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五斗米道与巴蜀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斗米道与巴蜀文化王纯五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正一道")是东汉后期在巴蜀土生土长的宗教,经过道教创始人张陵及其孙张鲁等人的传道弘教,发展成为中国道教初创期的主干。《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鲁字公棋。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  相似文献   

2.
巴蜀道教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巴蜀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天师道由此地而传播全国,传承近两千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而巨大。然而长期以来因基础研究薄弱,尚无一部系统全面的四川道教史著问世。有鉴于此,四川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龙显昭、黄海德、蔡东洲、杨超、查中林诸先生于1994年起致力于巴蜀道教碑文研究,并获准为四川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经过几年的辛苦耕耘,汇聚而成的《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新近问世了。笔者因某种关系,得以先睹,故不揣浅陋,简为评介。《巴蜀道教碑文集成》由四川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前蜀宫廷队舞《折红莲》在继承前代采莲舞的同时亦有新变,道具装饰华丽精巧、舞台构思新颖独妙、场面气势盛大恢弘、技术设备先进高超、致词长歌等程式设计,为宋代队舞《采莲舞》的定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前蜀后主王衍喜舟戏、崇道教,尤好宏大奢华的聚会及演出,故创制了带有道教情韵的大型队舞《折红莲》,此舞或代表了前蜀乐舞的最高成就。《折红莲》在后蜀宫廷曾多次演出,经雅化后,与《回鹘》队舞等一起,随入宋的官员及乐工传至北宋宫廷,推动了宋代宫廷乐舞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巴蜀文化图典》和《四川50年图集》首发式,于1999年9月27日在成都蜀兰大酒店隆重举行。这是四川、重庆两地1亿1千万巴蜀儿女向新中国成立50周年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在此,我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四川省老领导、编委会名誉主任杨超、杨析综到会。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席义方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了两图集的出版发行。编委会主任、四川省社科院院长刘茂才教授作了工作报告,重庆社科院院长俞荣根教授宣读了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滕久明的书面发言。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打电话表示热烈祝贺。巴蜀文化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5.
廖永祥先生编纂的《蜀诗总集》近期由天地出版社出版。是书共分十二卷 ,辑录自先秦至清末蜀中诗人二千三百余家、诗作近万首。乃先生穷十年之力 ,参阅史料文献四百三十余种 ,精心结撰而成。近年来巴蜀乡邦文献之整理 ,是书堪称巨著。笔者有幸先读 ,以为是书虽未能尽善 ,然发凡起例 ,甚有功于学术。一、发幽阐微巴蜀素称文献之邦 ,名公巨子辈出。正如先生所云 ,“巴、蜀素好文雅 ,其来久远” ,“自昔江汉炳灵 ,岷峨毓秀 ,以山水、文学著称 ,诚文雅之渊薮”。前人所辑 ,如《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蜀藻幽胜录》、《锦里新编》、《蜀文…  相似文献   

6.
再论黄帝与巴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论黄帝与巴蜀谭洛非,段渝在《论黄帝与巴蜀》①中,我们提出:地处西南的巴蜀文化,是一支与黄帝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复合型文化;无论中原文献还是巴蜀文献所传黄帝与巴蜀的关系,其基本成分无可怀疑,并非战国秦汉间人士伪造;近年考古新发现也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  相似文献   

