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磊 《视听界》2006,(3):87-87
成就报道是“政绩新闻”,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稳定人心、鼓舞斗志的“稳心之作”和“鼓劲之作”。所以,一直是各级电视台的“规定动作”。然而,成就报道往往:一是工作性太强,让观众乏味的套话多,空洞无味的数字多。二是报道面较窄,有地域局限,让观众感到亮点少、时空性差。三是时效性较差,常常让观众觉得没有新闻由头和新闻事件,只是按地方领导意图在图解政绩。四是贴近性较弱,往往使观众感到贴“上”不贴“下”、贴“富”不贴“穷”。成就报道出新出彩,须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所在的江苏省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自办栏…  相似文献   

2.
成就在变化,成就报道 的主体也随之变化 新闻单位几乎每年都要组织成就报道。五一、国庆等节日到来之际,岁末年初,一些重大的纪念活动,新的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新闻媒体上往往会形成成就报道的高潮。成就报道是我们正面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去年各新闻单位组织的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的报道,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各地、各行业的特色,搞得丰富多采,有声有色。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关于五十年  相似文献   

3.
说到电视频道专业化,许多观众朋友都能提起"国家地理"、"科学探索"、"历史"这样的名字,到美国去考察过的同行还会说到"电视指南频道"、"气象频道"、"机场频道"、"宗教频道"等等稀奇的名词。眼下,似乎只要找到一个专业名词就能出现一个专业频道。  相似文献   

4.
申天红 《今传媒》2007,(7):53-54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鉴宝"栏目是一档介绍民间收藏的节目,最早是作为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2002年元旦期间的特别节目奉献给观众的,播出以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就成为经济频道的收视冠军.  相似文献   

5.
钟波 《记者摇篮》2004,(8):27-27
传统的包装是指商品,商品包装有两个含义:保护自己、取悦他人。电视包装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的观众每天要面对几十个频道,观众在选择频道时既有主动权、又有盲目性。如何让观众百里挑一,快速锁定你的频道。这时频道包装就应运而生,取悦观众、塑造易于识别的形象标志、彰显频道个性。  相似文献   

6.
寻找贴近的东西成就报道中报道所取得的成就,要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否则,人家不相信,结果会适得其反。我们认为采写成就报道起码要做到三个贴近:一是事例贴近。成就报道选择事例非常重要;怎样寻找切入点,怎么把主题融化在事例之中,体现在老百姓周围是关键。报道的事例要选择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带有普遍性而又容易被忽视的,这样才容易被受众所接受,达到好的宣传效果。二是采访对象贴近。报道同一成就,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宣传效果也会不同。如,报道城市面貌的变化,选择市长讲城市面积扩大了多少,街道面积增加了多少…  相似文献   

7.
2013年的两会,正值换届,新领导、新作风、新政策,报道就更要跳出以往套路,力求新意.今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两会报道,推出很多新板块,"数字两会"、"看图知两会"、"两会百科"突破了成就报道和会议报道的固有模式,把枯燥的数据视觉化,时尚直观;"泉灵三问"、"鲁健观察"、"夏丹追新闻"、"杨禹热评"等板块,凸显了主持人和评论员的独特视角,以品牌效应和个性表达吸引观众收视.  相似文献   

8.
王坤 《新闻传播》2007,(6):33-33
在目前,我们的电视播出是处于“准数字化阶段”,仍以线性播出为基本特征,而这种以时间顺序传递信息的特征,就决定了电视与以空间顺序传递信息的平面媒体在编排规律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受众在接受平面媒体时,选择权是主动的,而接受电视媒体时,选择权是被动的。多频道时代的电视竞争,又赋予节目编排以特殊意义,因为频道的增多,节目选择空间的加大,并不总意味着观众总收视时间的必然加大,也不意味着观众会将自己的时间均匀地分配给每一个频道,而忽略其他大量的一般性的频道。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1989年国庆期间播出的《弹指一挥间》和《祖国在我心中》,受到各界观众的欢迎,这出乎我们的意料。开始部署国庆宣传的时候,我们担心这个节目可能会搞得枯燥,观众感到老生常谈,影响播出效果。这种担心当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这些年来,年年宣传成就,由于这种宣传同日常宣传和群众舆论形成很大反差,即年初或重大节日宣传成就同日常过于集中地报道党和政府的失误、中国经济落后等造成认识上的矛盾,使得成就宣传的可信性大大降低。加上导语加数字的旧的成就报道的模式,受众就难免产生逆反心理。所以,1989年8月中旬,我们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1989年国庆期间播出的《弹指一挥间》和《祖国在我心中》,受到各界观众的欢迎,这出乎我们的意料。开始部署国庆宣传的时候,我们担心这个节目可能会搞得枯燥,观众感到老生常谈,影响播出效果。这种担心当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这些年来,年年宣传成就,由于这种宣传同日常宣传和群众舆论形成很大反差,即年初或重大节日宣传成就同日常过于集中地报道党和政府的失误、中国经济落后等造成认识上的矛盾,使得成就宣传的可信性大大降低。加上导语加数字的旧的成就报道的模式,受众就难免产生逆反心理。所以,1989年8月中旬,我们  相似文献   

