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6,(7):77-82
《尚书》是先秦典籍中文体较为集中且对后世文体影响深远的一部上古文献。以往关于《尚书》文体的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尚书》文体进行分类及其篇章的归属;为《尚书》文体各体释名;研究《尚书》文体对后世文体的影响。近年来,学界将《尚书》文体研究提升到了文化的层面上来考量和阐释,这开创了《尚书》文体研究的新途径和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北宋熙宁科举改革中颁布的、由王安石领衔编撰的《尚书新义》,既是官方的经解,又是新学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影响科场达六十多年.它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政治理念与学术思想.在诠释《尚书》时,王安石标举"天道"与"人事"的对立,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普遍而紧密的联系.其目的是"以道揆事",即把自己的政治理念附会于《尚书》,通过解释《尚书》来介入政治实践,达到推动变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尚书》的文献源流极为复杂,但是,通过理性分析基本可以确认的是:《尚书》的"今文"部分基本可信,"古文"部分也决非凭空捏造而必有其根据,至少可视为后人讲章的汇编或相关材料的辑佚之作,因而,今本《尚书》的主要思想和基本事实可以作为论证依据。当研究仅仅是针对《尚书》思想整体而非某个细节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武王伐纣观兵于孟津说,系司马迁《史记·周本纪》首次提出,以诈传为信史流传至今,影响巨大。自两汉至明、清,历代沿用,直至现在各种中国通史本及大学课本,均采用此说,不但严重影响武王伐纣的研究,还严重影响着《尚书·泰誓》的研究,致使这两个重大问题的研究自两汉以来聚讼纷纭,至今仍是一本糊涂帐。本文根据先秦、两汉以来的大量资料,以及对《尚书·泰誓》的深入研究,结合当时的军事、地理形势,判定武王伐纣不存在孟津观兵之事,廓清了两千多年来困扰武王伐纣和《尚书·泰誓》研究中的谬误和诈传。  相似文献   

5.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经学大师,著有学术价值巨大的《尚书》研究著作和文章。他的著述大多在当时就被整理出版,并刊载在各期刊上。其中,《太炎先生尚书说》为诸祖耿整理章太炎治《尚书》的文献汇编,《古文尚书拾遗定本》是章太炎探究《尚书》的代表性著作。章太炎《尚书》研究,在论述《尚书序》、解《尚书》和探析《尚书》学术史等方面做出超越前人的贡献。总结和梳理其治《尚书》的成果,既有助于我们寻绎其《尚书》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晚年的经学思想,又能推进中国《尚书》学和对中国经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基本内容是虞、夏、商、周君王的谈话记录.本文主要讨论"和"在《尚书》中的语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尚书》中体现的"和"文化进行初步的探讨,尝试对《尚书》中"和"文化进行分类整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今文《尚书·微子》中一则句读的传统解释,提出不同见解,以充分的证据论证了"狂"字当作"往",使文义豁然开朗.本文同时也解释了古文《尚书》同句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前,《尚书》历史思想研究还远不够深入。《尚书》的历史本原论和主体论非常重要,它们主要包括"历史本在""君民同为历史主体"和"民为神主"几方面,这些都与《圣经》等西方早期文化经典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简朝亮以为黄帝以前已有《尚书》,认为《尚书》是指上古之史书, 《尚书》不独百篇,兼及记言记事之体,孔子没有删《尚书》,分析伏生本《今文尚书》、孔安国本《古文尚书》、杜林本《漆书古文》、梅赜本《孔传古文尚书》中的核心问题,简朝亮是以东汉《古文尚书》为真《尚书》而作出以上判断的.  相似文献   

10.
《尚书》的基本思想是"敬天"、"明德"、"慎罚"、"保民",其核心是德治德教。《尚书》的德教观念突出表现为"崇德尚贤""、明德慎罚""、日新其德"。《尚书》的德教观启示我们:领导干部要作则垂范,发挥道德楷模作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任用干部,反对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的不正之风;要注重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1.
许建平著《敦煌文献丛考》已于2005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论文集是作者18年来从事敦煌学研究的成果,该书共收集了21篇文章。其中有关《尚书》残卷研究的有《敦煌本〈尚书〉叙录》、《BD14681〈尚书〉残卷考辨》、《敦煌出土〈尚书〉写卷研究的过去与未来》等4篇文章,有关《诗经》研究的有《敦煌〈诗经〉卷子研读札记二则》、《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等4篇文章,有关《礼记音》研究的有《唐写本〈礼记音〉著作时代考》、《唐写本〈礼记音〉所见方音考》等4篇文章,有关《刘子》残卷研究的有《敦煌遗书〈刘子〉残卷校证》…  相似文献   

