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施道全 《文教资料》2009,(10):89-91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在充分把握人的本质的基础上,科学地灌输社会主义道德观,同时注意社会环境的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建立有层次的道德体系,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效果,从而真正使受教育者接受社会要求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再外化为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胡燕红 《高教论坛》2023,(1):11-13+71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习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等内容,从情感上、认知上、意志上和行为上解决自己困惑而产生的客观收获及主观体验,具体包括学生情感被看见的获得感、学生认知被迭代的获得感、学生意志被磨炼的获得感和学生行为被改变的获得感四个要素。实现路径沿着贴近情感、澄清目标、挖掘资源和促成行动四个流程展开。  相似文献   

3.
学校道德教育应加强道德需要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养道德需要的意义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把培养道德需要放在主体性道德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的主体作用。1.培养道德需要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在胡守主编的《德育原理》(1989)中指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观点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檀传宝在《学校道德教育原…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道德素质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等几方面的内容。所谓“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比教会他们一门功课、一种技术更为重要。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道德规范,以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与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尤为重要。班主任是学校贯彻实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执行人和直接管理者。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主要是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加深理解,它偏重于说理,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约束自己。美育则主要以美的形象打动人,把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德,使人在效法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接受道德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习惯教育结合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转化的手段。建立规范的道德评价体系是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刘丽梅德育,从本质上讲,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其中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就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而言,德育是把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  相似文献   

7.
一、国民道德教育在社会转型期的作用 国民道德教育是指按照人类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它能促使个体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行为习惯,使个体的道德观念、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和行为规范,达到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统一。 社会转型期指一定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尚未完成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8.
耻感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耻感教育在为人处世、立业兴业、理国治世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道德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耻感教育有其特定价值,而践行新型道德教育理念、加强自我修养、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宣传力度、完善社会机制是和谐社会视阈下耻感教育的4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与自我教育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适应道德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培养受教育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推进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道德教育贯彻主体性原则的主要途径是实行自我教育法,为此,必须尊重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大胆适当地加以引导,调动受教育的道德上进心,并把个体自我教育与群体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几个主要方面。美育,即审美教育。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德育是人们识别是非善恶,掌握道德规范,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较多地表现为灌输性和强制性;而美育是依靠美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借助教育的手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过程。美育主要解决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问题。美育过程充满着愉悦性  相似文献   

11.
德育审美化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德育审美化,就是从美学角度,用美育方法来改革德育课,使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向美学、美育靠近,使德育向审美化方向发展。其依据是:德育本为真善美;美育应以德为魂;以美育德可使德育走出困境,开创新的局面。德育审美化,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编写出德育内容,美学形式的新教材;其次是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就是传播媒介的形象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增强德育教学的审美性,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美好道德的陶冶。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美育的德育功能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了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教育概念。在研究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及其他教育时,仅仅停留在它们的外在比较上是不够的,必须以研究人的心理结构为基础和前提,从人性完整自由的高度去探讨其内涵,才能真正掌握它们的实质,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当前,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的着力点在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培养人的工程,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首要地位,是人的最根本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这为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客观保障。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集中体现在二者根本目标的一致上。提高教育主体的审美素养,寓美育于德育、智育、体育之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类创造美的活动领域之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开拓新思路,将美学理论及其规律引入其中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美、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美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美。  相似文献   

17.
潘慧妮  高佳 《成才之路》2021,(15):142-144
家风教育是作用在家庭内部、受社会影响的亲子交流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活动。根据对家风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我们挖掘了两大教育体系的三大共同属性,即现实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了三维关系体系,教育内容的共通性,教育方法的互鉴性和教育作用的延续性。通过遵循时代性与历史性原则、整体性与多端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家风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8.
审美是人的本质需要,从审美维度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式方法三个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审美缺失,产生了"美的空场"。规避"人的空场"、提升审美意识、将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合理运用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段等是解决当前审美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知情意统一的原则、真善美统一的原则、德育与美育内在统一的原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遵循的美学原则。加强主客体互动,实现教育形式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主体形象美;注重载体的形象性特点,实现德育活动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园环境美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途径。  相似文献   

20.
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应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利用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坚持德育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利用企业文化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创新第二课堂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