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行政支出即行政管理费,作为公共支出中一项重要的消耗性支出,改革开放以来占我国公共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挤占了其他公共职能支出的费用,导致对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为此,要加强对行政管理费的监督与管理,改革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公共分配职能的建设,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谢冰洁 《科教文汇》2007,(7S):137-137
行政支出即行政管理费,作为公共支出中一项重要的消耗性支出,改革开放以来占我国公共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挤占了其他公共职能支出的费用,导致对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为此,要加强对行政管理费的监督与管理,改革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公共分配职能的建设,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郭炳南  林基 《软科学》2017,(9):59-62
在传统的EKC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腐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扩展EKC模型,利用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腐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败显著地提高了中国的碳排放量,腐败程度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中国成立,中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外资在中国存在“碳光环”效应,而贸易开放会增加碳排放量,存在“碳泄露”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碳排放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期内容的基础素材源自国家软科学项目《未来十年中国电子政府的发展与对策研究》的理论部分,内容结构的表达转换成了一种与课题研究不尽相同的公共语言形式。该课题2001年开题,2004年初验收,课题结题已经一年一年的电子政务进程,实证还是否证了未来学意义上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对案研究?预测和进程是否存在偏离?如果存在偏离,存在多大程度的偏离?是价值维度的偏离还是技术维度的偏离?  相似文献   

5.
郭亚帆 《未来与发展》2013,(10):36-41,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经历了从建设性财政向民生财政的重大转变。本文计算了我国财政支出国际标准分类的结构。分析了财政支出结构的动态演化规律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经济事务支出比重、环境保护支出比重、娱乐文化宗教支出比重以及教育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率呈现正相关;公共秩序与公共安全支出比重、健康支出比重、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比重以及其他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测算1990-2005年31个省市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基础上,通过研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发现:非生产性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公共资本却有利于省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包含公共资本和公共支出的结构变量的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趋势。上述结论为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量规模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最后给出改变目前省区公共支出状况的政策建议,也将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水平的提升能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关于公共教育支出与该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学术界一直都存在很大争论,争论点主要集中在公共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没有促进作用。为了研究安徽省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1999—2013年的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安徽省的公共教育支出和其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最后得出安徽省的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安徽省公共教育支出增加并不能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这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教育水平有关。最后从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现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支出对企业创新R&D支出是互补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学术界尚无一致结论.本文从我国宏观层面提出假设,运用199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研究公共研发支出和财政直接拨款这两项最常用的公共支出政策对企业创新R&D支出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公共研发支出和财政直接拨款对企业的R&D支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宏观层面上,与财政直接拨款相比,我国的公共研发支出对企业R&D支出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上一年的公共支出政策对下一年的企业R&D支出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随着住房价格的急剧飙升,影响住房价格的因素受到各界关注和讨论。以2000-2012年度国家统计局数据为样本,运用ADF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基于地方公共支出的视角,研究了我国房地产税和住房价格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价格、房地产税与地方公共支出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伴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提升。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资源有限和医疗服务投入占GDP比重低等问题的存在,所以要探寻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内在关系,使有限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本文基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1978—2012年数据,选取政府卫生支出、卫生人员数、卫生机构数三个指标,利用ADF检验、VAR模型、IR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VEC模型综合评价得出三个指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政府投入对卫生人员数与卫生机构数两个指标有正向冲击作用,但对政府卫生投入却是长期缓慢的负向冲击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我国财政收支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及资金使用效率的监管力度,防止个别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滥用公款、贪污腐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应运而生。其制度的出台及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运行标志着我国财政支付管理制度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阿气然而,在当前事业单位的国库集中收付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弊端,亟待解决。本文就此提出相关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望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2.
潘芳  刘弋玮  仲伟俊 《现代情报》2014,34(7):120-124
反腐舆情是我国政府加强反腐廉政建设关注的新渠道,也是民众在新媒体时代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途径。本文对1990-2013年公开发表在中国知网的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8 929篇反腐舆情领域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近年国内反腐舆情的研究水平与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王丛虎 《科学学研究》2006,24(6):967-970
指出规范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腐败,而且可以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实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功能。认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重视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使政府采购成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目标出发,把握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取向定位,从系统理论观点设计该绩效评价系统模型,围绕地方财政科技支出项目特征确定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三类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实施从系统的构成和流程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共支出及其受益归宿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涛 《预测》2007,26(1):6-11
过去,与税收的受益归宿相比,对政府公共支出受益归宿问题的研究显得相当薄弱。不过,经过不少学者的努力,对政府公共支出的受益归宿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起相当多的文献。但是,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还没有对公共支出受益归宿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估。本文包括公共支出受益归宿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及评述三个部分。本文的研究表明,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公共支出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公平增长与公共支出安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陆明远 《学会》2009,(12):3-8,54
公益社团的发展能够对政府、企业和民众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国,公益社团都出现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公益腐败、低效等丑闻日益引起各界的重视,这不仅破坏了公益社团自身形象和社会基础,更危及到广大民众的合法权利,将严重阻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因此,治理公益社团中的腐败问题,需要加强对公益社团的各项监督,真正实现中国公益社团的廉洁、高效。  相似文献   

17.
朱军 《资源科学》2013,35(6):1115-1124
目前鲜有文献基于政府配置的财政资源和政府控制的自然资源供给变化讨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并且目前涉及到的宏观DSGE模型较少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进行脉冲响应研究.据此,本文构建了含土地供给冲击、财政支出冲击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研究发现:中央公共资源配置与地方公共资源配置的经济效应是类似的;土地供给量与土地房产税负的经济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别;政府土地资源配置对实际产出会形成即期的扩张效应,但随后即形成“挤出”效应,并且其对实际产出的波动影响程度大于土地房产税负的影响;土地资源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方差的贡献是逐渐增加的.  相似文献   

18.
以印度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构建了公共科技政策影响创新产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印度1991—200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政策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印度科技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中央政府研究机构、邦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大学对创新产出产生影响,其中,税收激励政策、中央政府科技支出、邦政府教育支出以及研发人员比例与结构调整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支持政策、邦政府科技支出和中央教育支出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制定与实施公共科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公共研发机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贡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平  王春晖 《科研管理》2011,32(9):15-21
基于投入产出绩效视角,本文分析了公共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对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运用2001~2008年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公共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投入比研发经费投入更能促进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且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的研发绩效要远远大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而公共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却对当地创新能力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