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长乐 《今传媒》2016,(4):92-93
微信公众平台已被各类企业广泛应用于信息发布、产品营销、企业文化理念建构等领域,逐步成为继官方网站和企业刊物之后的新兴企业信息传播平台.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兴起后,"互联网+"时代企业宣传语境、媒介形式和传播内容的变化.从媒介融合、内容编辑方针等方面着手,分析企业整合报刊、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三大媒介平台传播内容,覆盖目标受众,取得预期传播效果;同时阐述了内塑企业文化、外拓市场空间的信息整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媒介触达了社会各个领域,也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不再只是传播信息的一种中介,而是融入到整个社会之中,参与并影响着社会事务的发展,推动着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本文着重阐述了媒介化与媒介化社会的理论渊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媒介化社会网络信息传播面临的风险,希望通过重视主流内容传播、回归新闻专业主义、持续加强信息公开、完善网络信息法规、提升媒体把关能力、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等措施,助力网络信息在媒介化社会中的健康传播,推动社会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新兴媒介早已超越信息交流的初始功能,转而成为人们感知外界的主要方式,我们已经进入了"媒介化社会".在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现代社会风险层出不穷,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在不断地被创造、被耗费,人人都在岌岌可危的环境中摇摇欲坠.通过梳理历年以来的危机传播,将现代危机传播研究置于新的媒介化社会背景之下,探讨危机传播研究的新趋势,并且试图构建跨域、协同的危机传播机制,从跨地域、跨领域两方面阐述政府、媒体、组织、公众如何协同并进,共同应对危机传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危机传播的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4.
刘晓丹 《今传媒》2013,(6):91-93
在风险社会,媒体是风险信息沟通系统中的重要因素。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中,媒体是重要的风险放大器,它通过传播风险信号、污名化、涟漪效应等,强化了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媒体传播和放大社会风险,还关乎新闻的选择和叙述方式上的建构逻辑。除了纸媒、电视外,研究媒体与风险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电影、科幻小说、互联网等其他新媒介。  相似文献   

5.
谢炀  侯丽萍 《传媒》2021,(7):95-96
智媒时代,随着互联网对公众生活的全面渗透,在线化、云端化、海量化信息集成的互联网渠道成为公共政策传播的主要端口,并形成了公共政策网络传播的新特性.互联网传播的多元性、双向性、高交叉性等特点,一方面,带动多圈层发声、私域空间高频互动、虚拟空间意见领袖平民化,从而深刻影响了公众政策议题设置和公众舆情走向;另一方面,公众政策传播与大众接收存在错位,公众舆论对政策传播本意的偏差误解,这种集体选择也为监管带来隐忧.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公共政策传播的特征,试图为网络公共政策传播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在风险社会,也生活在媒介社会。媒介传播从媒介渠道类型、媒介信任、媒介内容框架三方面影响了公众的风险感知。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官方媒介与非官方媒介使不同背景的公众风险感知产生差异。较高的媒介总体信任度则可以降低公众风险感知。媒介呈现风险事件时正负性内容框架使风险感知呈现差异化结果。媒介因素对于风险感知的影响以情绪、知识两变量为中介。因此,在应对风险事件时,媒介应维护品牌信任度,结合自身属性与细分受众发布有效内容,稳定社会情绪。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公众的影响力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社会媒介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版图,网络传播是其中最主要方式之一,口碑传播的力量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利用口碑进行传播成了当下被广泛采用的传播方式和公关手段.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和公关学的角度出发,对口碑传播的特性进行初步探究,分析口碑传播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媒介化的社会。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传播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覆盖和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媒介化社会对危机传播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影响:一是风险的媒介化迁移,二是媒介化风险的形成。现代社会风险的媒介化在媒介化的社会,大众媒介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知识源泉和认知参照。从另一个角度说,大众媒介成为社会生活的展示平台。而风险和危机同样也成为展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一切将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线索、知识背景以及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9.
黄晓军 《新闻界》2012,(15):72-75
传媒功能随着不同的社会语境而改变。当前,传媒面临着风险社会和新媒体两种语境,这两种社会语境带来社会的媒介化,风险事件成为媒介化事件。在媒介化社会中,传媒发挥功能时可能增加风险,也可能降低风险。政府和公众对传媒有着不同的期许,传媒功能的扩展与深化有着不同的限度。传媒功能的扩展与深化以专业标准为限度就能兼顾政府的工具限度和公众的需求限度,提升媒介素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宋佳蔚 《传媒》2021,(18):63-6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成为越来越多用户接收信息、传递信息的媒介,企业新媒体也开始探索企业短视频的发展之路.短视频具有碎片化、直观化、情绪化等特点,能够帮助企业新媒体更好地将企业动态和信息传递给公众.本文以中国石化抖音号为例,深入探讨如何打造一个传播效果好且具有亲和力的企业新媒体.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22):68-72
在传统媒体主导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时代,公众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也有人将其称为"媒商"。互联网全面勃兴、尤其是社会发展到社交媒体时代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愿景成为真切的现实,社会成员均在不同程度上介入社会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与这种媒介环境变化相适应,公众新闻传播教育也应实现从思路到举措的全面嬗变,其关键是将教育重点转向以"媒能"为标志的新媒介素养,拓展公众自觉运用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能力与技巧。同时,对于意见领袖、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应当实行有针对性、各有侧重的分层化教育,以契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激发了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表达欲望,网络谣言因此层出不穷,给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带来诸多挑战。社会管理是社会正常运行与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立足媒介传播规律及案例,阐释当前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与表现形式,并据此提出在社会管理视域下,网络谣言治理的过程性路径、源头性路径、基础性路径和自省性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网络媒体公信力现状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春 《今传媒》2009,(11):95-96
"公信力"一词,译于英文的"credibility",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许多机构在对公众信誉程度的考量上.媒介公信力作为信任落实在媒介中的具体情况,不仅关系到媒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个新的时代里程碑,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新闻传播.然而在网络新闻成为未来新闻传播业发展方向的同时,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却频频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4.
试论基于消费社会的广义大众传媒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消费社会和广义的语言学转向运动的兴起,广义大众传媒时代已经来临.日常生活符号化、文本创作全民化、公众媒介去阶层化、媒介传播私人化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和标志.  相似文献   

