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事件     
日本明年开织太空“蜘蛛网”日本科学家打算于明年1月发射第一艘飞船,派出机器“蜘蛛”展开实验,以期在太空中“织出”结构十分复杂的太阳能电池网,从而为日本获得无限的能源!所谓的太空“蜘蛛”使命是一项规模庞大的从太空获取能源的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先发射一艘大型飞船,飞船入轨运行后,3艘小飞船从母船中释放出来,小飞船加母船各占一角,形成一个菱形,每条边40米,这就是太阳能板的原型。形成菱形之前,小飞船和母船会释放一根根“蜘蛛线”连接彼此,保持稳定性。然后,两个太空“蜘蛛”机器人从母船中爬出,顺着两边的“蜘蛛线”分别爬…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06,(14)
你能想象几只“蜘蛛”在太空中爬来爬去,最后编织出一个巨大的太阳能电池网吗?极缺能源的日本即将出炉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先发射一艘大型飞船,飞船入轨运行后,三艘小飞船从母船中释放出来,小飞船和母船构成一个菱形,每条边40米,它们会释放一根根“蜘蛛线”连接彼此。然后两个太空“蜘蛛”机器人从母飞船中爬出,顺着飞船两边的“蜘蛛线”分别爬去。“蜘蛛”们在“蜘蛛线”上完成“编织铸造”任务以后,会“以身殉职”,自身成为太阳能板的一部分。这样,许多“蜘蛛”不断补缺,最后便会形成一张太阳能电池网。这张太阳能网形…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即将向太空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太阳帆飞船”——“宇宙1号”。太阳帆,就是太阳光反射器。它将照射过来的太阳光反射回去,光会对太阳帆产生反作用力。太阳帆就是靠这种反作用力,把飞船“推”入太空。阳光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帆飞船”不需要火箭燃料,只要有阳光存在的地方,它都会不断获得动力加速飞行。(宋习艺)阳光“推”着飞船飞@宋习艺  相似文献   

4.
成功发射了4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后,有关领导和专家又就何时发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前苏联发射过7艘无人飞船才开始载人,美国发射的无人试验飞船就更多了,我们只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 能否在未用猩猩、猴子之类的动物作实验之前就直接上人?上几个人? 按设计,“神舟5”号可装载3人。当时有入建议至少上2个人,因为已经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第1次都只是把一个人送上太空。但经过反复争论,最后出于稳妥考虑,还是决定在“神舟5”号上只上一个人。“神舟5”号从发射到返回,总共用时约21个小时,比其他国家第一次载人航天的时间都长。  相似文献   

5.
奇妙的旅行     
一、从“神舟”五号说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这艘飞船绕地球14圈、经过21小时的太空旅行后顺利返回地面,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期待了千年之久的飞天梦想。  相似文献   

6.
习惯与人生     
20世纪60年代,苏联要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在挑选宇航员人选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把鞋脱了下来。他觉得:“这么贵重的飞船,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在他的推荐下,这位年轻人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他就是大家熟悉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可见,成功有时就是从适时脱鞋这样的好习惯开始。  相似文献   

7.
太空学校     
一艘小飞船向悬浮在月球上空的太空堡垒飞去,里面五个少年睁大好奇的眼睛,透过飞船前方的显示屏,张望外面瑰丽的太空景色。太空堡垒像只怪兽,门开了,就像怪兽的嘴缓缓张开了,把小飞船“吞”进了肚子。“报告长官,新学员前来报到!”五位十岁的少年,荣幸地成为太空学校第十一届学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6月21日,“白色骑士”号运载飞机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起飞,把“太空飞船一号”航天器带到15公里的高空后发射。世界第一艘私人载人航天器——“太空飞船一号”以3倍音速的速度飞出大气层,在外太空飞行三四分钟后返回地球。至此,人类历史上首次私人航天器太空航行宣告成功。一直以来在人们眼中只有少数大国才能实现的载人航天梦,如今对普通人来说似乎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据悉,“白色骑士”在飞抵15公里高空时释放出“宇宙飞船一号”。飞船在火箭发动机点火后,速度增至3马赫(音速的3倍)左右。飞行约75秒后,飞船驾驶员梅尔维…  相似文献   

