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邱磊 《山东教育》2012,(Z5):125-127
在各种"教育"满天飞的时候,哪怕身为学校管理者,我们也往往搞不清学校到底为何存在,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近读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发现他对学校定位和功能有着发人深思的论述。问题是,教育中人有多少知道杜威,知道杜威的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人是依赖于社会环境而生活的,是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而存在的。美国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主张。陶行知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基本观点。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多处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人是依赖于社会环境而生存的,是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存在的。美国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主张。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多处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  相似文献   

4.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多的针对受者即普通大众.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5.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对学校教育思想主要由"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五步教学法"构成。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作为杜威的学生,他学习了杜威教育思想。回国后,他根据中国当时社会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运动,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及"五路探讨法",创建了"生活教育"理论。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均产生了影响,两人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一、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我国著名教育家,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20年代杜威先生曾指出:专门化的教育(学校教育)内在地隐含着脱离生活的可能。这句预言式的话语在今天似乎已得到全面见证!传统的品德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造成学生"言不由衷","知行脱节"。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生活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把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国化,为我们教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家杜威也曾提出"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而生活也具有教育的意义。在教育发展史上,杜威和陶行知都曾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论述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今天重读杜威和陶行知,我们感受到的是众多的启迪,尤其是对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具有很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刘建英 《教师》2010,(10):122-123
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多的针对受者即普通大众。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11.
葛晔雯 《教师》2014,(1):95-95
正"教育即生活"——这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一条教育理论,是一种崭新的、有别于传统教育的理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然而,传统的学校教育经常会出现学校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那是暖房式的教育,是真空的教育。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要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12.
留美回国后,陶行知即融入“新教育”潮流。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他于1927年3月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开启其“生活教育”系统实验;其后,又在上海创办别具组织创新的山海工学团、在重庆创办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育才学校,进一步丰富其“生活教育”的理论内涵。持续不断的多样化学校变革范式探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源泉,也是其吸纳杜威思想滋养、进而又超越杜威的奥秘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生活的生命价值——从《民主主义与教育》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完成了对二元论哲学的超越,建构了新的教育理论,但他的学说还只是理论性的,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杜威的科学取向、工具态度和理性主义立场,使他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情感、人的生命;同时也使得他未能从生命的角度去考察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他的理论中,生活价值是自明的。我们可以将教育生活视为生命的场景与条件。教育生活需要在现实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悄然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也为今天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提升学校办学的积淀,宜川中学附属学校提出了"热爱生活,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教育和生活的关联是一个关乎教育观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的问题。我们对教育与生活关联的中心理解是:学校教育是生活。以此核心理念为指导,我们进行了系列化的教育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教育革新家。他早年留学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受到当时进步教育运动代表人物杜威教育思想的启发,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把杜威的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颠倒过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新主张,创造了生活教育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师从于杜威,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创造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这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杜威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以及"教育即生长"等重要的观点.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应该生活化,教材应与社会生活联结在一起.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社会发生转型的时候,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往往是旧意识形态苟延残喘的最后一块土壤。为了建构教育中的时代精神,杜威于1896年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亦称“杜威学校”)。在杜威学校中,研究性学习居于核心地位。在杜威看来,研究性学习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并为了经验;在生活中、由于生活并为了生活;它不仅是理智的,而且是道德的。学生所从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形态是主动作业。  相似文献   

19.
韩润娟 《考试周刊》2012,(56):133-133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就是社会,教育就是生活。"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要让学生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生活的技能,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教育离不开生活,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杜威学校改革思想是其学校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通过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提出了学校改革的基本设想。杜威认为,传统学校与儿童生活相隔离,教育目的和内容缺乏有效联系。现代学校作为整体教育机构和作为整体生活的有机结合,是联接社会多方面生活的中心,儿童在与多方面生活的联系中成长。杜威学校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学校要参与社会的变革,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杜威的学校改革思想反映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