12.
春秋末期,文化下移,"王官之学"散在民间。孔子开设私学,以六艺之术教学授徒,贤者达72人。《尚书》是关于上古政治的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大量的先王之事,孔子以《尚书》为政治教科书,以《尚书》篇要旨教诲弟子。稽考文献典籍,孔子后学论及《尚书》者主要有颜回、子路、子贡、漆雕开、子夏、子张等6人。孔子后学在促进《尚书》学发展,推动《尚书》教育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献,不仅对研究古史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历史教学也是大有补益的。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尚书》(即《书经》),是传世最早的一部文献资料。前人所谓“《殷盘》、《周诰》,诘屈聱牙”,反映出整理和研究《尚书》的艰难。最近,由郑州大学李民先生编写的《尚书与古史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专门探讨《尚书》与中国古史关系的学术性著作。该书收有九篇论文,主要是研究《尚书》有关篇章的内容、制作时代以及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的价值等问题,并结合运用了考古发掘、甲骨文、金文和其它文献资料,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夏、商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探索,也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尚书》这部最为古老的典籍,其文本的流传、文字的训释均存在极难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必须审慎从事。本文认为对于《尚书》特别是《古文尚书》,由于可以据为信史的资料十分缺乏,在整理和研究中必须信守“阙疑”的。从文献资料和《 店楚墓竹简》的研究中,本文作者认为《古文尚书》不伪于两汉之际的刘歆,也不伪东晋的梅赜。其文本在战国中期以前。 对于《尚书》文字的释义,应该充分吸取甲骨文、金文研究成果,但决不能  相似文献   

15.
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字形摹写错误例徐在国吴福熙先生的《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往》(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是敦煌文献丛书之一。有关此书录文和校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已作了校记(参《〈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校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  相似文献   

16.
三危山考论     
古籍有关三危山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今敦煌三危山与莫高窟比邻而立。千百年来,《尚书》中"三危"是否就是敦煌的三危山一直存在争议。三危山考证的关键在于对"三危""三苗""黑水"等名物的考证。《尚书》所谓古"三危"并非传统所认为的今敦煌"三危山",而应在今中国西南一带。  相似文献   

17.
<正>葛厚伟(1979-),男,安徽天长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滁州学院"翻译研究中心"负责人,校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讲《大学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研究方向:《尚书》英译、认知语义学。主持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  相似文献   

18.
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与汉朝统治者息息相关.在汉代尊儒思想逐渐壮大的影响下,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亦开始承继起周秦的发展传统,以《书》为教、引《书》为用的特征愈发明显.前汉诸帝引《书》用《书》,将《书》学思想融入其治政实践中,足见《尚书》在统治阶级心中的重要地位;而诸帝为《书》学发展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更是促进了前汉《尚书》学的迅速发展.条列前汉帝王与《尚书》之文献,可探帝王对前汉《尚书》学发展的影响及前汉《尚书》学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常熟硕儒蒋廷锡贯通经学,精熟舆地,于《尚书》地理之学深有研究,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成《尚书》地理研究开拓性著作《尚书地理今释》。蒋氏综合运用博征文献、援经讧经、详度地势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尚书》地理所涉及的同名异地、记载抵牾等问题进行合理深入的考辨推断,对蔡沈旧传讹误进行系统而彻底的梳理厘正。该书丛集前人众说,又多有蒋氏见解,体现了蒋氏深厚的文献功底和超卓的考据水准。  相似文献   

20.
明代南直隶金坛县是士人治《尚书》经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有明一代,金坛县以《尚书》中式的进士约占总数的72%,以《尚书》中式的举人约占总数的77%,较以《尚书》专经著称的其他地区皆有过之而无不及。金坛县超高的《尚书》专经程度和卓越的科举成就,主要归功于县内世代主治《尚书》的几大家族,如于氏、王氏。科举专经导致金坛县的《尚书》学著述更加丰富,其中如王樵的著作不仅反哺了金坛县的《尚书》专经现象,又推动了《尚书》学史的发展。明代金坛县尚有《春秋》等小众专经,不过在传统世家和地方官学的倡导下,《尚书》专经的独尊地位始终没有产生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