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我们中国人是那样地喜欢“福”字,尤其是在春节的时候,“福”字洋洋洒洒铺天盖地。看塞北蔚县的剪纸,冀中蓁城的灯笼,延安窑洞的窗花,形态各异的“福”字表达了人们祈福盼福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确定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法上学说与实践的一个难题。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此问题上的理念与规则上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异曲同工。鉴于侵权法律关系现实复杂性与因果关系高度抽象性的天然矛盾,应当超越制度层面的纠葛,从宏观理念层面作全局思考,同时运用妥当的价值论证方法与案件类型化方法,整合侵权行为法上诸因果关系判断规则,使其与违法性、过错等责任构成要件相互配合,以更好地实现侵权责任认定的公正性与效益性。  相似文献   
3.
我这里说的添乱记者,不仅仅指那些昨日活跃于南方半壁江山的正牌记者,也包括杂报杂刊的似是而非、良莠不齐的杂牌记者,更想借此机会说说那些一年四季奔忙于祖国各地各行业像混世魔王一样的冒牌记者,正是他们的频频现身和对社会公器的滥用与亵渎,使人们分不清真假猴王,使新闻队伍声名狼藉。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强盛的基本保证。发展体育事业的关键在于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体育人才,而体育加试则是这一主要渠道重要关口。通过对近10a体育加试的项目、成绩变化的分析,探讨体育加试的发展趋势,为中学体育的体专训练工作提供一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快乐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乐于学,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文章阐述了快乐体育教学与多元智能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6.
有基层通讯员报料,邀我去写一位廉洁奉公的村支书,我问其有什么事迹,那通讯员首先推崇备至地说了两瓶墨水的故事,他说支书家的桌子上放有两瓶墨水,上面分别贴有"公用"和"私用"标签.办公务时他灌用公家的墨水,书写自家的流水账或辅导娃们功课时,汲取私用墨水.如此小葱调豆腐——一清二白的干部在当今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呀.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物权立法、理论争鸣多集中于具体制度的建构、存废。日本民法学者我妻荣早在上世纪30年代完成的《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一书从逻辑、目的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根基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物权与债权关系的方法值得体味、学习。物权研究与立法应当以人为本,吸收经济社会政治研究的成果,通过合目的、高效率的技术架构在物权的框架内外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的法律以及法解释体系,把中国的实际物权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8.
正2006年年底,李文珊文集出版,在河北省内文化界引起不小反响,一方面是作者的身份与众不同,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厚重有学术价值。我有幸在第一时间得到作者的赠书,爱不释手。缘于职业的关系,我格外对中卷(通讯部分)情有独钟,我觉得他的新闻作品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巧用对比;注重数据;群众语言的活学活用。巧用对比。比如写于1955年8月的《一个节约粮食的家庭主妇》,书中主人公张明霞对粮食问题认识不足时,在饮食上沿袭着老习惯:早上小米焖饭炒菜,再来锅拌汤;中午吃拉面、削面、烙饼或斜片子。就这样的吃法,孩子们还常常"肚饱眼睛饥",明明他吃不下一个蒸馍了,却非要一个不可,大人们对这一点掌握不够,结果孩子们  相似文献   
9.
小轮车运动项目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具备奥运会设项的条件,又深受年轻人喜爱,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大力支持其加入奥运会大家庭.未来奥运会比赛项目经过"瘦身"和重构后,除了北京奥运会已举行的二小项外,小轮车运动其它项目是进入奥运会的重要选项.小轮车运动具有经济、实用、环保、健身、娱乐等优点,拥有潜在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人种适宜的项目,能扩大我国在奥运会比赛的夺金点.  相似文献   
10.
羊年正月初五,《河北日报》在一版头条发表了长篇通讯《西柏坡的共产党员们》(以下简称《西》),该文得到中宣部有关材料的高度评价,随后《光明日报》派记者再下西柏坡,补充采访,在一版头条位置用同题发表并加发评论员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发摘要。此文在不长的时段内形成一股暖流,波及长城内外,为贯彻“三个代表”、“两个务必”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就该文的写作思路和文笔特点略陈管见。写前没“框架”,采访没“诱导”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到,《西》文的感情是充沛的,又是内敛的。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