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楚廷先生的哲学思考是“学问”的过程,体现了哲学的智慧本性;他通过考察和反思我国教育学思考的观念事实,主张回到教育的最基本,即人本身上来;对于人的最基本的哲学思考,促使他构建了“教育公理”;他的教育哲学反映了其不懈的理想与现实追求,即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性”知识型是作为与“他者化”的“现代性”知识型相对抗的一个元话语系统出现的,它的目的是取消现代性当中以时间线性为模型所造成的差异,摆脱中国的“他者性”因子,在“中华圈”这个共时性的空间中复兴中华话语。一方面,“中华性”论者们用话语权力分析来解构中国的“现代性”传统,另一方面,其反对者又在运用这个方法解构“中华性”的命题。话语权力方法的娴熟运用将“现代性”的思考诉诸于东西方话语权力的差异.使得对于“中华性”的思考具有了当下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立法监控是从权力设定阶段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进行“规则性控制”;程序监控是从权力运作阶段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进行“过程性控制”;司法监控是从权力审查阶段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进行“救济性控制”。三种监控机制构成一种适应现代行政法治和行政活动发展的综合性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配置现代化推进力量的过程 ,是一个国家、地方、民众间极为独特的互动过程 ,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以张謇为例 ,为了赢得进行现代化探索和实践的自由 ,他辞官不就 ,以道抗势 ,力倡自治 ,实行权力抗衡。尽管因此争得不少权力 ,但对于推动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还是显得十分“弱势”。张謇要具备“强势” ,只得另行出路。他在“以道抗势”的同时 ,不得不时常低下孤高的头 ,“以道附势”。当张謇为抗势和附势交相为用费尽心机 ,还不足以使自己的力量壮大的时候 ,他并没有看到一个巨大的动力源就在他的身边 ,那就是民众。从而丢失了自治的民主内核 ,闭锁了自治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田汉的早期创作是对于“新浪漫主义”的自觉实践,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死亡”情节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与艺术的思考.本文将以“死亡”为线索,探讨田汉早期剧作的艺术特征与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它本应是最没有“官”气和“官”味的地方。大学为了学术的发展,也不能没有行政权力,但它应是行政权力被限制在最低限度内的地方。大学是从事心智活动的场所,自由思考是其生命的特征,权力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可惜,我们现在的大学,行政权力的极度蔓延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此乃大学之一大不幸。人们说“校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这还只是一种数量刻画。更严重的是观  相似文献   

7.
“要自由”,曾经是革命的口号,今天也不过时,人们仍要学习和发扬“不自由,勿宁死”的英雄精神,力求更多的自由。但是,有一种“要自由”,其实质是“要自由化”,就并非革命,算不得英雄。还有一种“要自由”,实在是“要自由主义”,也难称作革命,也列不到英雄行列。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在各种名词中间,岐义丛生,以多种方式打动人心的,无过于自由一词”。①因此,对于“要自由”,也须分析思考,要的是什么自由?弄个明白,再要方好。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大多数学者认为,美国学者迈克尔&;#183;科恩和詹姆斯&;#183;马奇在《领导与模糊性》一书中将高等学校界定为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是对大学的一种准确定位。不管是高校自身还是高校所处的外界环境,处处都体现着“有组织”和“无政府”这一对看似对立却又并存的矛盾范畴。而这一对矛盾能够存在于高校之内,正是缘于高校本身的价值定位——学术和自由衍生出的核心理念——学术自由。学术和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对学术和学术自由的崇高追求,就必然要求赋予高校以学术权力,使之能够对抗来自外部和自身行政权力的肆意干涉。正如“有组织”和“无政府”的矛盾同存一样,“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高校领域内同样也在矛盾中同存。存在的必然性和矛盾的必然性,使得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如何使两者在矛盾中共生且共荣,就成了学者们研究高校治理和高校法治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陈衡哲小说的女性觉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认为,陈衡哲坚持的是非“女性化”的写作立场。本人认为这一结论不确,陈衡哲的小说创作实则体现了“五四”早期新女性对自由人生的呼唤和渴望,以及对女性自身生命意义、生存价值的思考和探索,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化写作。  相似文献   