7.
出土唐人墓志对益州(成都)府及其郊区州县城市经济的繁荣富庶多有涉及,而且形象生动,是唐代城市经济繁荣"扬一益二"现象的有力佐证。唐人墓志对巴蜀地区山川形胜的记载多以历史典故表示,反映了唐代巴蜀的地域形象在国人心目中已经经典化、固态化。唐人墓志不仅记录了出蜀入蜀的交通路线、艰险难行状况,而且还可以从中大致推算唐代蜀道的交通时间效率,而正史《地理志》只记载了成都至长安、洛阳两京的里程。唐人墓志对蜀道沿线匪患与战乱的记述,也为认识唐代秦蜀间交通道路沿线的社会环境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道教主神的演化田兆元道教创始人张陵的地位本应同佛教的释迦牟尼相同,可两人的命运很不一样。当佛陀在一片婆罗林中涅后,凡人的释迦不久便被神化。张陵创五斗米道.在当时就被统治者骂为贼了。《后汉书·刘焉传》):"初,祖父(张)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徐中舒先生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中国古代史和巴蜀文化史研究。基于1949年以后巴蜀地区的考古新发现,徐先生运用新的史学观,于1959年和1960年发表了《巴蜀文化初论》和《巴蜀文化续论》。在"两论"中,徐先生论述了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紧密关系,梳理了巴蜀民族、部族之间杂居迁徙与相互融合的历史轨迹,进而得出中华各族"原来就是一家","中国"是因文化而立国的结论。徐中舒先生的"两论"与同期蒙文通、缪钺、冯汉骥、任乃强、邓少琴等先生关于巴蜀文化的研究争鸣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巴蜀文化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中华文化论坛》在今后的办刊宗旨中,在面向全国,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同时,更应加重对区域文化中之巴蜀文化的研究。所谓“巴蜀文化”,其实是巴蜀地域文化不断与包括中原文化在内的邻近周边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交流、菩草的产物。巴蜀文化既有着属于中华文化共性的一面,亦有着区别于中华文化圈内的其他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研究巴蜀文化也是研究中华文化。巴蜀文化虽然处于祖国的西南腹心,并且被崇山峻岭所环抱所阻塞,以致于有“蜀道难,难于…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有明显的道教因素,有着丰富的道教情怀。在《妇人大全良方》中,求子、孕育、分娩、坐月、洗儿等生育文化中都带有鲜明的道教烙印,如求子文化与道教禁忌,孕育文化与胎神信仰,分娩文化与"安产图"等。生育文化中的道教情怀在《妇人大全良方》中主要表现在"术"的层面,如果提升到"道"的层面,对现代生育文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四川酒文化考古捷报频传,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和泸州老窖酒具窑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巴蜀酒文化传统历史悠久,酿酒科技基础雄厚,并且经常与外地进行科技交流活动,巴蜀又是道教发源和道教活动盛行的地区,道家炼丹术的发展与蒸馏技术的发明和演进又有密切关系,巴蜀大地可能是我国较早掌握蒸馏酒技术的地区.巴蜀大地早在唐宋时期的酿酒生产就已达到了较高的专业分工协作程度,到明代更是出现了具有较大规模的白酒生产活动及工艺,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3.
道教哲学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李刚关于道教哲学,我在《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道教哲学刍议》一文中作了简略介绍,由于篇幅有限,那篇文章对于道教哲学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未作阐述,木文可说是对那篇文章的一个补充。一、道教哲学的历史价值在《道教哲学刍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金丹的概念入手,回顾了巴蜀金丹道的悠久历史及形成原因,并重点阐述了唐五代时期巴蜀金丹道的主要成就,突出了梅彪和彭晓对巴蜀金丹道及整个道教丹道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道家道教与直觉思维唐明邦近年来探讨科学与神秘文化的关系,不得不涉及直觉思维这一哲学问题。前几年在《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一文中①,对此有过初步论述,看来,颇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道家道教对发展中国哲学思维有着多方面贡献,关于直觉思维的论述,是其突出贡献之...  相似文献   

16.
文翁化蜀,具有特殊的政治意味.文翁通过选拔蜀郡基层官吏到京师向博士学习以及修建学官、招收学生就地学习两项措施,大力推广儒学,从而成功改造了与中原文化异质的巴蜀文化,使蜀人从思想文化上一统于儒家学说.此举对儒学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巴蜀地区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化中心,巴蜀化在中华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长江上游开发史和西部经济化发展史上影响十分深刻而巨大,长盛而不衰。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巴蜀化,对于继承发扬巴蜀化优良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现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巴蜀化研究中心制订的《巴蜀化研究课题规划》(讨论稿)发表,诚请海内外有志有识之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开创巴蜀化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清静是《道德经》的重要范畴,也是早期道教派别太平道的修道思想之一。五斗米道的教义经典《老子想尔注》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清静学说,并将《太平经》的清静修道思想一以贯之,以"清静"为基本教义,它体现在道教尊神太上老君的意志,道教俗世生活的戒律,道教修持方法与原则三个方面。《想尔注》重视清静之说并树立为宗教教义的做法对后来道教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承有赖于于书籍的保护,古代书籍能够流传下来,大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抄,一种是刻本。在道教文化研究中,我们的视角多集中在研究抄本和刻本本身,而对印经院的研究相对缺乏。二仙庵印经院,作为川西较为有名的道教印经院,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印行了诸多道教经书,对道教文化及巴蜀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晋后期至南北朝前期,中国道教史上兴起了一次重大的变革潮流,使道教进一步成熟化、定型化、官方化,为尔后千余年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参拙著《东晋南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此次变革潮流开始于晋哀帝前后道教从杨义与许谧、许翙父子之炮制上清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