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产物。西安文理学院学院王广新教授的《中国隐士的品格》一书,介绍了中国隐士文化、隐士性格,分析了隐士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隐士和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2.
隐士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特殊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时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他们有不同的隐居方式,所以又有不同的隐士类型。作为士,他们掌握着的一定的文化知识,而作为隐士,他们又不得不自食其力,且多以农耕为生,知识与劳动实践的结合。产生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形态——隐士文化,其哲学基础是对道家出世思想和儒家入世思想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科学产生过很大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隐士对传统数学和数学教育的贡献及其研究数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期隐逸之风大兴,出现了数量庞大的隐士群体。魏晋隐士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山林隐士、朝堂隐士、田园隐士,这几种隐士特色各异,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探讨魏晋隐士的类型及隐逸之风大兴的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魏晋的时代精神和士人心态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隐逸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隐士是隐逸行为的实践者,是隐逸文化的主体,承载了隐逸文化的主要内涵。理清了"隐士"名称的种种迷障,便可把握住隐逸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本文主要考察了隐士的二十三种名称和两种别名的来历,并论及十个既可称呼隐士又含有对隐士分类性质的名词。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是东晋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士文化主要有以下表现:洁身自好,远离官场;热爱自然,崇尚自由;躬耕南野,与民同乐;空怀理想,寄情桃园。本文试图通过对陶诗的分析,揭示这一文化现象的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隐士是隐逸文化的主体,也是隐逸文化主要的承载者和践行者,集中体现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符号化的隐士,被人们当作是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拒绝参与现世社会政治活动,超越世俗名利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隐士的美化,更是一种很大的误解。通过考察"二十六史"隐士传记载的三百多名隐士,则会发现这样一些基本事实:家庭背景对隐士相当重要,做隐士需要家族强有力的支持;隐士和政治密切相连,大多数隐士离不开政治;隐士队伍驳杂不纯,主体上应归入统治阶级范畴,小部分属于庶民。借助"二十六史"隐士传,就能消除笼罩在隐士身上的神秘面纱,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上的这一另类群体。  相似文献   

8.
隐士,作为"士"阶层的独特部分,代表了先秦时期十分重要的一个文化群体。他们或笑傲山林、吟风弄月,或出入市井,甘居贫巷,或隐以蓄志,以待时机。尽管目的、动机或许有所不同,价值取向亦参差各异,但隐而不发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隐士一般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对于世道人生,尤其是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昏乱具有较为深刻的感知。而隐逸文化以及表现于其中的道德生活都是对于这种感知的反映,由此而成为了先秦时期值得重视的一种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9.
隐士与隐逸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对隐士、隐逸现象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有的学者关注隐士的类型划分,有的学者研究隐士的人格心态,有的学者探讨隐士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有的学者考辨隐士与文艺创作的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他们所圈定的那些作为研究对象的隐士,其身份的合法性在哪里?本研究就是从追问隐士的身份合法性开始,运用知识考古学和诠释学两种社会学理论视角,考察隐士身份的确立及其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就是通过一种人物类型的研究,揭示一种有持久影响力的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0.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典故记载了古代隐士们的生活和追求,辩证地认识和评价隐士文化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指导今人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隐逸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萌芽于唐,成熟于宋,发展于元,清代达到高潮。它的影响力至今仍被画家所崇尚。  相似文献   

12.
隐逸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具有地理集中、审美多样、休养适宜的特点。有意识地开发利用隐逸化旅游资源,发展隐逸化旅游,宜乎为学术界、实业界值得试探的课题。但其开发也不能随心所欲,心须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遵循基本的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仕宦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仕还是隐逸,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来说是两种不同的生存选择,由于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使出仕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唯一的选择,而隐逸也是为了救仕,从而消弱了学子们生存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14.
王维借助他深刻的宗教体悟和诗家的灵性,描摹了一个又一个充满远韵的诗歌境界,可以说,如果没有佛教的影响,王维可能不是今天我们所认识到的王雏。然而,王维也毕竟是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儒家思想对他有着不可磨灭的印痕。本文试从儒家思想和佛教禅宗这两方面入手来探讨王维隐逸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纳兰性德诗词中,充满了对隐士的艳羡、对佛老的热爱和淡泊功名富贵的思想,表现出明显的归隐心态,其原因主要与理想破灭、感情创伤、人生际遇及性格气质相关。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曾为“隐”、“隐居”正名,这件事在中国化史上一直重障不显,致使人们认为他对“隐”的态度自相矛盾。孔子认为理想的隐性格主要包括三点:无道则隐,行义达道和安贫乐道。他以自己的一生行事,陶铸了这种理想隐的化性格。  相似文献   

17.
孟浩然二题     
孟浩然的《春晓》主旨,是通过爱春、惜春的感情,表现了自己作为隐士的自由自在。而不是通常理解的就是写对春天的热爱或留恋。孟浩然作为一个隐士,是一个淡泊于功名的真隐士,而不是充满愤懑的不得已的隐士。  相似文献   

18.
从事中国隐逸文化研究者历来代不乏人,有关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的言论也很不少。然而.基于笔者个人对中国隐逸思想的理解,对前人的相关言论总感到不慊于心,因而在此提出一些个人新见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浮山是中国诸多名山中以仙山文化著称者,它的这一文化特色既吸引了各朝隐士隐居游历,同时,部分在罗浮山隐居过的隐士死后亦被神仙化,从中可以窥见隐居处所的地方文化传统对文人隐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代的隐士常常被人与无足轻重的葫芦联系在一起,"无益"又"无用",生命之轻承载着隐士生存之重;出仕的君子则是"比德于玉";隐士不臣君主,不友诸侯,让君主难容,因而受到迫害。隐士只好或佯狂于世,或遁迹深山,以求全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