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上初中了,为了提高儿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假期里让他自己做点阅读题.这天,他做了一篇给我批.我一看选文,是毕淑敏的一篇文章,题为"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因为作文写得与众不同,经常被老师表扬,自己很自豪很开心,但是,同学们却因此渐渐地疏远和孤立她.  相似文献   

2.
儿子不爱阅读,一说起写作文,更是抓耳挠腮,一两个小时才挤出一篇词不达意,空洞干巴的文章.这可怎么办呢?我绞尽脑汁想办法,培养兴趣是关键. 孩子的生活经验缺乏,生活的空间又被各种电子产品填得满满的,要写出好作文也确实挺难.为了让儿子喜欢阅读,我给他订了四五份报纸,这些报纸堆在阳台的一个角落里,他几乎都没翻过.看着堆积如山的报纸,我突发灵感,计上心来. 儿子不喜欢的事,我说的多,他会更烦.晚饭后,我和老公商量好后,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儿子说:"宝贝,今天我们全家总动员,来玩一种剪报的游戏好吗?""OK"!儿子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3.
阅读大比拼     
[开开心心——阅读]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shuǎ sá). 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向正在钓鱼的父亲求助:"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的名字,称之为"八格牙鲁(混蛋)".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4.
儿子上四年级了,仍然不爱读课外书,家里有很多书是专门为他买的,可是他不感兴趣,一本都没看过.放学后,他不是扛根棍子和小朋友在院子里"作战",就是往电视机前一坐,动画片总也看不厌.书看得少,词语的积累自然就少,不久,儿子作文上的漏洞就显露出来了:语言干巴巴的,叙事一点儿都不生动,尽是口语.看来,得想办法让他爱上阅读才行.  相似文献   

5.
<正>儿子16岁了,16岁的他已长成一个小小男子汉。16年来,为了让那个小不点儿成长,我陪他读书,努力让他向下扎根;同时,我又尽量放手,给他一片天空,让他向上成长。读书,是向下扎根的过程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儿子还很小时,我就把他带进阅读的世界。读小学时,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们设定了"家庭读书时"和"家庭读书日"———每天晚上78点,是我家的"读  相似文献   

6.
现在儿子三岁了,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书,他的阅读兴趣在我的熏陶下已经形成.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孩子的阅读品位呢?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喜欢用笔与孩子交流母子之间的各种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儿子互动,让孩子积极参与、体验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一起做饭、打扫卫生,一起做科学小实验等。做完这些事后,我会鼓励他及时将点滴的经历及感悟记录下来。为了拓宽儿子的视野,我们常带他去驴行、去旅游。  相似文献   

8.
四年级一次学期考试阅读题中有一段短文,大概内容是讲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钓鱼,儿子不小心摔进土坑中,吓得大哭.父亲不予理会,依旧纹丝不动地钓鱼.儿子最后从土坑爬上来,骄傲地对父亲说:"我自己爬上来的!"阅读要求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相似文献   

9.
老严教子     
同事老严的儿子今年读大一了,谈起自己的儿子,老严总是喜笑颜开.现在,儿子快20岁了,他喊儿子"小兄弟",儿子喊他"老严",这对父子不仅在称呼上没大没小,生活中也是好哥儿们,没有代沟.  相似文献   

10.
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 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说被别人借去了,但当班主任的儿子跑来向他借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  相似文献   

11.
一篇报道上说过这样一则故事:"爸爸,你怎么有那么多故事呀?"儿子说。"书上看的呀!"爸爸回答说。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从小热爱读书,每天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我都会给儿子讲一两个小故事,久而久之,儿子便发出了上面的疑问。后来,我给儿子看我儿时看过的小人书,我给他买了《四季的童话》等儿童书籍,渐渐的,由我给他讲故事,变成他给我讲故事了。每次我都认真听,并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儿子稍大一点,我就给他推荐中外名著的简缩版,就这样,故事激发了儿子阅读的兴趣,儿子的阅读量大增,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喜爱读书之人,儿子之于我,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提起儿子读书,颇有一些沾沾自喜。因为他之所以乐读、悦读,与我对他的精心培养、循循善诱密不可分。儿子从小学到初中、高中,老师、同学都称他为"阳光男孩",我觉得他开朗乐观的性格、诙谐幽默的语言,主要得益于他的阅读史。儿子一岁多时,我便为其订阅了《幼儿画报》,每日定时为其按图讲述故事。为了早日实现自能读书,  相似文献   

