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失败与军事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目前,不少国家和军队都十分重视对失败的研究,甚至还创立了一门新学科——"失败学",美国专门出版了《失败》杂志,日本成立了"活用失败知识研究会",俄罗斯也将建立"失败纪念馆"……因此,失败研究是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美国国防部一直在对越南战争的失败进行总结,他们反复研究当初强  相似文献   

2.
"失败是成功之母",创业失败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从创业失败中分析、总结并汲取经验,为日后的成功做好准备是创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基于2000—2010年创新基金新创企业发展数据,对创业失败的总体情况、企业特征、产业属性、区域差异等进行了探讨,挖掘和剖析了创业失败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ERP实施成功的三要素是:环境成熟、管理成熟、资金保证。纵观ERP在中国企业的实施现状,失败的远远高于成功的,大企业的 实施成功率远远高于中小企业,本文对多数企业实施"ERP"失败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将来对"ERP"在中国企业的顺利实施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失败会受到关注的原因是,人们往往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今后再次失败,但却很少有人将它看成是创新的征兆。其实,"失败"是重要的创新源泉。许多伟大创新都由失败而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孕育创新。但是,不少企业囿于思维惯性和认识局限性,自动关闭了这条创新高速公路。当然,也有的企业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把"失败"变成创新。很多潜力巨大的创新,特别是革命性创新,起初由于与人们的习惯、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相去甚远,不为社会所认识和理解,结果被误认为是失  相似文献   

5.
"一定要勤于动手,不怕遭遇失败和错误,因为只有经历失败和挫折的人,才对成功的体会更深"——肖建中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著名激励大师陈安之则指出:失败绝对不是成功之母,只有检讨才是成功之母。在我看来,再准确些,应当说:发现是成功之母!如果没有发现,包括从失败中梳理出的新发现,就没有成功。而失败只是成功道路上的羁绊,他并不必然导致成功。所有的成功,都源自并且得益于发现。  相似文献   

7.
正失败是每个人奋斗时不可避免的境遇,再优秀的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痛苦、自卑、消沉等负面情绪如滔天巨浪可能把你吞噬,但优秀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沉溺于悲痛,冷静对待失败,很快就能振作起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中的这句词感染了无数人,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当遭遇失败时,不必执着于"柳枝",而应乐观振作,到"天涯"寻觅良机,最终得赏"芳草"。  相似文献   

8.
声音     
《科学与生活》2009,(10):10-10
<正>"俄罗斯的一级火箭发射成功,我们韩国的二级火箭失败才是真的。"当局宣布"发射部分失败"之后,韩国网民nalasuka表达了他极端沮丧的情绪。未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的韩国火箭"罗老"的第一级推进火箭采用了俄国技术。  相似文献   

9.
“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为什么有人屡屡成功,有人每每失败?为什么有人的成功或失败是偶然的,有人的成功或失败又在预料之中?”如果你想探寻这些耐人寻味的问题的答案,就请到乔俊武著述的《思维论》中去探寻答案。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07,(12)
正如陈胜、吴广起义时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样,不知有多少穷人也曾喊过"我要做百万富翁"的豪言壮语,但也犹如陈胜吴广的失败一样,这些穷人绝大多数没能成为富翁,甚至比以前更穷。都说创业成功的道理都一样,失败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但对很多人来讲,失败在他创业的时候就已注定。  相似文献   

