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本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就决定了其特点是重在教育、重在引导、重在激励、重在施加影响.要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的氛围.进而激发人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相似文献   

2.
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管理的对象是人。对人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要素,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只有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办好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顾名思义,肯定是有特殊性的。特殊教育学校相对一般普通学校来说,由于学校办学规模较小,校与校之间的交流较少,比较闭塞,久而久之,造成了教师十分严重的夜郎自大、自以为是现象。  相似文献   

3.
学校管理是什么?学校该如何管理?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大多学校的校长都是一些"教而优则仕"的校长,校长在管理学校时也大多凭经验管理学校,校长扮演的更多的是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我认为校长管理重在唤醒教师、激励教师、促进校园人的发展、实现校园人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其目的来说,旨在%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是学校管理中最为活跃的核心因素。学校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学校的人际关系。因此管理者要通过自己或者学校组织成员,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发人的潜能,达到组织目标的管理。学校人际管理,重在凝聚人心,激发人的积极性,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发掘人的最大潜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获得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5.
学校管理是学校领导在正确认识管理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职能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人、财、物、信等管理对象,确定并达成学校目标的社会实践过程。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对于人仅用制度、计划、监督来管理,尽管体现了科学管理的规范性、实效性,但却忽视了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个性、需要及人的发展,甚至容易窒息人的创造性,使人退化为制度的奴隶,即仅知道服从。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向探究型、学者型、开放型、  相似文献   

6.
学校管理包括物的管理和人的管理.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对象。因此.学校管理者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充分尊重人的地位、价值、作用、需求及情感。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学校管理是为教育教学进行服务活动的总和,涉及到学校管理层、教职工和学生,是一个由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足对人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力、学效益。在管理中,要正确处理好主管与分管、约束与调配、服从与切调、求同与存异等方面的关系。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学校对人的管理可以划分为情感管理和法治管理两种模式,代表了一“柔”一“刚”两种管理思想。在学校人事管理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法治管理和情感管理的关系,过分重视用规章制度管人,而忽视管理中的情感因素,那么,即使学校的平稳运行有了保障,但人的积极性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直接阻碍了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人事管理应当以法治管理为底线,以情感管理为境界,实现二者的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9.
传统学校管理理论在观念上表现为,以物为中心,把人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控制与约束,压抑甚至是扼杀了人的发展。在管理制度上,强调管理的模式化、制度化、组织化,注重秩序的稳定,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张羽飞 《教师》2011,(25):101-102
传统管理理论在观念上表现为,以物为中心,把人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控制与约束,压抑甚至是扼杀了人的发展。在管理制度上,强调管理的模式化、制度化、组织化,注重秩序的稳定与保持,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与创新。在管理方法上,强调命令与服从,缺乏民主与参与。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忽视人的价值,不利于人的发展和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学质量管理作用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学校教学管理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管理,在内容上包括人与活动两个方面,这种管理活动的基本结构应是以人的管理为主的组织结构,而活动过程应该是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的学校教学工作管理过程.因此必须挑战长期以来教学质量管理所基于的一些理念,并且重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12.
温俊丰 《辽宁教育》2005,(10):22-23
学校管理必须面对两大课题: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一切手段和方法必须围绕人的因素展开,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认清学校工作特殊性的前提下,树立一切活动以人为中心,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作为最高宗旨和终极目的。遵循人性,对  相似文献   

13.
肖锋 《湖北教育》2009,(11):48-49
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发挥和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陛和创造性。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如何走近教师的心灵,了解教师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洼,是学校管理者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是一种"对人的管理".如果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管束,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完全不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十分明白的道理,但是仅仅把它当作一句管理的口号,还是真心实意地落实到自己的管理实践中,这是检验管理者成功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我们都知道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动力和核心都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学校管理是一个由“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构成的管理体系,即“人-人-人”的管理体系,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尤其是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学着做一个会赏识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6.
王艳 《广西教育》2008,(16):23-23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学校实施科学的管理是顺利办学的保障。纵观教育管理思想发展史,教育管理已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发展,从原来靠规章制度的管理发展到研究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 “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人本管理的含义社会的急剧转型,各种思潮观念的纷至沓来,信息化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势下,学校管理更应倡导富有人文色彩的“人本管理”,使之焕发新的活力。近些年来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正风靡整个管理界,无论在企业管理还是在行政管理中,人们都纷纷提倡管理要以人为本。顾名思义,人本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要求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思想是管理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同时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学校人本管理的特征和内容“学校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它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学校教职工作为办学的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9.
周众欢 《大学时代》2006,(11):68-69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思想之一,它建立在对人的“自我实现”人性假设之上,它研究的核心问题便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人本管理强调在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确立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在实际活动中处处强调“以人为本”。当这种管理模式或者说管理思想被移植到学校管理领域中时,它就要求我们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教师的价值、潜能、作用、行为、动机、需求等,关注教师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教师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建立充分…  相似文献   

20.
陆大有 《中学文科》2007,(7):127-127
人是学校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学校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学校办学效益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师生员工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所以我认为学校管理的真谛在于追求刚性的“依法治校”的同时,也要追求柔性的“以人为本”,即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