11.
覃晓清 《现代传播》2003,(4):121-123
电视剧和新闻一直是观众收视的两大支柱节目类型 ,因此电视剧频道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第一轮专业化频道的头牌军 ,各电视台纷纷推出的电视剧专业频道 ,以其良好的收视成为电视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电视频道的观众营销目标就是能获得最多的观众关注 ,并逐步构建观众认同和频道影响力。电视剧频道因为是以外购节目为主 ,对电视剧本身的依赖性很高 ,要有高的收视率相对容易 ,电视剧收视率在为频道累积的观众认同和频道影响力方面则难度较大。因此 ,电视剧频道观众营销的目标除了获取稳定的高收视率 ,更重要的是努力让频道的价值和影响力得到不…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竞争进入白热化的今天,城市电视台在激烈的竞争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纵向要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甚至境外频道竞争市场,横向要与省台的地方频道和同城的不同媒体抢地盘,稍有懈怠,便会失去观众,失去市场。在这双重"挤压"之下的城市电视台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电视不妨走进身边的观众,走进老百姓中间,用心去关爱民众,用"民意"引导冲出"重围",走独具特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电视观众怎样收看电视?怎样选择节目?这其中的规律是电视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的。就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来说,有三个概念值得重视。一、选择频道的步骤。现在,城市的有线电视一般都能收看到10个乃至30个频道,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可能会根据预告或按照习惯有目标地选看特定频道的特定节目,这类收看行为是既定的。还有一种可能是用遥控器随机选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这正是我们要研究的。这种选择的方式大致会采取两个步骤:首先是进行快速浏览式的频道选择,当观众手中的遥控器逐个频道搜索时,对频道的选择时间往往是非常短暂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有线电视事业的日益发展,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也越来越多,而文化趋向及价值趋向的多元性,使观众的“胃口”越发挑剔,因而众家电视台想方设法在自办节目上下功夫,以争夺观众。作为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财力、物力、节目创作的区域资源不能与中央及省级电视台相比,因此在创办栏目和栏目运行过程中就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品牌栏目”。这样才能在广大观众中占一席之地。这里仅就临沂有线电视台一年来自办栏目的实践加以分析。 定位准 定位准是一个台自办栏目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临沂有线台目…  相似文献   

15.
电视屏幕日益精彩,频道竞争日趋火爆。观众成了每一个频道争夺的紧缺资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让观众"锁住频道",各电视台使尽浑身解数。众多的套路招数中,"有奖收视"一直倍受青睐,观众的参与热情高,参与人数多,被誉为频道收视有效提升的灵丹妙药。然而,随着受众人群日趋理性,常规的有奖  相似文献   

16.
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观众收看到的频道越来越多。电视频道要想在诸多竞争对手的包围中争得更多的收视份额,就必须在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上,强化频道形象的宣传包装。   所谓频道形象的宣传包装,是指电视频道为提高自身的社会声誉,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观众收看节目,而对荧屏、节目、主持人及名记者等进行宣传推介所采用的各种手段。   频道形象的宣传包装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一、台标的设计和使用   台标是受众识别频道形象的标志,是电视频道的门面,在频道形象的总体包装中,台标的设计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  相似文献   

17.
正对地市级城市电视台来说,在做多个频道节目编排时经常出现自办节目数量偏少、频道填不满的情况。如何利用有限的节目去做多个频道的编排?如何使编排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收看节目的需要?如何利用这种编排提高收视?本文就此做些方法的实践探索。一、要允许频道之间的节目有"适度交叉"地市级城市电视台面临的竞争环境比较复杂,既有中央台、各大卫视频道的竞争,还有各省台地面频道的竞争,在这种双重挤压下,要认识到城市台的多个频道是一个统一的竞争主体,多个频道必须抱团取  相似文献   

18.
杨舒 《记者摇篮》2000,(9):20-20
当前,电视经济报道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项调查显示,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和对电视满意程度中,经济报道(信息、专题)位次明显不及时事信息、社会新闻以及文体娱乐节目。那么如何做好经济报道,使观众“锁住频道,关注经济事件”,就成为从事经济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从自身实践中体会到:一篇好的经济报道应该同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方电视台日渐增多,尤其是有线电视台,更如雨后春笋。对观众来说可选视的范围更大了,但在一些地方,观众却对此意见纷纷。主要为:新闻节目无新闻。不少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当地负责人的镜头多、会议消息报道多,就连枯燥乏味的会议文件内容也要全文播,播音员读得再辛苦,观众却不买账,早换了频道。而反映基层社会生活的新闻少,报道新风尚新经验的内容少,难以反映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在竞争中增强创新意识 有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观众在看电视时,平均每次调换频道的间隔时间仅为8秒钟。也就是说,观众是否看哪个频道的节目在8秒钟就做出了决定。如今电视节目频道增多,各省的卫视频道加上中央台12套节目,共有40多个频道。想看电影就找电影频道,想看体育节目就找体育频道,想看综艺节目,就找综艺频道,想看新闻综合节目,就找新闻综合频道。电视频道越多,观众选择的余地就越大。观众选择节目频道的机会越多,就意味着电视市场竞争越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