10.
论苏格拉底辩证法的人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正的辩证法起源于苏格拉底哲学,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目标旨向,那就是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苏格拉底哲学就是一种人类学哲学或者“人的哲学”,苏格拉底与人辩论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批判性思考力图重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也内在于他的哲学追求之中,它具有“人本性”,是一种本源于人自身的逻辑,它追求“人事”的真理和一种善的生活,代表着一种自由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1.
“国家”是政治学说研究不可回避的论域,霍布斯曾因为《利维坦》建立了一个拥有绝对权力和主权者至上的国家而引发人们对个人与国家、自由与权威、民主与专制的关注与论争。从霍布斯“利维坦”的人性恶与苦难自然状态的逻辑预设出发,一方面在对“个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利维坦”国家权力的至高性与广泛性,也即霍布斯绝对国家权力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以人们建立国家的目的为基础,对人们在“利维坦”中的自由与国家法律对主权者权力的设限,也即霍布斯相对国家权力进行探讨,以期对饱受诟病的“利维坦”作浅显的辨解。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中的表扬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和认知的赞扬和肯定,更是一种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手段,如果他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由,就会表现为一种标准化和生产性的规训方式。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知识和权力“共生”关系在教育中的运作载体,这也为表扬的“规训化”提供了环境基础。这种规训的形式主要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早期的国际主义题材还是中后期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品,詹姆斯的视角始终没有离开对“道德”的探索。围绕着对“道德”的讨论,读者看到了一个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女儿;男人与女人。人物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存在于两性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反映出詹姆斯的权力关系哲学以及他对于女性的深刻同情。  相似文献   

14.
何生根 《教育学报》2007,3(2):78-86
韦伯认为学术自由受侵犯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大学内外的官僚体制。因此,对外,他主张大学自治;对内,他主张教师职业自由、价值中立,并将学者对其学术责任的承担当作完善内心“积极自由”的一种方式。他的学术自由思想引发我们对诸如大学管理机构权限与大学自治限度、大学利益之保障与教师职业自由之限制、学术官僚化与学者权利之保障、价值中立与教师教学自由的道德限度等问题以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5.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认为,人们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他称其为“天赋权利”;他还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它应掌握在人民手中。他指出政府的权力是用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当政府滥用职权时,就是与人民为敌  相似文献   

16.
自由教育与美好生活-施特劳斯学派自由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梳理了以列奥·施特劳斯以及艾兰·布鲁姆为代表的施特劳斯学派的自由教育观。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学派的自由教育观念,本文首先评述了他们之反思的哲学起点(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对相对主义的抨击)和现实起点(现代民主制度下自由教育的危机),继而就“美好生活”和“伟大著作”这两大主题提炼出该学派的自由教育主张及其背后的政治教育意蕴。本文认为,施特劳斯学派的教育主张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教育观,他们对经典名著的推崇,对于德性与教养教育的标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马海燕 《考试周刊》2010,(14):186-186
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形象思维往往具有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想象性等基本特点。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形态,过去人们曾把它们分别划归为不同的类别,认为:“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这是一种误解。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还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爱因斯坦著名的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实际上就是起源于一个自由的想象。一天,爱因斯坦正坐在伯尔尼专利局的椅子上,突然想到,如果一个人自由下落,他是会感觉不到他的体重的。爱因斯坦说,这个简单的理想实验“对我影响至深.竞把我引向引力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英国,自由的探索在三个维度上展开:一是在哲学领域围绕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探讨人的主体能力,力图说明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并遵循必然性规律行事;二是在社会政治领域围绕自由和权利及权力的关系,探究政权合法性与权力的合理使用,力图论证人的自由在于确定权利的合法来源以及权力的合理界限,并对防止权力滥用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三是在经济领域围绕自由和市场的关系,探索国民财富增长、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力图确认人的自由在于实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福柯对人的思考是在死亡的背景下展开的,他继尼采的“上帝死了”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人的死亡”这一具有多重含义的判断;并在一系列的著作中对造成“人的死亡”的外在社会原因也即权力的具体内容与规律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最后指出在权力的支配下,人的复活只能依靠随时随地的反抗。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语境中,学的“世界”是一种深度的标志和话语权力象征,“民族”则是对于主体性的维护和多样化的呈示。深度追求是民族学和世界学的共通点。扎根于传统化,作人性的深入思考和生命追问,民族学就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