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     
父亲和爸爸有着不同的含义.一个人可能是爸爸但不是父亲.或者他可能是父亲但不能去打扰.通过爱,这个名字会赚取很多。  相似文献   

2.
徐维敏  During 《音乐世界》2007,(16):46-47
王绍伟并不是那种一炮而红的歌手或者演员,但他总是努力等待着属于他的机会。我曾经问过他,身兼两团,对你来说是不是一种负担?他告诉我,可能别人会觉得很累,但是我的个性却非常适合。就是这样,做一个更好的演员,做一个更好的男人。  相似文献   

3.
亲子之爱,虽然带有普遍性,但爱的内容、爱的方式又各不相同。鲁迅对孩子的爱,决不是只知道“为儿孙做牛马”或者“任儿孙做牛马”的爱,或者为了将来“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他的爱表现出一种完全  相似文献   

4.
小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上课理解老师的讲授毫无困难,甚至有些别人不会的数学题,他都能解,但就是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他写作业拖拖拉拉、马马虎虎,丢一撇拉一划,或者忘记写得数和抄错数是家常便饭,上自习课甚至不做作业。回家一做作业事儿就特别多,不是要喝水就是上厕所。小明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搞小动作,或者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注意力很不集中。小明的妈妈给他请了家庭教师,但无济于事。由  相似文献   

5.
麇鹿     
有一只麋鹿感到十分痛苦,因为它的角似鹿但它又不是鹿,头似马但它又不是马,身似驴但它又不是驴,蹄似牛但它又不是牛,所以大家都叫它“四不像”。这只麋鹿在森林里处处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它痛苦地想:“要是我完全长得像鹿,或者像马,或者像驴,或者像牛,那么这些动物都会把我看作是同类的,为什么老天偏偏把我长成了这副模样啊?”  相似文献   

6.
报上有些大块文章为什么没人看,或者看后留不下印象呢?主要是没有新话。写这种文章的人,当他看别人的此类文章时,也不满意,但他自己写出来仍然这个样子,总走不出这个可悲的怪圈。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想不到突破点,想不出新话, 更不用说新结构、新语言。天下文章一大抄,大约95%  相似文献   

7.
沈寿鸿 《江苏教育》2015,(11):58-59
对日常案例的处理方式和思考方向往往诠释着校长的价值追求,这种扎根现实的思考力会使校长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晰。学校管理需要有平稳的框架又不能完全受制于框架,校长需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突破固有格局。校长并不是最忙碌的那一个,但他一定拥有足够灵敏的按钮适时调控全局;校长的眼里不是"这一个"或者"这一群",他的眼光足可以看到所有孩子的成长足迹;校长不是总依靠强硬的命令来指挥,他一定会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去激发更强大的团队力量。  相似文献   

8.
很喜欢蔡智敏老师的一段话: 你或许感受过许多幸福,有一种幸福却未必记起,这幸福不是别的,就是被别人悄悄地回忆,在很多情况下,回忆者不会告诉你,他昨天想起过你,或者他今天正在想你,你无从在此时此刻知道,但你却真实地呈现在别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9.
逆天40秒     
正他已经是个当红主持人,但出于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在某档栏目里出任串场主持人,而且留给他的位置非常尴尬:由于节目结构的限制,主持人可以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其实极其有限,不客气地说,他的作用约等于一个报幕员,或者,戏言一句,这纯属"打酱油"的差事。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随着这档栏目收视越来越火,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一个人总是像学者一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陷入思考。他喜欢考虑重要的事情,对一般的问翘却不去理会。如果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或者不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他根本就懒得去想。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眼泪     
在我将近37岁的人生中,我大概看见爸爸流过四次眼泪。这不是因为爸爸与我关系疏远或者害怕表露感情。他不是那样的人。我想只是他不轻易流泪罢了。我记得第一次见他哭是25年前,在奶奶的葬礼上。他在爷爷的葬礼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学生,坦白说,我很偏爱他,对他的期望值也很高。但令我难过的是,他似乎太聪明了,或者自以为太聪明了,以至于在学业上并没有付出太大的努力。我知道他花了很多时间看各种各样的书,可见他的灵气不是凭空得来的。但是作为高中教师,确切地说,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我还是希望他能够在学业上更认真一些,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同学想努力完成一件事情,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注意力,中间不是上网就是听歌,又或者做其他事情,结果正事一拖再拖。很多同学想努力完成一件事情,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注意力,中间不是上网就是听歌,又或者做其他事情,结果正事一拖再拖。  相似文献   

14.
小记 《成才之路》2009,(14):I0005-I0005
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我们常认为,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金钱、名誉或者地位。我的一位同事,在认为自己赚够了钱之后,说了声“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环球旅行了。当时他才30多岁。然而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他不用担心温饱。但并不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过程,而不是由它获得的报酬。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民族     
怎样一个民族,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民族的伟大不是生产几辆自以为傲的现代汽车或者什么冰箱,不是偶尔地靠什么闯进世界杯N强,当然,更不是凭他自己一张嘴吹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钱守旺 《教师》2013,(9):1-1
在我看来,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或许他的工作条件并不理想,或许他没有英俊的外表和娇美的容颜,但他一定自然朴实、乐观自信。他会用一颗美丽的心灵善待学生、呵护孩子,用自己的出色工作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幸福。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有魅力的教师眼睛里发出来的总是对每个学生倍加欣赏的眼光而不是挑剔或者求全  相似文献   

17.
鲁迅对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中的不良现象有所批判,但在整体上持宽容的态度。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内容主要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封建社会中,由于门第等级的不同,"才子"在追究"佳人"的过程中历尽磨难,最后或者大团圆结局,或者离散悲剧。鲁迅则剖析社会时弊,他认为在那个时代,作品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唤醒麻木的庸众,而不是在沉浸在儿女私情中悲悲泣泣。  相似文献   

18.
"诗佛"之称,让我们对王维其人其诗产生了很多误读,实际上他并不是一直如《辋川集》中所表现的那般安然恬淡,感伤情绪在他的作品中时有流露。其感伤情绪或者表现为人伦上对亲友分离的感慨和悲伤,或者表现为个人政治遭际中名声受累的失意和愧疚。诗人投身山水、寄身宗教,以消解感伤,但终其一生,也未能解开情感之结。同时,感伤情绪的融入,也让王维诗作中增添了"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19.
谈到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或者素养结构与艺术教育的关系这个话题,钱学森先生正是个绝好的例子,他本人就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但这却不是个案性的。某学者在看完150位科学家传记之后发现,这些科学家几乎都是诗人、艺术家。由此可见其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善行     
一天晚上,他沿着狭窄的乡村公路开车回家。路上寂静无人。若不是要出城,人们都不会走这条路。 牛仔裤工厂关闭后,他就失业了。冬天来了,日子也更加艰难起来。在这个中西部的小镇上,找工作的进展就像他那辆老爷车一样总是停滞不前。但他从未放弃。朋友们为了养家糊口或者实现梦想,都已经出城找工作去了,他却留了下来。毕竟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的父母也安葬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