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先回顾了刺绣艺术的历史与发展,然后对刺绣艺术不同的分类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四大名绣的特点,并对传统刺绣艺术中的主要针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和说明,最后对刺绣艺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初学者了解刺绣艺术及刺绣艺术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申报>上频繁登载的湘绣广告,利用文字和图像对刺绣印象进行了性别的重描,它为读者建构了模糊于"职业女性"与"闺阁女媛"之间的性别想像.将这种"女子刺绣"现象与报纸中呈现的女子刺绣学校、女子刺绣科目以及女子经济独立等图景相联系,有助于我们从女权运动的角度更加深入地理解报刊中建构的刺绣印象.另一方面,刺绣背后隐约的历史,包括男性经营绣庄、女子专攻刺绣的性别分工、男画师与女绣工经济收入的悬殊以及绣女姓名在湘绣款识中最终被隐去的历史等,都不同程度地与报刊中所彰显的妇女解放话语相背离.挖掘这些"无声之声",对全面了解刺绣历史以及当时的妇女历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间刺绣的第一特征是其实用性,这与设计艺术的首要诉求不谋而合.皖北民间刺绣的魅力独具,题材内容广泛丰富,图案语言质朴简练,作品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民间刺绣图案不仅是物化的符号,更是其象征系统的凝结,隐藏在符号背面的则是民间刺绣图案象征系统的深层寓意,二者有机统一,相互依存.本文通过对皖北民间刺绣图案、配色、构图、绣工的剖析,探讨总结了皖北地区民间刺绣的元素如何与现代艺术设计发生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4.
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是庆阳特色文化产业.庆阳香包刺绣具有独特视觉符号.主要表现在符号的共性、符号完美性和符号戏剧性方面.香包刺绣在传承与发展方面,文化馆与政府、专家学者的建议、商品经济的刺激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传承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红 《华章》2010,(33)
乌江流域民间刺绣图式作为一个历史性、区域性的特色艺术,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珍贵而又丰富的艺术资源.本文特以苗族刺绣为例,展开探析苗族刺绣的图式美感,以及它蕴含的美的形式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刺绣     
刺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传统工艺,其技艺之高超,色泽之绚丽,作品之精妙,素负盛名.到了北宋,由于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刺绣开始成了手工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首都开封出现了一批专门以刺绣为业的绣匠,称为“百姓绣户”.这些绣匠散居市内,出卖自己的手工劳动和产品为生,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刺绣品.在以刺绣为业的人中,尼庵的师姑(尼姑)是重要的一支刺绣力量.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相国寺东门街巷中的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相国寺两廊,商品繁多,而“诸寺师姑卖绣作”,则是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基于教育人类学的理念与方法,考察麻柳人的"羌绣"遗风及教育观念,发现世代传承的麻柳刺绣出现生存危机.麻柳乡小学利用麻柳刺绣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极有意义,建议学校教育应当关注麻柳刺绣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通过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融",实现麻柳刺绣文化的保护性传承,促进教育回归其本真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田鲁 《时代教育》2005,(2):18-19
苗族刺绣造型独特、朴实、生动,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体现了一种原始、纯真、古朴、大方的民族特色.苗族刺绣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轰动世界艺坛.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苗族刺绣不仅是一种展示美的形式,同时它也是苗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苗族在以往没有自己民族文字的漫长岁月里,世世代代把民间口传文学,如神话故事、山歌、谚语、理词、舞蹈、刺绣、蜡染等作为教育形式,向后辈们传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伦理和生活、生产知识.苗族刺绣中的每种动物、植物纹样都隐藏着一个优美动听的传说故事和古风遗迹.每一个图案样式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或称其为象征符号.本文试就苗族刺绣纹样中的象征符号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数十年来各地对彝族刺绣的开发在催生一个文化产业的同时,也给其自身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不少问题.而国家特色文化产业政策的适时出台,正好为彝族刺绣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空间,即通过市场、技术、设计等创新来突破和化解问题与矛盾,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实现彝族刺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7日,广元市“麻柳刺绣”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麻柳乡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早在1984年广元市的“麻柳刺绣”便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民间美术展览”上便赢得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好评.“麻柳刺绣”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她生长在广元偏僻的山乡,原始而质朴、淳朴而秀美,其图案本真自然,色彩艳而不俗.然而近年来麻柳刺绣面临着传承危机,在当前大文化背景下,需进一步探究其图案美学特色,利用学校教育的功能,促进其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刺绣和土族传统的服饰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独具土族民族特色的刺绣服饰,土族刺绣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色彩、线条、图案、明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美术表象,从而突显了土族刺绣服饰独特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杨晓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2):128-129
土族的刺绣被誉为祖国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堪称一绝.土族刺绣做工精细,图案颜色丰富多彩,每一针都可见功底,每一线都可出效果.土族民间刺绣种类比较多,在彩线的运用及颜色的搭配上,都具有着鲜明的民族及地方特色.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在色彩、针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常用的针法有三种:平针、掺针、插针.不同针法又延伸出独特的拉绣、堆绣、挂绣、盘绣.盘绣是先将数根丝线搓成细绳,再用绳线盘绣出图案,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多用于大腰带、钱搭.作为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了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已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土族婚礼的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从简要描述土族婚礼仪式入手,重点对土族婚礼文化价值进行探讨,认为土族婚礼具有历史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社会现实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试图为土族婚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学理性的思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族伦理思想概述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勤劳、善良、智慧、纯朴的土族人民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土族伦理思想是指土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土族伦理思想在土族的民间文学、婚姻家庭、社交礼仪、宗教活动等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千百年来在土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操作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土族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苗族刺绣文化的现代传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苗族刺绣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它在现代民间生活中衰败的速度却异常惊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苗族刺绣只有立足于现实条件,实现功能转换,才能摆脱被抛弃的局面,从而得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宗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文化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当中,因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进行着变迁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土族宗教文化多元性及其变迁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土族宗教文化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轮子秋”是青海土族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很少有学者对“轮子秋”保护进行全方位地分析。通过着重对“轮子秋”的概况、功能等进行归纳与分析,文章提出了对土族“轮子秋“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渝东南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边锤的石堤镇、海洋乡、保安乡、大溪乡及里仁乡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存繁衍与生产发展过程中,用民间花灯歌舞、花灯戏、灯儿戏及山歌等文化艺术样式,传承着土家、苗族文化精髓。石堤古镇“蚌壳灯”、“保安乡灯儿戏”和“海洋花灯戏”,古朴而独具民族艺术魅力,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原始文本资料,更是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9.
畲族的民间工艺文化在畲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以刺绣、彩带、竹编、服饰等为表象的工艺文化更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对这些工艺文化的研究、整理对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敏 《鸡西大学学报》2014,(1):152-153,156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是人们在创造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杰出传统文化的代表,演绎土家族的民族特色和创造历史的伟大精神,丰富祖国多元化文化,成为川东人们广泛流传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