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语境是与语恒运用相关的语恒现象,语境对特定的词语或语段的意义会产生影响,它可以限制对词语、词组及句子可恒有的种种解释范围。语恒语境、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同翻译密切相关,译者树立语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其实并不在知识点上,而是在句意的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翻译句子时,教者不能只强调知识点,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只要积累足够的文言基础知识,文言文的阅读就没有问题了。要强化语境意识,让文言文阅读真正回归到"阅读"。  相似文献   

3.
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中,老师们重视学生在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方面的积累,同时注重"留""删""补""调""换"等翻译方法的传授,至于语境,老师们虽会提及,但要么轻描淡写,要么语焉不详,学生的语境意识相对也比较淡薄。在翻译句子时,学生有时虽然调动了文言积累、运用了翻译方法,但还是免不了失分。为了化解这种失分的尴尬,提高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效率,笔者认为特别有必要在备考过  相似文献   

4.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文言实词覆盖面广,赋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失分的理由主要是文言基础知识不牢靠,在备考练习时缺乏正确得分意识的引导。如果学生在文言实词释义时树立三点意识,就会免去无谓的失分。一、语言环境意识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所在的语境。仔细分析上下文的内容或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可  相似文献   

5.
郝斌 《广东教育》2008,(1):45-45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了直接翻译题,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用选择的形式来判断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难度上升了。要做好这一类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纪安 《教师》2010,(35):75-75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与“翻译古诗文中的句子”是2011年高考必考点。分析近十年试题,命题者在这两点上设计问题的落脚点主要在实词上。我们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有一条总的原则,那就是:字(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具体来讲,利用已有知识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必须内化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7.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与"翻译古诗文中的句子"是2011年高考必考点.分析近十年试题,命题者在这两点上设计问题的落脚点主要在实词上.我们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有一条总的原则,那就是:字(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具体来讲,利用已有知识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必须内化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8.
解文言断句题的基本方法不外乎在粗通大意的前提下,利用题目所给出的语段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因素来判断句子正确的停顿位置。本文对语文高考文言断句题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2002年起,高考文言句子的翻译题型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翻译题,这种文言句子翻译题该怎样去解答呢?对策如下: 一、细读原文,理解文意。测试翻译能力,出题人总会给几段话或一篇短文,要求应试者对其中部分句子进行翻译,因而阅读原文并能理解文意显得尤为必要。读不懂原文,理解不了文意,就很难把握所要翻译句子的意思、句式和语气,更谈不上准确地去翻译它。请看下面这道题:  相似文献   

10.
侯蛟 《考试》2010,(Z3)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了直接翻译题,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用选择的形式来判断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难  相似文献   

11.
著名翻译家严复说过,翻译三难:曰信、曰达、曰雅。其实,单是一个"信",要落实好亦殊为不易。笔者以为,高考文言翻译考查的着眼点也大多集中于此。而影响"信"的几大要素,归纳起来,多为一字三词四句式。其实,考生做翻译题丢分,并不是整句都不懂,而往往是句中的某些关键字词弄不明白,由此导致整句理解错误。一字三词四句式.就是理解句子的关节点.也常常是文言翻译题的得分点。所谓一字,是指通假字;三词是指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四句式是指高考大纲明示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和省略句。落实好了这些,也就踩中了得分点。下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东、福建、浙江、辽宁、江苏、重庆、北京等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文言断句题。命题主要采用两种考查方式:一是为文言阅读语段中的句子断句,如2008年重庆卷第11小  相似文献   

13.
解题攻略针对文言文翻译,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语境读懂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将其翻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近年来,对该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  相似文献   

14.
[知识解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历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要方式,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002年《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要以主观表述性形式考查文言语句(语段)的翻译。表明了今后高考文言文命题发展的趋势,也是拉开成绩差距的  相似文献   

15.
把文言段落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是高考必考题型,它是对学生阅读文言能力的综合性考查。怎样才能翻译好文言句子呢?主要有以下要求:一、尽量用直译,严格忠实于原文,做  相似文献   

16.
吴长青 《新高考》2010,(Z2):31-32
高考文言翻译评卷时是采点得分,所以,在动笔翻译之先,除了应当读通读懂全文、把握文意句意外,还应当学会抓住句子中若干个关键点,即"得分点"。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可以从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三个方面考察。一、关键实词要落实文言实词中诸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文言翻译的"得分点"。(一)通假现象例1.民,吾民也。发吾  相似文献   

17.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对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总是将句子中关键性词语和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句子倒装等)设定为高考阅卷的得分点。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得分点,这些得分点具体表现为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修辞手法、古代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沙志飞 《学苑教育》2012,(24):36-36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已成为高考语文阅读考查的必考内容,也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相似文献   

19.
刘向群 《现代语文》2008,(7):154-154
“理解并翻译浅显的文言文中的句子”,是高考语文对考生的一个较高的要求。随着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翻译文言句子的分值不断加重,文言翻译成了考生失分的重灾区。那么考生如何才能从容应对文言翻译题,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文言虚词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设题一是单独设题进行考查,二是放在文言翻译中进行综合考查。如何在紧张的高考考试中秒杀文言虚词,又不失分?笔者推荐下列几种方法。一是翻译理解法翻译理解法,也可叫语意理解法、语境推测法,最关键的就是能明晓句意。因为虚词没有独立的意义,只有放在特定语境中,才显现其意义。翻译理解法就是学习虚词最基本的方法和根本。如"其",意义繁杂,除作代词外,还可作连词、助词、副词,如结合语境进行翻译,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理解。①其皆出乎此乎。(《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