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姜鑫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2):68-71,91
文章介绍了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密度和距离、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结构洞分析等几个角度探讨了组织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共享活动的影响因素。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这一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企业内非正式组织的研究是目前组织行为领域一个热点,学者们已经研究了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功能及其行为,但并未涉及到非正式组织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在对非正式组织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影响隐性知识传播的因素进行划分,分析了非正式组织对组织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途径,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交新时代的到来使企业内正式及非正式网络互动问题愈发突出。主流理论往往将企业内正式及非正式因素割裂开来讨论;而少数尝试分析组织内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互动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界定不完整、研究关系静态的阶段,难以反映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互动影响企业的全貌。CAS理论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在系统分析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CAS视角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了企业正式及非正式网络互动适应环境的现象、机理、权变情境等问题,构建了企业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互动适应环境相关问题的理论框架,希望从根本上推动主流理论关注组织内正式及非正式因素整合,弥补现有研究存在不完整和静态的不足,并为实践界设计正式和非正式网络适应环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式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网络对个体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其积极作用没有得到组织的足够重视。非正式网络对个体创新行为积极作用的发挥需要正式组织的认可与支持。从组织支持感的视角构建了"非正式网络———组织支持感———个体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非正式网络、组织支持感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331个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组织中的非正式网络对个体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非正式网络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组织正确认识和发挥组织中的非正式网络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非正式团体: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知识经济朝代企业不再主要依靠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资源创造财富,而是更多地领带于知识,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组织学习发生在正式和非正式团体中,非正式团体比正式团体具有更好的沟通作用,本讨论了组织中非正团体的特点和知识传播过程,认为“实践社团”和非正式网络等非正式团体都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而且最终增进了组织知识。非正式团体的管理对管理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本建议管理通过识别潜在的非正式团体、为非正式团体提供基本条件和采用非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来培育非正式团体,最后,作建议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加强对非正式团体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使非正式团体成为企业创造和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田庆锋  杨清  刘辉 《科研管理》2020,41(1):119-129
本文以控制理论、资源交换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非正式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探讨了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74家IJVs的有效问卷。通过逐步层次回归法、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等方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研究表明,非正式控制对隐性知识转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非正式控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非正式控制与隐性知识转移以及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企业非正式网络及其在知识共享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企业非正式网络的定义出发,对非正式网络的相关观念进行了辨析,探讨了企业非正式网络和正式网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分析了企业非正式网络的交流内容和交流形式.并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企业非正式网络在知识共享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特征,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继而构建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该机制由4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机制是该共享实现机制的控制中心,交流机制、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3个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构建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以期提高企业内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  相似文献   

9.
田庆锋  杨清  刘辉 《科研管理》2006,41(1):119-129
本文以控制理论、资源交换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非正式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探讨了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74家IJVs的有效问卷。通过逐步层次回归法、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等方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研究表明,非正式控制对隐性知识转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非正式控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非正式控制与隐性知识转移以及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企业成长创新服务价值链上的分工协作,企业孵化器和企业加速器等创新服务组织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协议进行功能耦合、组织对接,构建一条完整创新服务供给链。这里从理论视角探讨该系统在加速技术创新、衍生新型组织、影响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自梅奥等人从霍桑试验中意外发现非正式组群体的存在起,非正式组织便成为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引入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产生原因和研究其对组织管理的影响,提出对非正式组织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组织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基于和谐校园文化背景下非正式组织成因的三个假设.通过对四省21所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针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提出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发展人角度,加强非正式组织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3.
企业知识共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基础上,搜集评价企业知识共享程度的指标。设计调查问卷获得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从指标中提取公共因子,构建了以传统文档交流、电子文档交流、个体互动、非正式团体共享和组织正式交流为主要指标的企业知识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4.
赵英  王卉平  赵都敏 《软科学》2008,22(2):138-141
从组织生态学理论出发,试图研究环境因素对新企业的产生有何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非正式资金对新企业的产生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居民收入所起的作用较小,专利的数量和地区人口与新企业产生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讨论了部分对于非正式组织的定义,提出在事业单位中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以及特征,分析在事业单位中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认为对于事业单位中的非正式组织应该正确认识,并提出事业单位中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完全依靠计划调配资源到以市场为主导自主配置资源这样一个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许多制度经济学家并未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结合起来考察决定组织以及影响绩效和经济增长的方式.事实上,作为企业正式制度实践与履行成功与否的强大背景支持,非正式制度能够克服正式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的缺陷,起到与正式制度互补的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然而,正式制度对经济增长以及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已有颇多研究,但对非正式制度而言却是乏陈可数.因此,正确分析非正式制度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转型时期的企业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完全依靠计划调配资源到以市场为主导自主配置资源这样一个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许多制度经济学家并未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结合起来考察决定组织以及影响绩效和经济增长的方式.事实上,作为企业正式制度实践与履行成功与否的强大背景支持,非正式制度能够克服正式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的缺陷,起到与正式制度互补的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然而,正式制度对经济增长以及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已有颇多研究,但对非正式制度而言却是乏陈可数.因此,正确分析非正式制度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转型时期的企业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正式制度在人类生活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文化就是存在于家族企业中的非正式制度,并持续地作用于企业的每一个发展进程,并成为初期家族企业治理的核心制度。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共同构成家族企业的制度基础,他们长期处于一个博弈的状态中,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非正式制度逐步被正式制度取代,其在企业中的作用逐步降低,但无论企业如何演进,它仍然不会消失,始终在家族企业中影响着企业的治理方式和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分别以中国150家和韩国14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创新氛围中引入个体信任和组织支持,隐性知识共享中引入正式组织共享和非正式组织共享,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如下:(1)中国企业在高学历人才和研发投入上不及韩国,员工忠诚度低于韩国.(2)中国企业,员工工作年限的不同对组织支持产生显著差异,R&D的不同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差异;韩国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差异,工作年限的不同对非正式共享产生显著差异,R&D投入的不同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差异.(3)两国企业在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隐性知识共享皆起到完全中介作用.(4)中国企业,正式组织共享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最大,个体信任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最小;韩国企业,非正式组织共享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最大,组织支持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最小.研究结论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有以下启示: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为员工提供自由轻松的工作环境,重视员工的非正式知识共享和学习活动,有效激励员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非正式组织是企业内部自发形成的,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许多负面影响,但管理者不应因此一味持反对态度,只要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同样能够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