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大林 《传媒》2019,(3):23-24
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奋斗杂志社的传播平台建设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完善,目前形成了以《奋斗》杂志为核心,以"奋斗理论圈""奋斗讲习所""奋斗杂志""奋斗青春派"等微信公众号为高效传播平台的宣传格局,重点探索以全媒体生产方式推出融媒体作品的宣传报道新模式,努力增加党的"看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2.
面对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传统广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声音专长,在做好传统无线电广播的基础上,迅速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从过去的"广播+互联网"思维,转换成"移动互联网+广播""移动互联网+音频"思维,一方面搭建一流移动互联网音频传播平台,一方面进行产品和流程再造,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一流音频产品,才可能在未来的全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储靖伦 《声屏世界》2014,(10):63-65
<正>微信自2011年问世以来,仅用两年时间就赢得3亿用户,并且用户数量保持快速增长。许多媒体人看准了微信公众平台精准的到达特性,纷纷试水微信自媒体。一时间,"罗辑思维""云科技""移动观察""鬼脚七"和"小道消息"等公众账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随着公众账号的增多,平台不断升级,其乱相已初步显现。面对不容乐观的经营现状,微信自媒体该如何突围而出?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的繁荣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批判性思维方式日益受到媒体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传媒理论和实践层面,培养学生"求真""求全""求善""求美",是专业化教育、教学中实施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主要手段,也是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的重要途径。批判性思维的获得与提升,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22,(3):31-32
新闻教育教学与业界如何进行深度融合,补齐新闻传播教育中专业实践能力的短板,探索出新闻传播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建立起新闻学界与业界之间的常态化通道?1月6日-17日,《青年记者》通过"问卷星"平台和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庖丁解news""传媒评论""传媒茶话会""新传学苑"等发布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  相似文献   

6.
齐昆 《编辑之友》2011,(11):80-81
学术期刊是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文化平台和话语空间,它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1]它以"求真"为目的探究、解决前沿且复杂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学术价值;它是实现"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并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梁建业 《传媒》2021,(10):80-81
"蹭热点"能够提升政务平台的社会关注度,打造亲民友善的政府形象,传播公共价值及公共政策,许多政务平台都通过"蹭热点"创造了"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但是也有些政务平台"蹭热点"时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政务平台"蹭热点"时要解决好"蹭不蹭""蹭什么"的问题,不仅要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还应当提高"蹭热点"的部门业务契合度、公众情感接受度等,切实提高"蹭热点"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1.传媒史话的三个核心观点1.1关于人类传播发展史的分段问题麦克卢汉认为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传播""书面语传播"和"电力传播"等三个时代;加拿大物理学家、传播学家,罗伯特·洛根在《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一书中对此进行了细化补充,把人类传播媒介发展历程划分为"非语言的模拟式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书面传播时代""大众电力传播时代"和"互动式数字媒介或新媒介"等五个时代;国内有的学者,将媒介史分成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五个发展阶段。结合我们的实践感悟,我们将远古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政务微信特点和传播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务微信的发展策略,提出要树立"拥抱新媒介"的思维,顺应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潮流以及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树立领地思维,学会占据新平台,打造立体政务传播新格局;要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打造优质的政务微信内容,提升政务微信平台的吸引力、亲和力和传播力;要提高"互动至上"的意识,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提升受众体验,使"指尖上的政民对话"更加顺畅有效。  相似文献   

