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播是通过电波传播声音,向广大受众提供听觉形象以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在各种新闻媒体都使出十八般武艺来争取受众的今天,"广播"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向听众展示自己的魅力?录音报道则能较好地发挥"声音"这一优势,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和感染力.而录音报道的主体--"音响"则是展示"广播"魅力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在录音报道中运用好"音响"呢?  相似文献   

2.
广播靠声音进行传播,有着无穷的魅力。广播能够为听众提供声音世界里多姿多彩、美妙动听的各种音乐和音响的享受。广播作品的形象生动离不开丰富的音响素材。对音响的成功运用,历来是优秀广播新闻作品的突出特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更是新闻受众的共同心理,而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标准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3.
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记》"按广播规律用音响讲故事,以声音的魅力唤醒耳朵,直抵心灵"荣获2015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部作品展示了广播业者对声音的追求,值得学习借鉴。本文以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记》为样本,解读广播如何塑造听觉形象,为广播新闻提升节目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声音是广播的魅力之源。如何打造优质、极致的声音,是每一个广播人的追求。本文以多篇获奖作品为例,探讨广播专题节目制作中独特的现场音响、音效对广播作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声音”无疑是广播最大的魅力与优势。声音包括“主持人(播音员)声音、同期声、音响、音乐”等,广播发展的历史曲线证明,音乐一直是广播节目的重要表现元素。“音乐”正是发挥广播优势的一种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6.
广播广告是一种听觉媒体广告,它充分运用声音的特点来吸引听觉的注意、引起听众的兴趣。广告的声音包括语言和音响两大类。充分发挥声音对人的情感影响力是广播广告最基本的出发点,换言之,失去声音魅力的广播广告一定是不成功的广告。  相似文献   

7.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有声语言和音乐、音响构成广播的全部声音表现,声音的再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决定着广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其中有声语言又是最活跃、最影响广播传播效果的一个因素。本文结合播音作品《探秘宣纸的制作技艺》,谈谈广播声音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广播是声音的载体,包含了语言(包括同期声)、音响(包括现场实况)和音乐等多种元素。因此声音是广播最大的魅力所在,是最为本质的东西。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广播节目需要创新意识的一个最关键的基本点,就是我们用声音传达什么?  相似文献   

9.
广播新闻作为听觉传媒作品,应灵活运用声音语言,故事化、形象化讲述新闻,将听觉形象转化成视觉的"音响图画",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用声音构建广播新闻的"音响图画",有效提高广播新闻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声音引领着我们感受生命的律动和社会的脉搏,广播的世界里声音是我们触碰生活的一种方式,广播最大的弱点是稍纵即逝,然而声音为什么拥有如此持久的魅力呢?声音是广播的特质,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体现和实现的。声音是广播的载体,广播声音除了语言外,环境音响是广播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好的广播节目能调动所有的元素在有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正广告文案写作是一个极其强调语言魅力的职业。无论精妙的构思,还是独特的创意,最后都必须通过语言来展现。即便我们可以利用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最熟练的手法,去创造美轮美奂的画面和音响,但如果没有了语言,画面和音响也就失去了灵魂。正如广告大师F·贝格贝岱所说:"没有哪个行业赋予字词如此多的权利,一个广告文案,就等于一个格言作家,并且这些格言还可以卖。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让你为一个副词  相似文献   

12.
声音是广播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多媒体竞相发展的今天,广播新闻要不断打造有特色、有水准的播报语言,采写有效、精彩的现场音响,插入适当、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将口头语言、音响和音乐有机结合,凸显出广播新闻的真实、自然与动听,释放广播应有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3.
广播与电视相比,有着先天不足,它不同电视可以运用视觉、听觉两种优势进行充分展现。而广播则是一种用声音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一种"说"的艺术。所以,充分发挥细节的魅力,尤其是在现场直播中,巧妙运用如自然音响、人物语音和现场情景,将它们说巧、说活、说得传神,同样能给听众充  相似文献   

14.
孟玲 《新闻三昧》2004,(11):32-33
录音报道是广播特有的报道形式。通常由人物讲话,现场音响和字叙述三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有声语言与现场音响,有利于声音优势的发挥和听觉魅力的形成,容易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察其情的现场感受。因而受到听众和广播新闻工作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湖北广播电视台广播剧《格桑花开》为例,阐述了广播剧直抵人心的声音魅力,分析了广播剧在时代主题表达、真实与艺术结合、音响与音乐融汇等方面的创作要点以及广播剧的多媒体拓展。笔者强调用匠心制作精品,提升声音品质,以优质内容增强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杨涛 《视听纵横》2005,(5):109-109
广播电台记与报纸字记的最大区别在于广播记可以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广播报道的一大优势。广播记出自己的声音,现场感强,有自己的声音魅力和个性特色,它比播音员播报更能体现报道的权威性、真实性、可听性,更具感染力。广播记必须善于用自己的口述和音响把听众带入现场。  相似文献   

17.
广播广告制作是把广播广告文案转化为声音的一个过程。它考验了制作人对文案的理解及对声音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将广告音乐、音响与广告词合理配合?如何展现广播广告独特的声音魅力并产生视觉上的丰富联想?我们以为在广播广告制作中应该重视“三要”标准,即:广播广告制作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广播广告制作要激发受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张仲兰 《今传媒》2011,(7):96-97,124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对城市新闻广播节目而言,它就是播音和音响的艺术,"让听者身临其境"一直是广播媒体最根本的媒介属性和竞争根本。清晨,当广播响起,富于朝气、响亮悦耳的新闻节目总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说城市台新闻播音的语言美,赋予一个城市以速度感、时代感。然而,在城市广播新闻实践中,新闻播音有气无力,没有感情;引用音响假大空已成为广播新闻追求音律之美的拦路虎。"合适的人不说合适的话",广播声音构成的语言、音乐、音响三大要素不能和谐统一,背后反映的是广播新闻人声音再造责任感的缺失和浮躁心态。  相似文献   

19.
郑竑 《记者摇篮》2004,(6):30-30
同期声也叫现场声。是指在拍摄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新闻现场的各种音响)和现场采访同期声(新闻现场人物说话的声音)。典型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动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中最具魅力的声音。它能充分体现电视新闻声画互补、水乳交融的整体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录音报道的基本音响有两种,即主题音响和背景音响。直接反映新闻事物特点的音响叫主题音响。起着加强气氛和说明环境作用的音响叫背景音响。虽然背景音响从属于主题音响,但它的作用却是不能低估的。试想,采录联欢会若没有热烈的掌声作背景音响,采录集贸市场中的人物谈话若缺少嘈杂的叫卖声作背景音响,这样的录音报道,肯定打动不了听众,因为它没有现场感。在现实生活中,能作为录音报道的背景音响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雷声、风声、雨声、流水声等大自然发出的声音,也有鸡鸣声、鸟叫声、犬吠声等动物发出的声音:既有歌声、哭声、笑声、叫卖声等人发出的声音,也有乐器声、机械运转等人的活动引起的声音。上述这些可作背音的景响,是根据录音报道中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