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星辉 《文教资料》2009,(20):86-87
英语文化霸权在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就对在当前英语文化霸权强势侵袭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98):67-68
"文化霸权"是指一国通过文化扩张,将其价值观念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从而影响和改变其价值观、行为方式、文化模式,甚至是社会制度,以期实现对该国的征服和控制,取得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的一种行为。二战后,文化霸权主义作为西方对于东方的殖民主义政策,作为西方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迅速蔓延和日益普及,凭借信息传播媒体进行文化扩张变得越来越便利。西方文化霸权在媒体和新闻掩盖下日益扩张,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但却不容易被社会大众察觉,这是因为这种形式的文化扩张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本文初步探索了西方文化霸权在新闻媒体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英语传播:西方谋求文化霸权的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传播已成为西方国家实现文化霸权的重要工具,影响和破坏第三世界国家弱势文化,威胁着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安全。英语帝国主义正逐渐形成,应引起外语教学界的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或称"文化领导权"思想,以"市民社会"、"阵地战"、"有机知识分子"等为理论基础,强调统治集团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依靠强制和暴力,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化来取得意识形态上的支配地位,获得政治上的合法性。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重邮,精神力量。"9月27日,一场以此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在重庆邮政企业盛大上演,整场演出所有节目都围绕着"企业文化"四个字展开,邮政人自己的歌、自己的舞、自己的故事来传递邮政企业文化理念的精髓。晚会展现了近一年多来重庆市邮政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点滴成就。  相似文献   

6.
"文化霸权"亦称文化殖民,其实质就是通过文化侵蚀起到现实社会条件下依靠单纯的军事、政治、经济霸权所不能起到的"霸权"作用。以某西方大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采用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实现其文化霸权;面对文化霸权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中国的文化建设须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上、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构建上、在文化霸权的方式和手段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邹鸣 《考试周刊》2009,(22):42-42
世界语在19世纪末期被提出,但是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究其原因是面临着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以英语为代表的文化霸权的压制。如何打破文化霸权,对世界语的推广.特别是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中叶,葛兰西在深入研究大众文化等问题时,就提出了文化霸权的理论。所谓文化霸权(领导权),实质上就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是靠"霸权"所能获得的,葛兰西的这一理论给我们以新时期的现实思考,且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下新的文化霸权主义,应该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去争夺社会主义新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葛兰西围绕市民社会、文化霸权、有机知识分子、阵地战等内容,全面地阐明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夺取领导权的新道路理论,即文化霸权理论,并对无产阶级巩固政权的道路进行了新思考。文化霸权理论对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反对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冉崇荣 《今日教育》2010,(10):16-16
学校以“在经典诵读中实施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有德少年”为主题.把“唱读讲传”活动纳入了学校的常态化工作之中.以此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载体.坚持用红色文化提升全校师生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英语的全球化将导致英语的殖民化和霸权化,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及其文化不应以牺牲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学习为代价。而中国英语体现中国身份的表现层面:词汇和句法语篇则表明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使得中国英语的出现具有其客观合理性,是向世界传播中国身份和文化输出的有力工具,应该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予以提倡。  相似文献   

12.
文化霸权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霸权这个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在我国学术界并逐渐成为热点问题。实际上,围绕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问题展开的研究早就存在,可以说是文化霸权研究的最早形式。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众文化兴起。消费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和市场、西方消费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冲击等问题成为学术探讨的主题,文化研究成为一个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3.
当今全球化语境下,面对美国对华在政治、教育、传媒及产业等层面文化霸权行径,中国需采取相应的对外文化战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中抵御美国文化霸权,为推动国际的多极化和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等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斯图亚特·霍尔是伯明翰学派的思想坐标。"文化霸权"是霍尔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支点,拥有认同、共识、历史集团、权威平民主义等内涵特征,它们贯穿在霍尔建构的文化理论之中。由此观照,该理论对我们探究英国文化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美国“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抵制“化霸权”,坚持多元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对Radisson Hotel Shanghai New World的中文名从音译名"雷迪森"改为中国名字"丽笙"这一事件进行分析,阐述了于其相关的英语对汉语的霸权现象以及这一事件中蕴涵的中国人面对英语霸权主义而产生的民族语言文化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等各种目的,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本文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根本目的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针对性措施,旨在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戢莉 《海外英语》2012,(19):234-235,238
英语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门通用语,而中国英语是"世界英语"发展圈的一个国别变体。作为中国人与其他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用以沟通的语言媒介,中国英语一方面需符合英语的基本规范,另一方面,任何一门语言是其所代表的文化的一部分,并是该文化的载体,中国英语也必然融合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它承载着中国文化,在表达和传播中国特有事物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替代的国际交流工具。为提高当代大学生实际的文化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应将"中国英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融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金柱 《考试周刊》2013,(29):79-80
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和美国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英语取得了语言霸权地位,但其背后隐藏着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的。我国应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英语语言霸权地位给我国双语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