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以“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已很明确,由过去的“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发展到了目前的“培养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再过多地侧重于有关计算机技术性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把目标转移到内涵更丰富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来,如学生的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道…  相似文献   

3.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见,信息技术课堂不仅应是信息技术知识传递的殿...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换句话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良好的信息素养应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应包括: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获得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为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把信息技术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更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学习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不是中学高考科目,学生并不重视,认为没有多大用处。  相似文献   

11.
刘晶 《青海教育》2009,(9):91-91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新大纲明确提出应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这要求我们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积极应用体验成功这一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研究、探索;大胆地展示、交流,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已经普遍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和其它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出一套适合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是对我们教师的迫切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素质教育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思想,为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才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本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归纳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榆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的基础。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李冬辉 《成才之路》2010,(33):24-24
信息化社会要求人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也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以此为目的,在理论、上机、社会实践等类型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信息素养,以及在信息环境下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任务驱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为适应社会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屈丽丽 《考试周刊》2014,(59):110+115-110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有的基本素养,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和利用网络,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合作学习的手段,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就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学习。事实上,小组学习已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不是中学高考科目,学生并不重视,认为没有多大用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