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专家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运动训练与竞赛活动对学生竞争意识培养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构建了包括竞争目标性、竞争自觉性、竞争与合作、抗挫折能力、自我实现、对竞争总体态度等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大学生竞争意识测量表。对120名大学生与毕业后在职场的职业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竞争意识作用明显,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坚忍不拔吃苦耐劳、遵守社会规则、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2)大学期间的训练与竞赛经历对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工作与生活将产生久远的影响。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形成的品质、心理素质会在一定程度迁移到个人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之中。(3)职业人的竞争意识水平明显高于在校学生的水平,竞争意识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环境、工作生活场景、现实际遇等)的影响,而且竞争意识水平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过程中。建议当下高校在高度关注学生身体素质、体质健康问题的同时,要重视课外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让不同体育基础、运动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运动竞赛活动,让学...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高校体育应面对目前大学生所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困扰,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和所涵盖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作用,为他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行为规范,加速大学生的适应过程,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使他们学到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规则,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并在内化竞争的意义、规范、道德等过程中,认识到社会上各种竞争的社会意义。培养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从而有效缓释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促进个性形成和完善个性发展,形成现代人的意识,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体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就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挫折承受力强的大学生一般更趋向于采取积极合理的应对方式;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通过提高大学生承受学习挫折、交往挫折及适应挫折方面的能力,进而可以提高其挫折承受力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是以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注重内外兼修、术道并重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不仅具有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而且可通过武术运动的特有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大学生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本体操训练中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挫折教育从幼儿期抓起的重要性 1.1幼儿期加强挫折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组织在1972年就提出一个口号“学会生存“,这个口号将竞争提高到了有关人们生死存亡的高度。尤其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情感的、事业的挫折不停地冲击着每一个人。只有那些能承受挫折,有足够勇气和力量战胜困难和失败的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幼儿时期就注意坚韧的承受并战胜挫折和磨难的性格力量的培养,帮助他们从容面对挫折不断的人生,将对每个孩子的健隶成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秀春 《体育风尚》2020,(1):162-162
体育教学在学生合作精神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具有独特性和集体性,不同于一般老师授课学生学习(听、思考、笔记、写)等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合作精神,集体意识,交际能力还有竞争意识都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也对学生融入社会能力的培养举足轻重。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对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效果更佳,可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合作交流学会人与人之间如何友好的交往。笔者希望通过对此进行讨论和分析,能够让大家明白体育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7.
入校初期的军训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特点和作用,会使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因此,有可能会因军训引发心理危机.新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训不同时期,适时开展心理危机的防御、预警和应对,可有效增强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为日后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必备素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冰雪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冰雪体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个性的完善。冰雪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整合冰雪体育课程开发资源,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组织冰雪体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创新冰雪体育课程文化,激发大学生的生命活力;融入就业理念,实现冰雪体育教育的双向建构。冰雪体育教育贯穿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合作、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篮球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对高等专门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不仅注重人才的智商,而且用人单位更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才的综合能力。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发挥篮球运动特点并在其教学中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教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能力、承受困难与挫折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综合性心智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孙玉巍 《冰雪运动》2011,33(5):51-56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必备素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冰雪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冰雪体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个性的完善。冰雪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整合冰雪体育课程开发资源,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组织冰雪体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创新冰雪体育课程文化,激发大学生的生命活力;融入就业理念,实现冰雪体育教育的双向建构。冰雪体育教育贯穿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合作、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