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小学低年级是阅读能力培养的起步的阶段。那么,怎样培养第一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激发兴趣——学生主动阅读的前提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阅读语文的训练,旨在培养成熟的理解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文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不仅仅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课程,还能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也就是阅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最初级阶段,那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并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学会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体现在个性化阅读上。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能使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良好习惯、审美能力,一直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关注的问题。老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迫切的求知欲望,使小学生尽情享受语文中的语言美、文字美、情境美以及故事美,使孩子幸福的生活、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黄国敏 《考试周刊》2014,(30):39-39
正中考阅读题分值占总分值的近一半,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语文课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依托课堂教学,从平时抓起。一、引趣激兴,激发阅读渴望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事物成功的开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通过介绍作者的轶文趣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  相似文献   

8.
正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而听说读写中最最重要的则是读,当然这个读不是指简单的读文章,而是指一种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应该运用  相似文献   

9.
阅读过程是艰巨的脑力劳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阅读兴趣,学生会主动地去阅读,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将得到提高。如果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甚至把阅读看作是“负担”,那么,无论如何是读不好的。既然兴趣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老师应注意激发并指导学生的阅读动机。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要使学习的兴趣产生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产生于一些与事无益的事物”。所以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针对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使他们逐步学会阅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王田英 《陕西教育》2009,(7):106-106
一、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指的是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它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因条件。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初中新编语文教材选录了大量的优秀文章,注重知识、能力以及情理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健康个性以及刨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教材尤其是阅读课文所选作品文字优美易懂,美文背后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知道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将来的继续学习。笔者认为,作为基础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立足于保证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语文阅读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去阅读甚至更深的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字的感情和文字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体验情感,可以通过问题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发挥想象使学生领悟情感,也可以通过调动氛围与学生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情境再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强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勤于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那么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提高学生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所推崇的终身教育思想,其目的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养成终身阅读习惯。因此,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在课堂上挖掘语文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思维进行群文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愿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做学生群文阅读的启蒙者,做学生群文阅读的点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