13.
易鹏妈妈最近被6岁儿子"讨价还价"的行为弄得心烦意乱.晚上,你要求他弹一小时钢琴,他会花半个小时跟你讲条件:周末带我去动物园,要不弹完琴我可以吃三块巧克力;早上,希望他在喝过牛奶后刷次牙,他说行吧,但今晚光看动画片不学拼音……易鹏妈妈发现自从在家里"发扬民主"、"与儿子平等对话"后,儿子哪怕在穿什么袜子上,都要纠缠.  相似文献   

14.
儿子在家里渐渐变得不太听话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有了独立意识,但是儿子的"独立意识"让我感到有些"不爽".先前,我喊:"儿子,吃饭了."儿子二话不说,就跑进餐厅与我们一起吃饭.可现在不行了,你喊他三声,他也不应,只好过去拽,一拽他却还反抗:"爸爸,我不想吃饭,我想再玩会儿玩具."于是我就生气:"到吃饭时间了还玩!不行,必须先吃饭!"儿子便委屈地被我拽了去吃饭.  相似文献   

15.
学会阅读     
阅读能力关系着孩子入学后能否有效地自主学习、获取各种信息。因此,育儿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我对儿子实施早期阅读培养的目标很明确:一是喜欢图书,二是学会自己阅读。从儿子10个月大开始,我们每晚给他讲故事,一是让他在平稳温和的语言环境中慢慢睡觉,对语言  相似文献   

16.
家教荟萃     
《宁夏教育》2011,(3):78-78
构建和谐的家族教育1.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有一位家长每天晚上九点提醒儿子该睡觉了,一次,儿子告诉他说:"爸爸,以后我自己睡,你再不要喊我睡。"他问儿子:"你能行吗?"儿子说:"行。"于是那天晚上他没有督促儿子,8:58分他看了看儿子,没有睡觉的意思,于是他有点生气,想发火,可他忍住了。  相似文献   

17.
案例: "你明明错了,却在狡辩!"我疾言厉色,仍不能制止儿子的辩解,难道他有理吗?但是别的孩子都说他错了,再看看他的同桌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人也老实.无疑,是我儿子在撒谎,在强词夺理.于是我气不打一处来,"啪、啪"给了他两记响亮的耳光.儿子的哭声更大了,气急败坏的我声音提高八度:"你再发出声音给我滚到教室外面去."渐渐地他的哭声小了.  相似文献   

18.
没空相处     
《家教世界》2013,(Z1):62
那一年,他的儿子出生了。儿子一天天长大,很可爱,但他忙着挣钱养家,出人头地,没有时间陪儿子玩。他不在儿子身边时,儿子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这天,他夹起公文包往外走时,儿子问他什么时候回家,想让爸爸陪着玩。他应付说:"自己有空一定陪儿子玩,一定玩得很开心。"儿子十岁的时候,他送给儿子一个篮球。儿子又请他教打篮球,他说:"今天恐怕不行,因为还有许多事情等着要做。"  相似文献   

19.
儿子才8岁,可在他的心里,仿佛自己已经很大了.他的主意要求我们采纳,行动需要绝对自由,就是家庭日常事务,他也总是急于出点子表态度.儿子真的长大了吗?于是我们决定在"十·一"的自驾游中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考验考验他.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有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向父亲报告学到的新东西.儿子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父亲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儿子把苹果切成两半.通常的切法是纵向从苹果顶部切到底部,而他的儿子却横着劈开.他刚要批评,儿子却举着切开的苹果说:"看哪,里面有颗星星!"果然,苹果的切面中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父亲沉默了.他从小到大吃过不少苹果,却因"惯性"和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发现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