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看到1928年3月21日《晶报》上有一篇《吕碧城抱病伦敦》,后在1928年8月29日的一份小报《福尔摩斯》报上,又看到一篇《吕碧城托友觅屋》,心想吕碧城一定是个非凡的女子。回家之后再查资料,果然发现吕碧城与秋瑾有着不一般的友谊,而且两人的名字一度还曾“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彭燕 《新闻爱好者》2011,(5):102-103
吕碧城是我国第一个女编辑,与《大公报》有着极深的渊源,在《大公报》的经历是吕碧城一生的转折,对其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吕碧城在《大公报》的主要活动:与《大公报》的结缘,写了大量关于女子教育、女子独立和针砭时政的文章以及与秋瑾的结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市报人》2010,(9):90-90
吕碧城(1884-1943)安徽旌德人,中国第一个报纸女编辑,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出现了很多德高望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女性,为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学术和精神财富。慕容莲生所著的《先生好美》(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以杨绛、张充和、冰心、林巧稚、陈衡哲、冯沅君、林徽因、吕碧城等8位民国女先生为描绘对象,全方位展示她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和学术风范,可以说是第一本为"女先生"们集体画像立传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飞花拾零     
中华巾帼第一人班昭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卫铄 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武则天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太平天国).康同壁 中国第一位去西天(印度)的妇女.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妇女运动发展史,而近代史上的妇女报刊宣传活动,为妇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呐喊和推动的作用。中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第一张妇女报刊、第一次妇女办报刊高潮,都产生在近代中国。回眸史海,她们的女子豪气令人钦佩,她们的献身精神和优良办报传统,是值得当今的妇女报刊和我们广大女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发端于戊戌维新运动。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是裘毓芳。她开我国妇女办报活动之先声,其历史功绩不可抹煞。裘毓芳,字梅侣,笔名梅侣女史,江苏无锡人。她是戊戌时期著名的才女之一,精通文史,兼懂英文,  相似文献   

7.
翻开她的简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映入眼帘:她是中国第一位参加世界比赛的残疾人女子举重运动员,是我国残疾人女子举重世界冠军,是中国残奥史上第一枚女子举重金牌获得者。1994年,她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轮椅举重锦标赛上,夺得40公斤级3枚金牌,破3项世界纪录,从此开始了她的夺冠生涯,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在1994年北京第6届“远南”运动会上,她夺得40公斤级两枚金牌,破两项世界纪录,是本届运动会首枚金牌获得者。  相似文献   

8.
记者感言     
索取与付出据报载:有一位青年女残疾人英子,在哈尔滨市赫赫有名。她身患罕见的全身性神经肌肉萎缩症,导致高位截瘫,她在与残酷的病魔斗争的同时.以惊人的毅力自学完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并创办了哈尔滨第一家“女子庇护所”和主持多个“青春热线”。身残志坚,自学成才—一“张海迪式青年”,赞誉和鲜花曾一度簇拥着她,在香坊区,乃至整个哈尔滨,她都因“杰出青年”的感人事迹而被多家媒体报道。1998年6月.英子搞下了“女子庇护所”的牌子,离家在外租下了一处小平房,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开办起“英子有的”声讯热线。但人们想不…  相似文献   

9.
每次出国参赛。许昱华都会准备一套领奖服,但这次赴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参加国际象棋女子世锦赛时,她没有带。因为2005年底的怀孕,许昱华训练开始不系统,这让她对已备战了近两年的2006年世锦赛不再寄予期望。在比赛中,她却出人意料地接连淘汰了俄罗斯老中青三代好手小科辛采娃、卡娃列夫卡亚和马特维耶娃。3月25日。许昱华在决赛中战胜俄罗斯名将加里亚莫娃,夺得象征女子象棋个人最高荣誉的世锦赛冠军,也因此成为中国继谢军、诸辰之后的第三位“棋后”。同时成为女子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一位囊括了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赛所有冠军的“三冠王”。更有人认为她将成为中国国际象棋新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0.
丁颖 《东南传播》2015,(8):161-163
清朝女权思想迎来一波高峰,报刊报人进行女权启蒙,各界人士呼吁女权活动和女学创办,以秋瑾和吕碧城为代表的女权运动者规划女权道路,企图尝试构建女权"公共领域",维新派也积极推动女子觉醒,但最终清末女权仍旧惨淡收场。本文将探索维新时期在现实和理想中探索的女权报刊和报人主要的路线和失败的症结。  相似文献   

