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下,优化得到C2(a3Πu)+C2H6→C2H+C2H5反应各驻点(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对其进行振动分析,并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在CCSD/6-311G(d,p)水平下单点能计算得到的反应势垒为24.47kJ/mol.采用传统过渡态理论,计算了温度范围50K~2000K的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升高,反应的平均活化能也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G(d,p)理论水平上对丙烯与氧原子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及过渡态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计算结果表明,氧原子与丙烯可以快速复合形成多种中间体,然后经历异构化、解离反应生成各种产物如CH3CH2CHO、CH3COCH3、不饱和烃以及H2O、OH、H.丙烯与氧原子反应通道主要有异构化、置氢和脱水反应3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对噻吩与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优化得到了各个驻点的几何构型等,在此基础上采用QCISD (T)/6-311++G(d,p)//B3LYP/6-311++G(d,p)方法对所有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研究结果得到,噻吩与羟基自由基反应主要经过了两个抽氢反应通道,反应产物为C4H3S与H2O.其中邻位抽氢的过程为该反应的主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3SCH3与CHnF3-n(n=0~3)吸氢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机理,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ZPE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并利用Polyrate 8.2程序计算了各反应在200~3000K温度区间内的速率常数kTST、kCVT和kCVT/SCT,此外运用酸碱软硬度理论解释了随着甲基自由基逐步被F取代,速率常数不呈规律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量子化学QCISD( T)/6-311++G( d, p)//B3LYP/6-311+G( d, p)方法研究了SF5 CF3与H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对于反应势能面上的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参数优化,过渡态的真实性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 IRC)分析的结果得到了证实,共找到3条可能的反应通道.结果表明,SF5CF3+H→TS1→P1(CF3SF4(a)+HF)是最佳的反应通道.该反应通道需要克服的能垒高度为73.5 kJ/mol,生成的产物CF3SF4(a)+HF的能量低于反应物SF5CF3+H的能量,属于放热反应,无论从热力学上还是从动力学上分析都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在强场的作用下,2-甲基环戊酮离子会解离成各种产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U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2-甲基环戊酮离子的一个解离通道.找到过渡态、中间体和由此生成的产物C4H5O++C2H5.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方法研究了CH3X(X=F,Cl,Br)与HS基的反应机理,构建了CH3X(F,Cl,Br)与HS基反应体系的单重态反应势能剖面.研究结果表明,CH3X(F,Cl,Br)与HS基反应体系存在两条反应通道,其中第一条通道是自由基HS中的S与CH3X(F,Cl,Br)中的H结合,第二条通道是自由基HS中的S与CH3X(F,Cl,Br)中的X(F,Cl,Br)成键.第一条反应路径为反应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运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吡咯(C_4H_5N)与OH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性质.采用M06-2X/6-311++G(d,p)方法进行了几何构型的优化.基于M06-2X/6-311++G(d,p)方法优化的几何构型,采用CCSD(T)/cc-p VTZ方法进行了单点能的计算.标题反应存在氢提取和加成/消除两种反应机理.利用RRKM-TST理论研究了总反应速率和分支反应速率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成/消除是最主要的反应途径,并且P2是预测的主要的产物.计算的速率常数与实验值吻合的很好.计算结果表明,在T1 000 K时,形成IM1是最要的反应通道;在T≥1 200 K时,P2是最主要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种不同动力学循环方案,在B3LYP/6-311++G(d,p)+ZPE和B3LYP/aug-ccp VTZ//B3LYP/6-311++G(d,p)+ZPE水平上,同时考虑PCM和CPCM模型对5-羟甲基胞嘧啶(5-HMe Cyt)中N3、N4、O2不同位点质子化的p Ka值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经验值法,5-HMe Cyt中N3位置质子化的p Ka值最大;采用质子交换法,以N3质子化的胞嘧啶为参考酸,发现CPCM模型计算结果对计算方法的依赖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应用QCISD(T)/6-311++G(3df,3pd)和B3LYP/6-311++G(3df,3pd)方法,对AlC+和SiC+基态的分子结构和光谱属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得到了AlC+和SiC+基态的能量,平衡结构,谐振频率.同时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导出了AlC+和SiC+基态的合理离解极限和离解能.计算结果表明,AlC+和SiC+基态的光谱常数与现有的文献结果基本一致.部分光谱常数是第一次给出理论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水平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量子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二甲基硫和溴原子反应的微观反应动力学机理,该反应有3个可能的反应通道。通过计算得到DMS和Br反应生成复合物的平衡常数以及R1,R3在200~2000K温度范围内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CN)2异构化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G^*,B3LYP/6—311 + + G^**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B3LYP/6—311 + + G**水平上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在QCISD(T)/6-311 + + G^**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量计算。并确定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G(2d,2P)研究了最低单态和三态硝基甲烷单分子的电子结构和红外频率,绘制了分子在这两种电子态下的红外振动光谱,对它们的红外振动频率进行了理论归属,分析并比较了两种电子态下分子结构和红外振动情况的变化,结果发现三态的硝基甲烷分子的结构要比基态分子结构稍显松散,稳定性下降,分子振动模式中NO2的相关振动有所加强,红外光谱线左移.因此,最低三态分子沿C-N键分裂而致分子分解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在B3LYP/6-3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对5-氟尿嘧啶与Zn2+配合物几何结构、稳定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显示5-FU…Zn2+(F12O6)双齿配合物稳定性更高,NBO分析表明5-FU与Zn2+间配位键以离子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用DFT方法在B3LYP/6—311 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氧原子和CHF2自由基反应.计算了全部物种的结构、振动频率和不同驻点的能量,它的结果和实验值吻合.指认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振动模式,它们之间联系和变化进一步解释了反应的机理和电子转移的过程.通过分析,也确认了反应的主要通道和次要通道,提供了研究反应机理的又一个新的有用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HF/6—31G(d),B3LYP/6—31++G*和MP2/6—311++G**方法,对CH3CH2Cl,CH2CHCl,CH3CH2Br,CH2CHBr分子中的C—Cl,C—Br键离解能进行计算,通过比较研究可知,计算CH3CH2Cl,CH2CHCl,CH2CHBr分子中的C—X键离解能时,利用B3LYP/6—31++G*方法更可靠;而计算CH3CH2-Br分子的键离解能时,选择MP2/6—311++G**方法可信.用以上二种方法对本文的四种分子的平衡几何结构进行优化,求出所需的键长,通过比较可知,用MP2/6—311++G**方法优化的平衡几何结构更可信.用MP4/6—311++G**方法对上述分子进行了势能面扫描,研究了C—X键的断裂过程.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方法推导出了MgS基态分子的电子状态和离解极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分别在6-311++G(df,pd)、6-311++G(2df,2pd)、6-311++G(3df,3pd)和cc-PVDZ等基组下,优化出MgS分子的基态稳定结构为单重态的C∞V构型,得出其相应的平衡核间距、基态的简正振动频率和离解能.并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各阶力常数和光谱数据,得出MgS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该势能函数再现了MgS平衡结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选择6-311++G(2df,2pd)、6-311++G(3df,3pd)、cc-PVDZ、AUG-cc-PVDZ、cc-PVTZ、AUG-cc-PVTZ基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对S iC-(X2Σ+)的光谱常数和分子属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同时讨论了采用不同基组计算得到的光谱常数和分子属性的数据,并与文献报道的实验与理论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对于S iC-(X2Σ+),采用B3LYP/AUG-cc-PVTZ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数据吻合的最好.部分光谱数据还是第一次给出理论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