10.
姜泽玮 《出版科学》2021,29(5):31-40
以移动应用"微信读书""微信听书"为中心,围绕"内容""形态""场景""满足"四个角度,对移动新媒体有声书的用户使用现状进行量化与质化结合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声书传播的问题与发展进行讨论.目前移动新媒体有声书传播包含"AI语音—文字有声化""真人语音—口语传播"两种声音与表达形态的对位,用户对二者的使用基本相等;用户收听内容以文学类为首,整体"重文轻理",且内容大多与用户自身职业(专业)无关;夜晚的卧室与白天的家庭起居空间为主要传播场景,"时间管理满足""情感满足""身体满足""知识满足""经济满足"构成有声书用户主要的使用满足.总体来看,内容的有限性、场景的封闭性、传播的交互性和声音的艺术性是移动新媒体有声书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四个重要问题,有声书的发展能否迈入新时代,取决于实践对这四个问题的回应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赵琴 《编辑之友》2011,(6):52-53
作为现代知识重要传播平台的高校文科学报在编辑中应该遵循起码的美学原则,体现出"求真""向善""达美"的美学特征。这一美学特征既是编辑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文科学报面对图像时代的强烈冲击所不得不持有的生存策略,还是传播现代先进科学知识、保存和发展中华传统诗性文化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融合的传播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运营呈现工具理性趋向。为规避这种对互联网技术的表层运用,对"互联网思维"的内涵进行剖析,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说明互联网思维中所包含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融合思维、产品思维如何在高校校园媒体运营中得到运用。高校这一传播主体只有超越原有的媒体运营逻辑和传播惯性,打造成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全媒体,才能有效推进各个校园媒体平台间的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杨青山 《传媒》2018,(8):24-27
笔者通过对集团旗下的《成都商报》和《每日经济新闻》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获得的成功,从侧面解读成都传媒集团在媒体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继续打造强力品牌""制定和完善集团新媒体发展规划,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新媒体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等平台融合今后应继续坚持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春节,中粮集团发起了一场以"中粮,让年更有味道"为主题的大型品牌营销活动,实现了"我买网"电商同比销售翻3倍直接利益。本文以中粮年味儿广告为案例,分析了该广告成功的原因在于过年语境的广告思维、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思维、自建网络营销平台的营销思维;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广告精准营销和传播策略:即在传播领域,以受众为中心、发挥社交化网络传播特性;在营销领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精准判断和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广告精准投放。  相似文献   

15.
对于国内的主流媒体来说,一直以来全国两会报道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近年来,从中央媒体到各地方媒体,所有报道机构都在报道风格、传播方式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为传播阵地的"主力军",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形式和思维上的驱动力.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更是各传统媒体纷纷陈兵列阵的必争之地.要适应时代需求,实现有效传播,传统媒体需要以短视频思路为转型方向,创新制作和运营方式,构建新型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载着思想传播、文明传承、资政育人的功能,在当今世界话语体系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充分认识中国学术的对外话语权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将构建中国学术国际传播平台置于首要和先行的位置;应鼓励、支持专业学术出版机构主动作为;要构建可与世界进行学术规范融通、对接的中华学术规范体系,着力提升本土学术出版物规范标准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应推动建立学术研究、学术出版"旋转门"机制,吸引优秀的学术人才在"学术研究""学术出版"两个领域转化身份,从而实现学术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郑太昆 《传媒》2021,(4):67-68
由央视综艺频道与喜马拉雅APP联手打造的沉浸式文化分享节目《一堂好课》已在全国多个电视媒体及网络平台正式上线.节目开播至今,在抖音、微博、Bilibili弹幕视频网站等平台引发了强烈反响,吸引了大批"90后""00后"互联网用户观看与评论,成为文化分享类节目中的"行业标杆".本文结合《一堂好课》的节目内容、创作方式以及传播路径,分析电视媒体在制作沉浸式文化节目方面的职责使命与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王丽滨 《今传媒》2016,(11):163-164
"国学"核心思想是儒家文化,其中"天人合一""中庸"的思想,"自强不息""重义轻利"的精神,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汉字作为汉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显示出大量文化信息反映中国的儒家文化,汉字的书法字形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汉字用于计算机最适合语音控制更适于传播,汉语反映出的文化思维速度和西方迥然不同,在传播国学时充分彰显出汉语的软实力,展示出"和平崛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刘火雄 《现代传播》2018,(4):153-155
"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给孩子读首诗""我们读诗"等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得益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以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围绕"诗意"诉求设置媒介议程,其内容推送通常采取"画诗乐"传播模式。中国历史久远的诗歌传统一度式微后,经由此类微信公众号传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网络复兴,并建构起数字时代新的社群化读诗景观。但是,在应对作品同质化、版权保护等方面,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14):63-67
"中央厨房"模式全媒体报道平台的打造是今后新旧媒体融合的一个方向。基于此,媒体转型中传统媒体人应创新新闻生产理念,树立分众传播理念,以服务分众赢得大众;树立信息分层发布理念,以分层发布求全息传播;树立产品理念,以产品导向代替作品导向;树立用户理念,以用户思维取代受众思维,从而实现以理念创新带动内容、技术、渠道创新,从整体上推进媒体融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