15.
张杰  聂茜 《新闻界》2023,(1):57-65
身处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个体对风险的感知除了亲身经历外,更多地是源于媒介提示的风险图景。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是风险的中介化,是风险的社会放大站。但伴随着深度媒介化,风险的社会放大这种线性传递观具有明显的解释局限性。随着行动者主体的增多以及行动者网络异质性的提高,媒介在呈现风险的同时,自身也在生成风险。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新媒体时代媒介化治理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层面如何传递风险信息,而在于如何减少因为媒介化传播产生的“次生风险”。行动者网络视角进一步明确了当下社会风险的本质,即作为网络的风险是多元行动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兼具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的非线性存在。  相似文献   

16.
从报纸到互联网,再到手机电视,人类已进入媒介化社会,随之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媒体异化就是其中之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指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终结性的物质实体。它包括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也包括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人类处于风险社会之中。任何国度都可能发生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此类事件成为风险社会中相当一部分风险的来源。处置风险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在另一维度上,人类社会又已进入媒介化社会。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用媒介化治理方式和其他方式一起进行社会治理,这是已有的实践。研究这样一个问题有着深厚背景。在重大突发风险事件中媒介化治理能力存在短板。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有自己的表征,出现了新变,使人们遇到了严峻挑战。而媒介化治理也有其特点、精髓,治理中须把握好尺度。中国媒介化治理的主要精髓有:在还原事实真相过程中体现公信力,在鞭挞丑恶现象过程中体现监督力,在形成国民共识过程中体现凝聚力,在实现技术赋权过程中体现扩张力。中国媒介化治理,须掌握好与依法治理的关系尺度、对舆论舆情的管控尺度、对自身作用的把握尺度。在处理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媒介化治理关系时,要严格遵循媒介化治理的客观规律:通过披露事件信息满足公众由事件激发的信息需求,通过设置舆论议题引起公众关注从而协调社会生活,通过舆论舆情作用于公众心灵世界发挥治理的效用。媒介化治理能力,是相关主体在进行媒介化治理的过程中所具备和...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所引领的基于交往的社会化媒体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兴盛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文化革命。在媒介化社会与社会化媒介不分彼此的社会空间里,交流与沟通成为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新问题。我们需要摆脱被国内严重误读的庸俗功能主义对策思维,探究以主体间性为传播视阈的长效机制,塑造以媒介为纽带,以人际传播为核心的去大众传播化的"间性文化"观,才能完成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环境风险冲突在我国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政府改善公共决策模式,增进风险政治沟通.本文以厦门PX项目和广州南沙石化项目的迁址议题为案例,分析大众传媒的风险传播过程、话语特征及其对政治沟通、公共决策的影响,揭示转型社会背景下媒介、公众与政府协商、冲突与互塑的政治过程,为我国社会风险的善治探寻实践经验.研究显示,大众媒介的风险传...  相似文献   

20.
尹瑛 《青年记者》2016,(5):24-25
近年来,高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体现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众高涨的权利意识和不健全的权利实践渠道间的冲突.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类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开放自主的表达空间,受到传播学者普遍关注,被视为具有“底层赋权”效用的媒介力量.①但事实上,借助新媒体成功建构传统媒体报道议程的议题多具备显著性、冲突性等可见要素,同时又关联到转型社会中公众具有共识性认知的社会问题,易于引发网友的共鸣和参与.而环境风险决策后果的不可预测性、隐匿性,决策影响的地域局限性等常限定了此类议题在新媒体上的舆论号召力,传统媒体在此类议题的民意表达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