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钱兆华 《科学学研究》2007,25(5):831-835
 科学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科学事实;用猜测的原因对科学事实进行解释;推演出相应的定律、公式、预言等;对这些定律、公式、预言等进行严格检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情况看,运用观察或实验方法对科学进行严格检验都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认识论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经验事实并没有完全的客观性;相同的经验事实可以证明不同的科学假说;观察或实验本身是可错的;"后件为真(假),前件亦为真(假)"的科学检验原则无逻辑依据.因此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检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在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上,很多发现,往往都离不开推测、猜想、假设、预言。以至于物理学家福克(B·A·φok)如此断言:“伟大的,以及不仅是伟大的发现,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现的,而都是由猜测得来。换句话说,大都是凭创造性的直觉得来的”。一八四三年,一位廿出头的英国俭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J.C.Adams)把一份计算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他大胆地预言,天王星的位置之所以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位置不符,是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最为深入、最有基本意义的一个学科,它能够由少数基本原理和定律出发统一地解释广泛的自然现象。这些基本原理和定律以及它们的重要应用是理论物理学的主要内容。一旦在物理实验中发现了新的现象和新的运动形态,不能用已知的原理和定律来解释时,理论物理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索新的基本原理和定律来修改和发展物理学。  相似文献   

4.
6、归纳方法发现规律归纳方法,就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某些事物具有的共同属性,推出整类事物都具有这种共同属性的推理,从而发现大自然固有的一般规律。公式:S1、2、3、4、5是P,所以凡是S是P原理;归纳法是从经验中找出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从科学事实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是科学发现的基本工作。人们发展起各种理论,这些理论在小范围以经验定律的形式表达大量单个观察的陈述,把这些经验定律加以比较归纳,就能探究出普遍性规律。大多数自然科学的经验定律和经验公式都是运用科学归纳法概括出来的。归纳法大致有三种: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判…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从西方输入近代科学方法始于维新派,他们对实验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和运用。但总的看来,只有逻辑方法的引进比较系统全面,而且这些方法基本上还没有直接应用到科学研究之中,然而其开创之功与思想启蒙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论定律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律解释是基本科学解释,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解释观的核心。本文分析了亨昔尔定律解释理论的局限性,认为定律解释研究必须坚持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辩证统一,探讨了定律解释的形式条件和标准解释模式的拓展等问题,论证了定律解释本质上是一定概念框架中的解释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李鸿安 《科教文汇》2010,(3):130-130
1教学目标的确定 "领悟观察、试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课程标准针对第一模块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在生物考试大纲中理解能力第三项"能应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比较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试验与探究能力第二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要求,对本节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在接受科学方法教育的同时对学生在一定生物学理论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及实验结论的推广应用,试验原理的选择,试验目的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复杂性方法是随着复杂性研究兴起而诞生的新兴科学研究方法,主要由涌现生成方法、主体适应方法、进化计算方法、边缘临界方法和复杂网络方法等五种主要的方法构成。这些方法能够比较成功地解释复杂组织从兴起、维生、发展等组织演化的各个阶段,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并由此丰富了科学方法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SARS的最早发现地和最严重灾区;中国科学家最早展开SARS病原体的研究。然而,中国科学家却未能先于外国科学家及时发现SARS的病原体,而且这不是由于实验装备落后所致。SARS病原体的发现过程给予中国科学家三点方法论的启示:(1)"看见"不是"发现";(2)科学研究应贯彻逻辑理性与经验实证的基本精神;(3)科学研究的新进展要及时公布。  相似文献   

10.
1教学目标的确定领悟观察、试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课程标准针对第一模块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在生物考试大纲中理解能力第三项能应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比较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试验与探究能力第二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  相似文献   