11.
裕德龄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是慈禧太后的御用翻译,也是光绪的英文老师,她以"德龄公主"的笔名用英文向西方世界讲述了真实的中国和宫廷。本文将对这位传奇女子的传奇经历和历史贡献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汤力  闵小梅 《兰台世界》2014,(12):127-128
裕德龄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是慈禧太后的御用翻译,也是光绪的英文老师,她以"德龄公主"的笔名用英文向西方世界讲述了真实的中国和宫廷。本文将对这位传奇女子的传奇经历和历史贡献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肖双剑 《军事记者》2009,(12):24-25
陆海鹰的生日是11月8日——记者节,全中国所有新闻人自己的节日。因此,她被同事们戏称为“一个天生的记者”。陆海鹰经常形容“长江韬奋奖”是每一位中国新闻人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也正是缘于这种信念,她在新闻道路上不断登攀,最终成为海南新闻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相关链接:陈衡哲(1890—1976),生于江苏常州武进,祖籍湖南衡山。她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中国最早官费留美女生之一,也是中国的第一位女教授,出席国际太平洋学术会议(连续四次)的第一位中国女学者。因其出众的才华,在国内和国际都具有一定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有才情、有个性而学识又高的女子,婚姻大多很难美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11日,“胡润百富榜”公布了中国第一位女首富,这一桂冠第一次由黑龙江人张茵摘得,并以270亿元身价问鼎“胡润百富榜”。她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独立创业女性,胡润率先抛出了最大的一匹“黑马”,张茵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被胡润称作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49岁的张茵,凭借旗下的玖龙纸业于2006年3月在香港的成功上市,以270亿元身家摘得本年度的胡润富豪榜头名。成为中国女首富的第一天,张茵的上市公司玖龙纸业的股价上涨2.7%,于是张茵财富一天之内又增加了逾17亿元人民币,达287亿元。随着股价攀升,第二天,张茵身价又多出了10亿元。  相似文献   

16.
祁建 《兰台内外》2008,(3):60-60
1924年春,杨荫榆开始担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之出名,源自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在文中给了我们一个鲜明的杨荫榆形,象:专制独裁,行为可憎,面目狰狞,十足一个反动军阀的帮凶、封建余孽的化身。但杨荫榆一生的另一面又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的中国,晚清政府势力日趋衰弱,刚刚兴起的北洋军阀还未发展完全,各党派利益冲突刚刚突显,此时中国的公共领域处于不断发展向上的势头,中国早期的女报人们也在进行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如秋瑾、吕碧城之流,她们办报纸、建团体、闹革命,企图建立一个女性能够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的公共领域,虽然最终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是她们对此的尝试值得我们铭记。本文对以秋瑾、吕碧城为代表的近代女报人如何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这部重读张爱玲的著作,着重于从历史缝隙中找到这位民国“临水照花”女子在创作中对历史、女性的论述与传统男性论述的差别,以及她的论述与权力架构、历史文化范畴和性别意识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方式的重读,对于我们认识张爱玲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及其与性别政治的关系,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0年4月北京电视台一位年轻女记马嘉接到一个任务,采访被称为北京警方“打拐战役实战阶段的第一案”。在此之前对这个案子报纸上披露的情况是:一位叫康明娥的女孩从小失去父母,哥哥把她拉扯大,可14岁的时候,不幸被人拐卖给一个姓刘的农民并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对少女如何被拐和“小母亲”的路该怎么走的问题,北京媒体热烈地讨论过一段时间,好心人纷纷向康明娥兄妹捐款捐物,设想如何帮助她。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约访郭镇之教授是一直以来的心愿,这位默默耕耘于清华园的知名学者有着一连串值得称道的求学履历:1979年,她是新中国第一位专治中国广播史的研究生;1985年,她成为新中国最初的新闻学博士生之一,1988年,完成了首部研究中国电视史的博士论文——《中国电视史稿》,从而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新闻学的女博士……而在诸多“第一”光环的笼罩下,已是蔚然大家的郭镇之却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温煦与亲和。在一下午的畅谈中,女先生始终坦诚相待,真应了明代李贽的那句,“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