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派的党报党刊,在新媒体时代逆袭。一个可资佐证的信息是,“新媒体排行榜”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11月的微信公号排行榜上,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的微信公号分居时事类账号的冠亚军,它们在总排行榜上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七,而第二到第六均为主打路况、穿衣打扮的生活类公号。除了这两个“超级大V”之外,具有官媒背景的“侠客岛”“学习小组”“海运仓内参”等微信公号,在排行榜上的名次也在不断攀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党报党刊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在抢占舆论阵地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2.
老派的党报党刊,在新媒体时代逆袭。一个可资佐证的信息是,“新媒体排行榜”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11月的微信公号排行榜上,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的微信公号分居时事类账号的冠亚军,它们在总排行榜上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七,而第二到第六均为主打路况、穿衣打扮的生活类公号。除了这两个“超级大V”之外,具有官媒背景的“侠客岛”“学习小组”“海运仓内参”等微信公号,在排行榜上的名次也在不断攀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党报党刊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在抢占舆论阵地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3.
王朝 《青年记者》2017,(28):19-20
近期,新华社微信公号粉丝数量已突破1000万大关,各项运营数据稳居媒体公号第一阵营;独创的“刚刚体”也火遍了网络,各类微信公号争相模仿,还吸引了业内的学术研究.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笔者作为负责内容的团队成员之一,也感受到了更多的责任与压力.  相似文献   

4.
微信公号已经成为争夺话语权的新战场。除了国家网信办推动设立的6万个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各党报党刊也正在跟数以百万计的"草根"公号抢麦克风。由于微信公号获取关注者的成本越来越高,每天都有很多单打独斗的个人公号进入休眠状态,而拥有资源、人力和资金优势的"国家队",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登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老派的党报党刊,已经在新媒体时代华丽"逆袭"。一个可资佐证的信息是,"新媒体排行榜"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11月的微信  相似文献   

5.
业界资讯     
《新闻战线》2015,(3):236
"人民曰(yue)报"等17个微信公号被依法关闭1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近期被依法关闭的一批网站、栏目和微信公众账号。共有50家网站、频道(栏目)以及微信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包括24家网站、9个网站频道(栏目)和17个微信公众号。有关网站、频道(栏目)、微信公众账号被关闭的原因包括:假冒党政机关或媒体名义发布虚假信息;发布涉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传播淫秽色情内容;不具备登载时政新闻资质违规登载时政新闻等。  相似文献   

6.
微信作为一款跨平台的通信软件,自推出起便以强劲的势头发展:从2011年初发布第一个版本以来,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6亿。①公众号是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近80%的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微信用户使用习惯上,新闻类公众号订阅率最高。微信公众平台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通过订阅新闻类公众号获取新闻信息成为一种潮流。由于微信“题文分家”的性质,读者只能先看到微信新闻的标题。如果标题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新闻内容将失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机会。因而微信新闻标题在诞生之初就被赋予“重任”,以其为切入口对微信传播状况进行研究,可以反映出现代大众媒体文化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蓉 《青年记者》2016,(30):79-80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健康信息传播也逐步得到媒介重视,并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微信崛起后,迅速成为医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清博指数中WCI排名前五的“医药代表”“CCTV-4中华医药”“医药观察家”“上海医药”“39健康网”等五家医药类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对追踪到的92条信息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医药类微信公众号传播的主要特征,分析其传播存在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医药类微信公众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璀 《青年记者》2017,(20):121-122
作为一款手机社交应用软件,微信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不断整合、拓展并演变成一种日常行为方式乃至价值认同. 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重要服务平台,为个人与信息、企业、组织之间搭建了多种有效的联动方式.自2012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以来,我国各大高校也纷纷加入微信公众号的大军,将其作为沟通校园内外的有效信息传播工具.“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高校官微”)区别于高校内部其他分支机构或者个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它以该所高校为账号主体并获得微信认证,⑦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受众群体,发布校内新闻,提供信息资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沟通,对内提升高校凝聚力,对外扩大高校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张雅靖 《青年记者》2017,(29):80-81
政务微信被称作“指尖上的政民对话”,它因其传播反馈的及时性、信息发布的高效率以及平台推广的普及性等潜在优势,在政府和民众平衡关系的建立、维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政务微信传播影响力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共产党员”“上海发布”“中国政府网”“中山发布”“佛山发布”“杭州发布”“珠海交警”“唐山交通安全微发布”“重庆交巡警”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从政务微信100强账号认证主体的级别来看,市属机构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数量最多,共计47个.①由此可以看出,不少城市积极发挥地域的优势,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便民服务、展现城市魅力的传播平台,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推动政务微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萍  刘佳 《声屏世界》2016,(6):58-60
微信是中国最大的信息平台之一。因其具有及时性强、交互性等信息传播特点,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为扭转颓势纷纷打造微信公众号,试点报刊、广播、电视的传播改革,与用户进行有效互动,涌现出大批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微信推送。诸如《人民日报》的“学习小组”、《北京青年报》的“政知圈”、上海东方报业的“澎湃新闻”、央视的“网络新闻联播”、湖南广播电视台的“湖南卫视新闻联播”、重庆广播电视台的“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江西广播电视台的“江西网络台”、赣州广播电视台的“GZTV赣州新闻联播”等。本文针对时政新闻微信推送编辑、内容选择、二手资料整理等内容,探析微信如何玩转时政类选题,让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受到用户青睐,提升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11.
任芳言 《青年记者》2016,(21):37-38
媒体类公众号名称的分类 微信公众平台中媒体类公众号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传统媒体在微信平台上的延伸,与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媒体形象直接关联;第二种是报社、出版社或网站等旗下负责运营特定内容的公众号;第三种以个人为主,主要发布原创内容,即自媒体. 这三种媒体类微信公众号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传统媒体的公众号会直接以其媒体名称命名,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一般在报社、出版社或网站旗下的公众号,命名时相对更自由,形式选择多样化,如“团结湖参考”“百度新闻实验室”等.  相似文献   