11.
创业失败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情景,甚至比创业成功更具有信息价值,而创业研究却忽视失败视角,割裂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创业失败经历是否有助于日后创业成功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构建了创业失败、失败学习和新创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47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发现:创业失败与失败学习、新创业企业绩效均呈非线性倒u关系,即随着创业失败次数和失败程度地增加,创业者的失败学习水平和新创业企业绩效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失败次数和失败程度超过某一个阀值点以后,经历过多地失败反而会导致失败学习水平和新创企业绩效降低;而失败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影响,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效应作用。研究发现揭示出,并不是所有的失败经历都能等效地促进失败学习,适度失败才是最佳学习情景,最具有学习价值,善于从失败中学习才是走向创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创业失败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情景,甚至比创业成功更具有信息价值,而创业研究却忽视失败视角,割裂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创业失败经历是否有助于日后创业成功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构建了创业失败、失败学习和新创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47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发现:创业失败与失败学习、新创业企业绩效均呈非线性倒u关系,即随着创业失败次数和失败程度地增加,创业者的失败学习水平和新创业企业绩效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失败次数和失败程度超过某一个阀值点以后,经历过多地失败反而会导致失败学习水平和新创企业绩效降低;而失败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影响,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效应作用。研究发现揭示出,并不是所有的失败经历都能等效地促进失败学习,适度失败才是最佳学习情景,最具有学习价值,善于从失败中学习才是走向创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昆根 《知识窗》2009,(8X):45-45
<正>从教十几年,多次遇到过"山重水复"的困惑,也不乏"柳暗花明"的惊喜;饱尝失败的苦果,也曾享受成功的欢乐。如何摆脱困境,谋取成功?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学  相似文献   

14.
"弄巧成拙"出自宋朝黄庭坚的<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意思是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却做了蠢事."弄巧成拙"当然是失败的了,但如果反过来呢--"弄拙成巧",这该算得上成功吧?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较高,从创业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方能实现“失败是成功之母”。基于239份大学生创业失败调查问卷,按照“失败归因-失败学习-失败修复”理论逻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失败归因对创业失败修复的影响。研究发现:失败归因对失败学习具有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对失败修复具有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在失败归因和失败修复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由此提出提升大学生创业元认知能力、创业运作能力和创业心理恢复能力的措施,从而帮助大学生由创业失败转向创业成功。  相似文献   

16.
正发明是为了满足人们工作或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一般有着明确的目的。如果最后得到的发明成果没能实现最初目的,那么这个发明就失败了。但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把"失败"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失败就能变为成功。天生我材"便利贴"便利贴虽小,使用却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在上面随手记下想要做的事情,并贴在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1968年,3M公司斯潘塞·西尔弗博士所在的研究小组,被要求研制一种更强力的黏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科学生活》2010,(3):56-56
"放水"是因为我自己心里有底。很多比赛,重在参与就可以了,不要太"打击"其他人。——全运会、亚锦赛、东亚运动会,去年年底的三场比赛,刘翔赢得很轻松。面对不少人指出的"放水"一说,刘翔自解。如果你定一个高得离谱的目标,就算失败了,那你的失败也在任何人的成功之上。——《阿凡达》导演詹姆  相似文献   

18.
技术信息获取、失败学习与高科技新创企业创新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信息获取是指新创企业对与当前和潜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有关技术数据有计划地主动收集行为,不仅决定新创企业能否成功开发机会,同时影响新创企业的失败学习行为。基于组织学习视角,构建了"技术信息获取—失败学习行为—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42家高科技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了理论假设。研究发现:技术信息获取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技术信息获取对新创企业失败学习有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最后,对研究结论和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WoS和CNKI数据库的创业失败文献,运用知识图谱工具,分析国际和国内创业失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演化路径。研究发现:国际国内创业失败研究的相似热点包括失败归因、失败学习、后续创业;国际上注重失败修复、后续创业绩效研究,国内偏重于科技创新失败、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续创业意愿等。国际上的研究演化历经"什么是创业失败"的探索期、"为什么创业失败"的发展期、"创业失败管理"的深化期,国内正处于以"创业失败学习"研究为主的发展期。为此,建议构建中国情境的创业失败研究框架,推动二元归因向多维归因和平衡归因研究转型,失败学习方式与内容研究的割裂向学习方式与内容动态匹配研究转型,单个变量探究为主向失败学习、情绪修复、环境因素等多变量的失败修复机理研究转型,再创业意愿向再创业绩效研究转型。  相似文献   

20.
"我失败过很多次,但从未想过要放弃。我始终相信黑暗之中总会有一丝曙光出现。只要你抓住它,奋勇向前,总有一天会成功。"周春江这样告诉记者他对成功的理解。周春江,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研究员,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过国家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