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中国纸媒的自我拯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国伟 《传媒》2006,(6):17-19
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观察,互联网在问世之初便孕育着惊人的潜力,并释放出巨大的爆发力.从媒介受众数量的成长来看,获取5000万受众所需要的时间,报纸是50年、广播是30年、电视是15年,而互联网仅仅用了3年.  相似文献   

2.
品牌是电视传媒整体形象高度集中的反映,是电视传媒在传播信息、与受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核心价值,对电视传媒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要时刻关注电视传媒品牌的传播策略问题。本文以凤凰卫视为例,对电视传媒品牌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核心阅读: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也改变了产业格局和视频播放体系。现在的电视越来越像电脑,电视受众已是基于互联网的受众群体。电视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电视服务势必走向大视频云应用时代,平台化、移动化与大屏化将成为视频产业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华数传媒积极应变,创新电视服务业态,迎接电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传媒之间存在着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融合发展趋势。在三网的融合背景下,电视传媒新闻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迎接着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平台中,信息需求变得多元化、网络化和开放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内容和形式也要求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受众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网融合对传媒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观众的群体特征,并提出了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挑战传统传媒从因特网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到现在,短短的几年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逐步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业内人士在真正认识了网络之后,把互联网称为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媒体,并惊呼它已经开始向传统传媒挑战,也就是说,互联网已经成为电视传媒不得不面对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首先,就是互联网络争夺电视观众成为其访问者。以美国为例,自从出现了国际互联网,其电视收视率减少了30%;在中国.尽管互联网用户数量和电视的受众面尚相差悬殊,但互联网的扩张规模和用户数量…  相似文献   

6.
陈兵 《当代传播》2007,24(3):52-54
传媒品牌是受众与传媒机构之间的一种紧密关系与深刻体验,其核心价值的形成需经过理性价值层、感性价值层和象征性价值层这三个层面.传媒品牌定位需要经历五个步骤,即建立参照系、利用相似点与差异点、选择品牌定位方式、形成定位识别、建立品牌个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中央电视台为首的传统电视媒体遭遇了根本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开始转移到互联网上看电视,传统电视靠垄断稀缺资源形成的优势逐渐被新技术终结,电视的媒体价值不断受到质疑,广告也不断从电视流向互联网.在此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在依托传统电视优势的基础上,如何实施新媒体战略,加快与新媒体的整合,坚守其在传媒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成为电视媒体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付费频道的竞争趋势在电视媒介产业化、市场化的环境下,电视频道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也就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和价格。因此,在电视传媒机构与电视受众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所以,看电视收费也就自然而然了。  相似文献   

9.
陈燕 《新闻前哨》2005,(9):63-65
一、电视平民化的形成基础在早期的传媒理论中,传媒发出的信息理所当然地会被受众接受,是一种刺激-反应模式,传播者占有主动地位。传播者坚信,任何强大的宣传力量都会对受众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从而轻易改变他们的观念甚至行为。这种传播者为中心的观念导致传媒与受众关系的不平衡,受众心理、受众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今,当电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的时候,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电视从业者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电视媒体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传播者,相反,受众的作用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传媒市场渐趋开放,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兴数字媒体迅速崛起,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受众和广告收入不断流失,覆盖面、渗透率、影响力呈现不断下滑的态势,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传媒业渐入平均利润时代.然而,传媒市场上的媒体数量却仍在不断膨胀,不少中心城市的受众平均可以接触到几十家电视台、十几套广播电台、几十种报纸和杂志.  相似文献   

11.
所谓"电视传媒的倾向性",是指"电视传媒在报道和评述新闻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基本倾向"①.众所周知,电视媒体报道是公众了解有关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其议题选择、表达形式等方面会给受众提供认知框架;媒体所拥有的话语权也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受众的思想.如果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影响他们对有关事物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2.
电视传媒需要不同层次与范围的受众的参与,单一的受众群体不能促进电视传媒的市场化发展,这就需要提高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现就如何提高财经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提出如下三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文萃     
《视听界》2004,(3)
数字技术将深刻改变现有传媒格局2004年第2期《电视研究》登载陆小华的文章:《数字媒体观与传媒运行模式变革》。文章指出,所谓数字媒体观,就是把一切基于电子技术的传媒形态都视为具有共同技术内核、运用规则、分享基础的统一体;不同形态的传媒,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都是基于数字技术内核及其运作规则、分享基础的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手段。数字技术为不同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也就为不同传媒形态或业态(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报纸、刊物等等)的聚集,提供了新的基础,提供了分享资源和影响力空间的内在机制与条件。基于数字媒体观,传媒集团间不同部分的位置,价值就可能需要重新估价,重新寻找其管理、利用方式,传媒集团外部的诸多资源具有什么样的投资价值,就需要重新认识。这可能使传媒间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进步带动各行业蓬勃发展,在传媒领域,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以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移动电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凭借便携、高速、互动等突出优势获得了受众的关注和认可。新媒体改变了受众固有的接受外界信息、感知发展方向的方式,同时也使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遭遇了受众分流的冲击。2014年是我国媒体融合元年,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各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传媒领域形成新格局。这一背景下,电视媒体该如何完善工作、谋求创新,真正做到顺应时代,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挑战,是社会各界共同瞩目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受众本位“理念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尧 《今传媒》2009,(6):57-58
"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媒在新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帮助受众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陈崇山老师的《受众本位论》一书,针对受众与传媒的关系提出了受众本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受众需要通过电视传媒获取实时资讯与信息。这就使得新时期电视传媒采编工作备受各方关注与重视。本文试针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一、基层电视传媒采编优势分析(一)基层电视传媒采编对于新闻资讯的获取更加便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兴传媒技术的发展,当前全球电视领域的竞争也进入到追求实时新闻、与受众互动的时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频道在经历了2006年的整体观众下滑之后,从2007年以来开始实现观众人数的回升;美国有线电视网三强CNN、Fox News和MSNBC的竞争已扩展至互联网领域,以期在新领域继续吸引受众的眼球,实现经营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全国组建了60多个试点集团 “传媒”系“大众传媒”的简称,即“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体”。同一种符号可以用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大量复制、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媒介,属于大众传媒。其中以新闻和时事评论为重要内容的就属于新闻传媒。  相似文献   

19.
每一次技术革命均会给传播业带来新的契机。在这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资讯科技时代,全球有!亿人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传播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改变了,网络已成为涉足大众传播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风起云涌,对现存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构成实际威胁和冲击被称为全媒体的网络媒体"网站#立足伊始,开始全面争夺传媒市场,走上一条仿效传统媒体的盈利道路;以新闻赚取点击率,争夺目标受众,用广告获取利润来源。一、传统媒体用变革应对挑战,广泛开拓网上空间,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在互联网面前,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优势开始弱化…  相似文献   

20.
章宏法 《新闻实践》2013,(11):14-15
读者,是指报刊等出版物的阅读者.用户,是指某一种技术、产品、服务的使用者.报业将自己的受众称为读者,而互联网将其具有媒体属性和功能的那部分产品的受众,与其他产品的使用者一起,统称为用户.传统媒体数字化实质上是互联网化,伴随报业的全媒体转型,受众结构也发生变化,由读者时代进入用户时代.虽然都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但报纸读者与传媒用户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