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2年12月10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为马尔克斯颁发了诺贝尔文学奖。各国文学评论界都对马尔克斯作出高度评价。英国《泰晤士报》说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伟大的小说家”;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样是拉丁美洲的作家聂鲁达,称赞《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翰·巴思说《百年孤独》是“本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阅读这部作品时,“如同阅读《堂·吉诃德》《伟大前程》和《哈克尔贝里·芬历险记》一样引人人胜。”  相似文献   

2.
马尔克斯于1967年写出了《百年孤独》,并因此于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本人也就不再孤独了——或者说,也无法再孤独了。他打破的不仅是个人的孤独、他的祖国哥伦比亚的孤独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而且还打破了世界的孤独。人类集体的孤独感,造就出勇于反抗孤独的作家——他们在孤独的挤压下,成为一股与孤独敌对(而不是妥协)的势力。马尔克斯更是其中旗帜鲜明的一个挑战者:“面对压迫、掠夺和孤单,我们的回答是生活。无论是洪水还是瘟疫,无论是饥饿还是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3.
百年的孤独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名著。我借用这个名字,只想表达对伽利略悲剧一生的感慨——那是一个“苦”字。 也许“苦”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已经变得陌生和遥远了:除了那些还生活在边远贫困山区的孩子之外,恐怕没有谁能说出个中滋味了。但是,“苦”是能够造就人精神世界的,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归根结底,就是从这个“苦”字中走出来的——探索就是艰难和孤独的。  相似文献   

4.
"孤独,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的话,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孤独》以小镇马贡多为背景,以布恩地亚家族为描写线索,对这个家族进行了一番观照和审视。揭示出整个家族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社会的孤独的悲剧,似乎加西亚.马尔克斯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孤独而写孤独的。所以,孤独就成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唐四艳 《柳州师专学报》1995,10(4):27-30,54
魔幻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中期起盛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流洙。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则是该流派的代表作,它在主题、手法方面起了楷模作用。末文着重探讨孤独的成因,表达孤齄的方式和意图,以透视马尔克斯所表现的拉美人民团结向上、渴望理解的情绪。记住过去,以更好地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6.
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部奇书。作品的孤独精神是拉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社会境况和精神状态的象征,它意味着停滞与倒退,放弃与消遁。文章旨在探讨“孤独”的深层含义及其对历史与现实的借鉴意义。人类要生存,国家民族要进步和发展,都必须战胜“孤独”,团结协作,广泛交流,增进了解,共同提高。在这方面,《百年孤独》以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奇妙而独特的参照范本。  相似文献   

7.
《百年孤独》是一部关于孤独的“大词典” ,它向我们展现了孤独的种种内涵。在马尔克斯的笔下 ,孤独是一个挣脱不了的怪圈。主人公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自己孤独地走向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植根于拉美大陆的一株奇葩。作家用他那娴熟的笔触,引导我们进入一个痴迷忘返的幻境。这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瑰丽无比的世界;一个人类心灵颤动着的世界……西半球中部的大陆上,到处是肥沃的土地。这里气候适宜,植被繁茂,河流纵横,充满生机。马孔多是这个绿色王国中的一个小镇,布恩地亚家族是镇上最大的家旅。她  相似文献   

9.
加西亚.马尔克斯不仅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叩开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门,其短篇小说创作也是异彩纷呈。文章从整体上理出一条贯穿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创作的主线,并大体上概括出涵盖其大部分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作家·视野”是我们在原有的“作家村”栏目基础上进行扩展,以进一步展示和介绍作家、作品为主题的板块。栏目放眼世界,向你推介最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力图对大家有所启发。本期介绍的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格字)  相似文献   

11.
现代西方哲学发现了孤独痛苦是人生的本质,于是孤独便成了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人生和创作是其注脚。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其深刻而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拉美现代文学的奇观,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它将魔幻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特别是它为我们讲叙了一个真正的“魔幻故事”。本文试图把这部长篇小说解读成一个浓缩的有始有终、单纯的“故事”。此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本文把这故事的开始拟定为“魔幻大比拼”,而后发展成“孤独四重奏”,在“预言三则”里达到高潮.而预言则指向了“轮回的原点”,此时故事宣告结束,完成圆满的叙述。  相似文献   

13.
武芳 《文教资料》2009,(27):21-24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的一部力作,它以启示录般的内容给哥伦比亚人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人民指出了一条如何摆脱孤独和落后现状的道路.孤独是马尔克斯创作的核心主题,这不仅表现在作品中,应该说他的创作一开始就描写着这种情绪,并且浸透在他的整个人生中,同时这种情绪还一直通过时空的蔓延也渗透到了读者的阅读之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孤独导致绝望与民族的覆灭──浅析《百年孤独》主题之一余明芳多米尼亚《此刻》杂志发表文章说:“只要人类存在,人们总会谈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一九八二年在宣布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时指出:“在加西亚·马尔克斯创造的这个...  相似文献   

15.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在《百年孤独》里 ,郁闷、忧伤、孤独的气氛笼罩始终 ,布恩地亚家族的人从他们的眼神中 ,一眼便认出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神情。这里就孤独原因作以下探讨 :从自身原因看 ,布恩地亚家族因袭着愚昧、迷信、保守等落后土著民族共有的缺陷基因。布恩地亚就是因为愚昧迷信迁徙旅行进入马贡多的。乌苏拉的祖母被西方海盗的枪炮声吓得坐到烧旺的火炉上 ,成为终身无用的妻子 ,从此拒绝参加一切社交活动 ,并且自我封闭到拒绝住有窗户的卧室 ,这样…  相似文献   

16.
百年孤独缘何在──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析金德琅《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代表作。正是这部小说,铺垫了他迈向诺贝尔文学奖圣坛的道路。美国出版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在介绍马尔克斯时称赞:“他的史诗般的《百年孤独》也许可以算得上是当代拉丁...  相似文献   

17.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看来,拉丁美洲的孤独情结首先在于人们不懂爱情。因为孤独而追求爱情,因为不懂爱情而更加孤独,这是凭着本能欲望生存,并且下意识地锁闭自己的拉美人的一种精神怪圈。对拉丁美洲孤独情绪有着深刻体验的作者试图把爱情当成医治人生孤独和苦难的药方。他对爱情和孤独这两种生命最基本质素及其辩证关系的探索,是《百年孤独》生命启示录般的内容重心之一。  相似文献   

18.
走出孤独 他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他的手里拿着一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对一个双耳失聪的孩子来说,孤独似乎是他的宿命。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表现了马尔克斯把“小世界”和“大世界”相结合的审美体验。从艺术观念说 ,这是一种以“魔幻的现实”和呼唤文学相结合的文学观 ;从艺术风格说 ,这是一种以严肃的内容与荒诞形式相结合的夸张象征为主的现代主义风格。这种审美体验和艺术特征 ,来源于马尔克斯的“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使其失真”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飞鹏 《考试周刊》2014,(66):15-15
《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巨著,虽然加西亚·马尔克斯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了《百年孤独》,这部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是当代文学的瑰宝,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骄傲,还是马尔克斯对整个民族的思考。孤独是《百年孤独》的主题。本文着重研究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奥德里亚诺·布莱迪恩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孤独人物,从他们的经历看作者要表达的孤独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