11.
空间考古学是新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包含人类活动遗存与生活环境的人文-自然综合体,研究方法是空间信息技术在对这个复杂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中,有关考古信息获取、解释与重构的一个创新性过程,并通过建立"数字文化遗产圈"(Digital Cultural-heritage Sphere)实现三维动态的虚拟重建。在总结第487次香山科学会议"文化遗产空间观测与认知"研讨基础上,提出空间考古学6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1)遗址无损探测技术与方法研究;(2)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和监测研究;(3)考古遗址环境的数字化重建研究;(4)文化遗产空间数据存储与挖掘研究;(5)虚拟考古、虚拟再现与公众展示系统;(6)"数字文化遗产圈"(Digital Cultural-heritage Sphere)科学平台建设。对中国建设空间考古学的5项建议:(1)充分融合考古文博领域和空间技术领域的优势,推进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发展;(2)从学科体系看,当前空间技术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需要总体性布局;(3)对大型文化遗产亟需从全局高度开展"理论-技术-应用"的一体化攻关研究,获得对遗产本质的、整体的科学认知;(4)包含文化遗产信息的空间探测理论与方法、技术组合、技术适用性,以及自然与人类活动对遗产影响的评估与虚拟重建等重大科学问题需要抓紧规划落实;(5)加强空间考古学学科内涵与理论建设研究,利用我国文化遗产大国和空间技术的优势,创新"空间考古学"学科体系,抢占该领域的国际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美国科技政策科学研究计划(SciSIP)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影响力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等分析,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科技政策科学的前沿趋势。分析发现SciSIP计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创新的测量和跟踪;(2)结构和过程对科学的影响;(3)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4)知识的创造,应用和传播;(5)科学政策的实施;(6)科学创新研究的新方法。其中(6)采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多样,(1)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计量学等。SciSIP成果对科技政策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对科技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科学对创新和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对比实验也是小学科学最基本的实验之一。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提高对客观事物、自然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实验和观察的技能,从而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本文就对比实验在中年级科学课堂中的教与学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王秀山 《情报科学》1993,14(1):37-39
布拉德福定律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是文献计量学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不断革故鼎新,研究成果也愈令人瞩目。王崇德先生的《二维布拉德福定律的发展》一文(载于《情报科学》第9卷第5期),以其独到的学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取得了此项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向学术界展示了作者工作的深刻和研究的开拓性所在。众所周知,布拉德定律研究的普遍性本身就增加了研究难度,突破性的探讨无疑是更难的。下面仅从科学方法论角度对该文的研究方法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质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所谓社科研究是人们了解、分析、理解社会现象、社会活动和社会过程的一种活动,从事这种活动可以使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哲学思辨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直觉思维的方法.文献研究的方法、定性的方法、量的研究方法等,质的研究方法也是其中的一种。对于研究,通常有客观主义(也就是实证主义)和主观主义(也就是解释主义)两种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科学研究是以系统、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的一种活动,应该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方法对客观现象进行研究,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其判断知识真假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与逻辑法则。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分析伽利略主要的力学研究工作入手,对他的力学研究工作所蕴含的科学方法进行了探索,阐述了其所运用的观察方法、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最后归纳出了仍适合于今天科学工作者使用的伽利略科学研究方法程序。  相似文献   

17.
滕毅  任虹 《情报杂志》1998,17(5):5-6
信息理论的发展需要以客观公理为其基石,这些公理一般来源于前期认识、假说或基本命题.鉴于过去专业理论与定律难以解释和解决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本文针对信息、信息创造(输入)、信息处理、信息流动(输出或传播)提出24条基本命题(假说),作为(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和探索)向公理进军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8.
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律(表),对未知元素的存在和各种性质做出成功的预言,由此成为科学哲学中预言主义主张的依据,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典型科学案例。文章回顾并重审元素周期律的相关史实,揭示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表)的理论特征,指出相对于严格的定律或理论标准,元素周期律(表)有非完整性的特征。通过分析,证明元素周期律(表)仅是一种具有局部合理性的知识组织形式,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做出的新颖性预言,只是理论的一个局部内容的逻辑推演结论,不能作为新颖性预言主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然法则、自然现象与抽象思想不受专利保护是专利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Mayo v.Prometheus案判决中,涉案医疗方法专利仅描述了一项自然法则而未对其范围进行任何限定。美国最高法院判定该专利无效,并再次强调对自然法则本身主张保护的方法权利要求不属于可专利客体。自然法则与可专利方法的界限在于,自然法则之上是否被施加了有意义的限制,从而使发明人不会独占对该法则的所有运用。美国法院重拾"自然法则除外"原则并主动降低"机器或转换"标准对方法专利客体审查的重要性,是为了给新技术环境下的未来科技发展预留空间。对自然法则、抽象思想或科学事实赋予专利保护将抑制科技创新,应考虑通过国家资助或奖励等非专利保护方式鼓励基础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8,(4):289-295
力学是研究物质在力的作用下运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测,把复杂的现象提炼成主要控制因素明确的力学模型,再通过实验、分析和计算作出对实际的定量预测.力学研究是大量自然现象和工程实践从定性描述变为定量规律的必经之路.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重要宏观自然现象的解释与定量预报都离不开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