12.
刘蒙之 《出版科学》2016,24(4):88-92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社交网络与社交产品开始衍生出媒体属性,微信公众号成为人们获取资讯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许多传统出版社已开设大量微信公众号。本文基于清博指数数据分析研究传统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Top50的排名、原创文章比例、原创公号比例等运营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内容创作、团队运营、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方面提出些许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16,(33):117-117
最近,东方网旗下微信公众号“新闻早餐”因发布的《为什么街上香喷喷的烤鸭只卖19元?》涉嫌造谣和传谣,被腾讯封号七天。对于东方网负责人提出的异议申请,腾讯方面作出反应,认为处罚决定没有违反国家现行的规定,因此坚持暂时停止该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的权利。笔者认为,这场争论有可能涉及我国互联网络监管的程序以及审查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使得“学术”“阅读”“生活”以及“社交”等之间完美融合,部分新闻传播类学术公众号取得了较传统学术期刊更深刻的渗透力和更广泛的影响力,探讨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和发展困境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目前本学科内主要期刊公众号在功能定位、管理理念、运营方式以及内容来源等方面与微信公众号本身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其在问题来源、方法指导、内容建构、活动营造以及学术争鸣等方面并未起到理想效果.拓宽内容来源渠道,增强学术凝聚力,增加分享价值,进行媒介批评和媒介素养教育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一个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5.
薛峰 《青年记者》2016,(35):83-84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与建设 2012年8月,腾讯公司开发出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用户即可与特定群体实现全方位沟通.2012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成为首个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官微”)的高校.调查显示,高校师生使用微信的频率非常高,高校如何利用好官微发布信息,实现互动,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新媒体领域的主流产品.有别于微博“自媒体”式的快传播,微信的“公众订阅号”更具有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属性,实属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法治类报道属于严肃新闻,在贴近性、可读性和娱乐性方面先天不足,法治类媒体怎么运营微信公众平台,进而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新的价值?福建法治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峡法治在线”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提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的质量和传播质量,扩大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文章提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优质内容创作的7个思路,即论文精简碎片化改编、综合汇编二次加工、全面信息的局部提炼、创作科普帖、抓新闻蹭热点、H5创作和改编、征集原创内容.文章还通过多个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优质内容创作实例,证明优质内容创作思路和技巧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资讯情报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34-34
<正>网信办"微信十条":违规公众号将限制发布甚至关号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又称"微信十条"),规定公共信息服务公众号需向主管部门备案,公众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违反规定公众号将限制发布甚至关号。新规还规定用户须签订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等"七条底线"的协议,"后台实名"。  相似文献   

19.
李蓉 《采.写.编》2024,(1):113-115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与社会新闻的接触途径不断增多。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广泛应用,微信、微博等APP软件层出不穷,此类软件不仅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同时,在新闻传播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本文对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简单阐述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优化,旨在提升微信公众号的实用性,为公众提供更为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20.
微信自从发布至今,用了4年多的时间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超级APP,全球拥有超过11亿用户,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公众号作为微信的特色项目,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和丰富性,给微信增添了生命力.微信5.0版本中,公众号被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然而,“腾讯新闻”公众号并不属于订阅号或服务号的范畴,而是作为一个内置插件,直接显示在好友消息列表之中,每天群发2条消息.另外,其聊天界面底部也没有自定义菜单的项目,这些都与订阅号和服务号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