冷暖对国际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赫鲁晓夫执政后从全球战略眼光出发.对第三世界外交政策作出调整.对中国和印度尤为重视.目的是在对抗美国方面取得优势.竭力维持他在东亚以及南亚的既得利益。但是.1962年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使得三国关系出现重大转折.对中印俄关系乃至整个东亚、南亚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虽然毗邻,但是其贸易方式仍然是以海运为主,通过我国西南边境省份的陆运贸易较少.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中印陆运贸易即将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印陆运贸易的发展将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两国贸易通道的西南地区,在中印贸易的发展中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20.
常静 《培训与研究》2008,25(2):130-132
中国和印度虽然毗邻,但是其贸易方式仍然是以海运为主,通过我国西南边境省份的陆运贸易较少。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中印陆运贸易即将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印陆运贸易的发展将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两国贸易通道的西南地区,在中印贸易的发展中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