9.
8月3日,美国“信使”号飞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发射。这是近30年来美国宇航局向水星发射的第一艘探测飞船。按计划,这艘飞船在太空遨游79亿公里后将于2011年3月进入环水星轨道,对水星展开为期至少1年的科学探测。在这一过程中,飞船要绕太阳飞行15圈,其间一次飞经地球,两次飞经金星,2008年和2009年三次飞经水星。“信使”号的燃料预计2012年或2013年用完,届时它很有可能坠毁到水星表面。“信使”号此次水星之行肩负六大探测任务。任务一:探测水星密度科学家们曾推测,水星中有65%是富含铁等金属的内核,这一比例…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实现了中华民族遨游太空的梦想,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而今,大江南北举国欢庆神州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回收的时候,你可曾想到遨游在太空中的航天器的动力问题呢?现简介如下:1火箭推进器36年前,人类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登月之旅,开始揭开太空的神秘面纱。帮助人类实现这一壮举的第一功臣就是火箭推进器。至今它仍然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主要动力来源。但目前的化学燃料火箭有效载荷比很低。如果使用化学燃料火箭,即使以所需能量最小的轨道来计算,发射一个6人的团体从地球到…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13,(9):78-83
从1999年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今,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航天员出舱到两个航天器组合飞行等多个跨越。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成熟的标志,就像小孩子在标记身高,“神一”到“神十”,是中国航天的一个个新高度,标记在浩渺太空。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飞船十次升空,栽着梦想出发。  相似文献   

12.
修涵 《神州学人》2003,(11):38-41
这位年近古稀、头发花白的资深航天专家表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飞船本身不是目的,研制、发射飞船都是为将来的空间站服务。“中国的空间站建成后,‘神舟’飞船将发挥两大作用。”戚发轫称,一是作为“公共汽车”往返于天地之间,将地球上的人和设备送上太空,再把太空中的人和实验成果送回地球;二是成为空间站的应急救生系统,飞船停靠、守候于空间站旁,相当于一艘救生艇,必要时可将空间站的工作人员及时送回地球。谈起已成功发射并回收的“神舟”三号飞船,爽朗随和的戚发轫就像在说自己孩子,亲切而自然。他介绍道,“神舟”三号飞船拥有13个…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也许你们常常听到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粗心大意害死人”;或是当你在作业本、试卷上发现一个鲜红的X,你会不以为然,觉得不就是个小小的符号吗?不就是个小数点吗?漏写了它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科学是客不得半点马虎的.一丝一毫的不慎赛就会酿成大祸.你若不信,听完这则小故事,我想你肯定会惊讶之余有所回味.一九六二年的某一天,那激动人心的太空飞船发射已进入倒计时这是一艘由美国航天局发射的飞往金星的太空飞船.它的一切指标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五四三二……”、在场的工作人负和专家学者无不屏息凝视.要知道这…  相似文献   

14.
喷气船     
《科学启蒙》2011,(3):94-95
神舟飞船在太空航行,它是由火箭发射升空的,今天我们用火箭发射飞船的原理做一艘小船,让它在我们的家用塑料盆里也能进行伟大的航行。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15日,在我们伟大祖国刚刚度过54岁生日的时候,“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乘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了14圈绕地飞行,历时21小时,胜利返航。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我国宇航员能顺利地上太空,我们已成功发射了三艘可载人的“神舟”号飞船。尤其是2002年3月25日顺利升天的“神舟”3号飞船,不仅配备有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应急救生与逃逸的设施,还携带有一个拟人的矮小结实的机器人。所以在技术状态上已和载人状态完全一致。应该说它是载人飞行前的一次飞天预演。  相似文献   

17.
《中学科技》2008,(1):8-9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此之前一个月,日本发射了类似的卫星“月亮女神”。更早一些时候,即2006年9月3日,欧盟发射了一颗卫星,对月球进行了撞击试验。德国最近启动了“月球探索轨道器”工程。印度提出了将于2008年发射“月球飞船一号”的计划……一切都表明,新一轮的太空探测热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名宇航员去参观他们将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时,只有加加林把鞋脱了下来。他觉得“:这么贵重的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感动了主设计师。他想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才放心。经他推荐,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一个小小的脱鞋动作,让加加林从几十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看似不可思议,深究却合情合理。没有任何人提醒,加加林近乎下意识地脱了鞋,这不正说明珍惜美好事物、办事细心已经…  相似文献   

19.
“或许下一个漫步月球的将是中国人”,英国《经济学家》在一篇报道中这样说:随着今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全世界的目光投向了我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天民族的登月梦又迈进入一个新纪元。我国不是旁观者月球探测已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20.
金秋十月,我国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即将发射。这既是我国空间技术实力的又一次大展示,也是中国人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又一个新起点。“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比起“神舟五号”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呢?基本上可以说,“神六”飞船的基本结构和状态与“神五”没有大的区别,发射“神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