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把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片断发展成为完整的,更具有文学意味的短篇,使寓言取得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的地位.这些寓言讽刺社会上种种腐败现象,一针见血,具有深刻而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文学价值,是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成熟的标志.下边笔者就柳宗元寓言的主要艺术特色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寓言对先秦寓言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宗元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有诸多的创新和发展:文体地位,使寓言从说理的附庸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主题思想,由哲理寓言转变为社会讽刺寓言;寓言形象,由单纯写人扩展到既写人又写动物;艺术手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寓言体裁,由散体拓展到众多样式。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有诸多的创新和发展文体地位,使寓言从说理的附庸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主题思想,由哲理寓言转变为社会讽刺寓言;寓言形象,由单纯写人扩展到既写人又写动物;艺术手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寓言体裁,由散体拓展到众多样式.  相似文献   

4.
<正> 先秦是我国古代寓言创作的黄金岁月。这个时期的寓言是诸子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诸子散文最有文学色彩的因素。除了语录体的《论语》、《老子》外,诸子作品中都保存了大量的寓言。庄子乃是“诸子之冠”,是创作寓言的大师。他自称其文“寓言十九”,《史记》也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正是这些寓  相似文献   

5.
寓言在先秦就已经很发达,汉以后,最善于写作寓言的,就要推柳宗元了,柳宗元寓言内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寓意蕴藉,可说千古独步,集寓言之大成,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先秦寓言本无专书,它散见在先秦诸子著作及历史著作之中。在当时的寓言百花园地里,《庄子》寓言的成就最为杰出,庄子本人及其后学不愧为是具有天才、鬼才、怪才的寓言大师。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把先秦的哲理寓言发展为社会讽刺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效果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批生动的寓言形象,把我国古代的寓言文学推向了成熟阶段;柳宗元在寓言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源于作家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与其本人的文学主张和个人遭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代,是中国寓言文学诞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先秦寓言是伴随着当时学术的兴盛一道发展起来的,加上它成长的文化背景特点——中国古代工商业的中心,往往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的影响,先秦寓言和其产生年代相近的欧洲寓言文学鼻祖《伊索寓言》有所不同,它们大都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式样,而是镶嵌在先秦诸子的哲学散文和历史散文中,被作为阐学论道的依托和工具。  相似文献   

9.
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通过柳宗元等人的努力在唐代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柳宗元的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前秦诸子寓言的传统,多用来讽喻的手法来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本文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柳宗元的寓言写作特点:1.政治格局的变迁与"辅时及物"思想的产生;2.仕途受阻与"褒贬讽谕"写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先秦诸子寓言一般是为给各自观点及哲学思想做佐注,但就其讽刺现实这一客观效果来看是一致的,具有积极的批判意义。《庄子》的批判性寓言讽刺尖锐犀利,严峭峻刻,风格独特,这一点为其他诸子寓言所不及。就其文学性来看,《庄子》寓言构图宏伟奇幻,汪洋恣肆、恢弘诡谲,在先秦诸子寓言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通过柳宗元等人的努力在唐代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柳宗元的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前秦诸子寓言的传统,多用来讽喻的手法来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本文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柳宗元的寓言写作特点:1.政治格局的变迁与“辅时及物”思想的产生;2.仕途受阻与“褒贬讽谕”写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古代笔记小说,如宋李昉编撰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五百多卷,共四百七十五种,均属微型小说。之前,先秦时期就有微型小说的“雏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当然,庄周指的小说与今天的小说慨念不一样,它指的是“琐屑之言”,即今天的“寓言”和“杂记”。胡适在《论短篇小说》(《新青年》四卷五号)中认为:“中国最早的短篇小说,自然要数先秦诸子的寓言了”,并举《列子·汤问》和《庄子·徐无鬼篇》为例。寓言怎么算小说呢?我认为,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形成都有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先秦寓言的虚构想象,以及描写、对话、叙事状物,均是小说的家数。再说,各种文体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寓言杂文,假托动物、植物虚构故事,表达对世事人生的讽刺和批评,鲜明地表现了对六朝咏物赋的学习和借鉴.中唐文风通俗化趋向与魏晋赋风相似相通,使柳宗元在前代文学俗化成果中吸取营养和借鉴成为可能和必然.柳宗元寓言杂文和六朝咏物寓言赋,都摆脱了先秦寓言说理工具的辅助角色,而成为独立、完整、成熟的寓言文学形式;柳宗元的寓言杂文距先秦寓言远,却与六朝寓言咏物赋相当接近,其间的借鉴承传关系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寓言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到春秋以前漫长的奴隶制时代,它是继神话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发展为书面文学形式,大都出现于先秦诸子百家著述中,并且广泛流传开来,形成我国寓言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到了唐代,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寓言从哲学和史学著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文体,并且被大量创作,形成中国寓言史上的又一奇峰。此后,明清两代作家继承并进一步发扬唐代的寓言传统,继续把寓言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进行创作。在唐代的这场寓言文体的独立化过程中,柳宗元起着主要的作用,他不但把先秦…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继承了先秦寓言的创作经验,借鉴了印度寓言和六朝传奇的艺术手法,深深植根于中唐社会的土壤.彰显鲜明的社会讽刺主题;善于对动物进行人格化的创造;故事情节完整,曲折有致:寄寓机智巧妙,灵活多变,体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特色。柳宗元的寓言促成了寓言文学的独立性、促进了寓言创作方向的转化,对中国古代寓言在唐代的复兴所做出的贡献有口皆碑.对唐以后的寓言创作的影响更是深远.  相似文献   

16.
寓言在先秦就已经很发达,汉以后,最善于写作寓言的,就要推柳宗元了,柳宗元寓言内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寓意蕴藉,可说千古独步,集寓言之大成,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格言和谚语是早期的文学样式,完全符合文学的基本性质。《易经》卦爻辞中格言和谚语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和语言运用的艺术化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作为议论文学的源头,先秦格言和谚语直接影响形成箴铭、哲理诗、寓言等文学体裁,并且对先秦议论文学基本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先秦格言和谚语及《易经》卦爻辞中格言和谚语在先秦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自先秦诸子以降,柳宗元寓言奇峰兀立。其意象之摄取由"人类社会"而之"动物世界";其叙述方式由"言语描写"而之"心里刻画",依章士钊所论当属"稗官之言";其抒情方式也由"嬉笑怒骂"而之"冷峻针砭",并透着浓重的"忧愤之情"。柳氏寓言有先秦诸子的传承与史传文学的濡染,更有中唐特殊时代背景的政治烙印及其人生遭际的生活历练。  相似文献   

19.
先秦诸子寓言一般是为给各自观点及哲学思想做佐注,但就其讽刺现实这一客观效果来看是一致的,具有积极的批判意义。《庄子》的批判性寓言讽刺尖锐犀利,严峭峻刻,风格独特,这一点为其他诸子寓言所不及。就其文学性来看,《庄子》寓言构图宏伟奇幻,汪洋恣肆、恢弘诡谲,在先秦诸子寓言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以寓言的运用著称。该书中的寓言文本具有密度大、与文章主旨融为一体、具多层意蕴、形象大于思想、运用的艺术手法多样等特点;寓言中的人物形象众多,有逍遥者、劳动者、残疾者、丑恶者、庄子形象、拟人化形象等等。因此,谈论中国的寓言文学,《庄子》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