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导师制”交流互动平台是指学校与网络公司联合开发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网络工作平台。主要功能有:(1)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能实现导师、家长、受导学生的多边互动,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业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辅导;(2)能正确反应每个导师的工作状态,能方便学校对每个导师的工作进行统计监督。为导师业绩的考核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3)以...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2007,(9):42-44
导师制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内选课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很多高中来说,导师制仍是一个十分陌生的东西,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为高中生配备导师是否可行?导师制实施中导师到底该“导”什么?导师又该妞何“导”等,诸如此类的困惑与质疑很多。本期“讨论”将广采诸家之言,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与梳理,希望能深化人们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导师制的理解与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本科生导师制是中外高校教师指导服务学生、把关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新时代本科生导师制变化发展源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教师教书育人工作和本科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在要求,本科生导师工作实行“三全育人”既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题中之义,也是时代之需所驱。新时代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应进一步明确导师“育德”与“导学”两大基本职责,建立导师工作的标准体系,推进导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完善导师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芬兰高中的学校管理模式,获得芬兰高中管理的特色之一是导师制。导师制是芬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芬兰高中既有专职导师又有兼职导师,大致由"学生顾问"、"辅导员"、"特需导师"和"导生"四个导师群体组成。通过对各类导师职责的分析,得出芬兰导师制实施的积极意义及其对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填补后勤社会化可能带给学生教育管理的“真空区”;缓解人事制度改革与学校大量扩招出现的学生工作队伍的需求矛盾;解决推广“学分制”淡化班级而产生的一系列学生教育管理的新问题,高校大胆的进行了学生教育管理“导师制”的探索。这无疑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是件好事。但是,如何真正发挥导师的应有作用,又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导师作用的好坏,关键在导师队伍,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就成为实践导师制的重中之重。 一、关于导师的选聘问题 选聘好导师…  相似文献   

6.
发展以“双创”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导师制,既有利于构建特色化的高校导师制模式,也有利于增强高等院校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更有利于不断强化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然而,针对目前部分高校面临的学生课业繁重,对科研工作缺乏毅力;部分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动手能力较差;部分导师时间、精力相对有限;部分考核激励“双创”导师的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文章提出高校要做好价值引领,进一步聚焦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思维,明确导师工作职责,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考评激励措施,激发导师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7.
长江大学农学院在学生有多重困难、实践教学模式奠定坚实基础、试点改革带来良好机遇等背景下开始特推行本科生“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有各自的职责。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应做好强化管理体制、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处理好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的关系以及完善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体系等工作。由于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具有打造全员育人的新格局、促进农科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教育资源等作用,因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于2020年参加全市中小学全员导师制首批试点,率先在小学阶段将“导师”称作“好朋友老师”,彰显导师“良师益友”的特定身份内涵,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模式,践行“四导”赋能学生成长,同步打造“好朋友老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提高导师的育人工作效能,助力导师全方位关心关爱和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并力求体现两大特色:一是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二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  相似文献   

10.
陈强 《学周刊C版》2023,(11):118-120
以德立身,泽己及人;以德施教,利在千秋。高中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而“德育导师制”思维在高中德育工作模式的优化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对高中德育工作的落实有极高促进意义。因而,文章基于“德育导师制”背景,论述探索高中德育实践策略与工作模式,以期使学校和教师正视“德育导师制”优点,用好“德育导师制”,切实完善高中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近年来在中小学开始尝试的一种学生教育和管理新模式。是一种遵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和规律,通过教师与一个或多个学生结成相对稳定的指导和被指导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个别化教育组织形式。“学生成长导师制”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组织实施一般包括宣传启动、导师资格认定、导师聘任、师生结对、导师开展工作、过程管理和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央文明办评选出的60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奖中,浙江省长兴县长兴中学的“德育导师制”获得一等奖。该校“德育导师制”的灵感来源于大学“导师制”。学校将德育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与班主任紧密配合,形成整体合作,对学生德育管理进行优化。“导师”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还要承认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从思想、生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13.
张云 《考试周刊》2012,(78):179-179
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从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出发,不断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开创德育工作新思路,积极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探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德育导师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其实,“导师制”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私学和书院就有“师儒训导制”。国外“导师制”最早出现于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院当局给一组新生指定一位导师,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  相似文献   

14.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由来已久,它是新形势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经,它将教师纳入了学生工作队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实践。高校的导师不同于教师,导师的聘用要遵循“教书育人”的目标要求,实行导师制,要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2009年,全国增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要求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要落实“双导师制”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双导师制”中的企业导师从何而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与校内导师如何进行分工与配合等。本文意在从六个方面入手思考逐步落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方略。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分析“单一导师制”对药学本科毕业设计的影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用于药学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采用SPSS 18.0软件及“Z比分数法”对采用“单一导师制”和“双导师制”指导的各30名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进行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明确了“双导师制”的内涵、双导师的选择及实施措施、保障、监督机制及实施后的效果.与采用“单一导师制”比较,采用“双导师制”指导的毕业设计在内容方面,即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综合专业知识的运用、实验设计合理性及数据详实性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写作方面,即论证逻辑性与条理性、文理通畅性、文献查阅与引用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答辩方面,即论文介绍流畅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Z比分数法”评价毕业设计总分,采用“单一导师制”,有2名学生的|Z|大于2;采用“双导师制”,所有学生的|Z|均小于2.因此,实施“双导师制”对本科毕业设...  相似文献   

17.
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普遍推行的一种新型培养模式。其内涵是满足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需要,指导学生准确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了解学习内容,构建合理知识结构;切实加强教育“育人”功能,实现“品德与学问俱进”的目标。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要努力解决导师师资匮乏问题、提高对导师工作的认识、明确职责,建立完善的导师制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实际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零过渡”,高职院校有必要探索实施专业导师制的育人模式。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导师制要注意提高专业教师对专业导师制的认识,完善专业导师职责约束规范,加强专业导师考核体制和激励机制建设。此外,还要注意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业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9.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形势教育背景下,践行高校班导师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本文简单介绍班导师制的起源,对发展现状分析,指出“班导师培训制度规范性较差”“职责定位不清晰”“工作压力大”“奖惩制度不明确”“形式大于实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予解决方案,有效地为部分高等院校班导师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信息广角     
中学生可自选导师北京八十中改革教学方式高中生像研究生一样 ,在校可选导师确立自己学习和攻关的方向。北京八十中目前已有六位学生采用了这种导师制高中教学方式。目前该校对在某一领域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开始实行“导师制” ,根据学生不同兴趣、专长 ,由学校出面帮学生联系各高校名师 ,专门为其进行辅导 ,带领学生“探索”更高层次的学科知识 ,发展个性教育。这种形式在北京中学尚属首家。据了解 ,所有八十中学生都可向学校提出配备个人导师请求 ,学校将组织老师对其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的学生可获得学校出资聘请的校内外知名导师的单独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